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244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将两个物体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螺丝常用来固定两物体。例如将散热器固定于主机板时,该散热器及该主机板分别设有 若干固定孔,将若干螺丝穿设于该散热器及该主机板对应的固定孔中并固定。这种固定方式 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使得操作过程繁琐。铆钉是另一种常用的固定装置,但是使用铆钉 铆接时,仍然需要使用工具,且铆钉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可重复使用的固定装置。
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两分别设有一固定孔的物体,其包括一沿轴向设有一通孔且内 壁设有若干卡榫的套筒组合及依次收容于该套筒组合的一第一卡合件、 一第二卡合件及一支 撑件,该第一卡合件设有若干驱动卡齿,该第二卡合件设有若干具有驱动斜面的卡齿组合, 该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卡合件,另一端设有若干可弹性张开的卡爪,按压该第一卡合 件时,该第一卡合件的驱动卡齿对应抵顶该第二卡合件的卡齿组合并沿卡齿组合的驱动斜面 滑动,使该第二卡合件向该套筒组合的端部滑动并转动而使该支撑件的卡爪伸出该套筒组合 并穿过该对物体的固定孔而张开,并使该套筒组合的卡榫对应抵顶该第二卡合件的卡齿组合 ,从而将该对物体夹持在这些卡爪及该套筒组合之间。
该固定装置设置两相互抵接的第一、第二卡合件及连接于该第二卡合件的可张开的弹性 卡爪,该第一、第二卡合件相对转动而使该第二卡合件分别保持于第一、第二位置,从而使 卡爪收合该套筒组合或伸出该套筒组合保持张开状态而固定两物体。该固定装置操作简单且 可重复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l是本发明固定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套筒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3至图5是本发明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固定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用以固定分别设有一固定孔的一第一 物体100及一第二物体200 (如图3所示),其包括一套筒组合IO、 一第一卡合件20、 一第二 卡合件30、 一支撑件40、 一^^固件50、 一按压件60及两弹性元件70、 80。
该套筒组合10包括一第一套筒12及一第二套筒14。该第一套筒12自上而下设一通孔122 。该通孔122内壁下端形成一螺纹部124。该通孔122内壁中部沿轴向凸设若干长条状的卡榫 126,且这些卡榫126沿该第一套筒1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该通孔122内壁于该这些卡榫 126上方沿圆周方向形成一挡止环128。该第二套筒14自上而下设一通孔143。该第二套筒14 上端的外壁形成一螺纹部144,其下端渐縮形成一圆锥部142,该通孔143内壁中部沿圆周方 向形成一挡止环148。
该第一卡合件20包括一卡合部及一垂直设置于该卡合部中部的推杆22。该卡合部包括一 环状的基台23及若干凸设于该基台23的驱动卡齿24,这些驱动卡齿24沿该基台23圆周方向均 匀设置且还向远离该推杆22—侧延伸而突伸出该基台23。每两相邻的驱动卡齿24之间形成一 卡槽26。该第一卡合件20沿轴向设一通孔222。
该第二卡合件30包括一抵压部31及一自该抵压部31—端延伸的穿设部32,该抵压部31及 该穿设部32为两同轴的圆柱体,且该抵压部31的直径大于该穿设部32的直径。该抵压部31于 靠近该穿设部32的一端外侧设一卡合部,其另一端沿轴向设有一卡固孔(图未显示)。该卡 合部包括若干沿该抵压部3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卡齿组合34,每一卡齿组合34包括根部相 互连接的一第一从动卡齿342及一第二从动卡齿344,每一第一从动卡齿342及第二从动卡齿 344分别形成一驱动斜面346。每相邻的两卡齿组合34之间形成一卡槽36。
该支撑件40包括一连接杆42及若干呈放射状设置在该连接杆42的第一端的弹性卡爪44。
该卡固件50呈圆筒状且由柔性材料制成,其设一通孔52。
该按压件60为圆盘状,其下端面设有一卡固孔(图未显示)。
该弹性元件70、 80均为螺旋弹簧。该弹性元件70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套筒14的挡止环148 的内径并小于该第二卡合件30的抵压部31的直径。该弹性元件80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套筒12的 挡止环128的内径并小于该按压件60的直径。
请同时参阅图3,组装时,将该支撑件40的连接杆42自该第二套筒14具圆锥部142的一端 装入该第二套筒14并使该支撑件40的卡爪44自该第二套筒14的圆锥部142伸出该第二套筒14 并保持张开状态。将该弹性元件70套设于该支撑件40的连接杆42并使该连接杆42的第二端卡 固于该第二卡合件30的抵压部31的卡固孔中,该弹性元件7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二套筒14的挡止环148及该第二卡合件30的抵压部31。将该第一卡合件20自该第一套筒12具螺纹部 124的一端装入该第一套筒12,使该第一卡合件20的推杆22穿过该挡止环128且使该第一套筒 12的卡榫126卡入该第一卡合件20对应的卡槽26中。将该第一套筒12的螺纹部124与该第二套 筒14的螺纹部144相互螺合而形成该套筒组合10。相向挤压该支撑件40的卡爪44使其收拢并 向上推入该第二套筒14内,操作这些卡爪44并通过该连接杆42使该第二卡合件30转动而使该 第一套筒12的卡榫126卡入该第二卡合件30对应的卡槽36中且该第一卡合件20的驱动卡齿24 的齿尖对应抵接于该第二卡合件30的第一、第二从动卡齿342、 344的齿尖,该第二卡合件30 的穿设部32穿入该第一卡合件20的通孔222中。将该弹性元件80自该第一套筒12远离该螺纹 部124的一端装入该第一套筒12并套设于该第一卡合件20的推杆22,将该按压件60的卡固孔 与该第一卡合件20的推杆22的末端相卡合,使该弹性元件8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第一套筒12 的挡止环128及该按压件60。将该卡固件50以常见的连接方式(如粘贴)连接于该第二套筒 14的圆锥部142的末端,并使该卡固件50的通孔52正对该第二套筒14的通孔143 。
请接着参阅图4及图5,操作该固定装置以连接该第一物体100及第二物体200,该第一套 筒12的卡榫126分别卡入该第一卡合件20的卡槽26及第二卡合件30的卡槽36中,以下仅以其 中一卡榫126及该第二卡合件30对应的一卡齿组合34为例进行说明,初始状态时,该卡榫26 卡入靠近该卡齿组合34的第一从动卡齿342的卡槽36。将该第一物体100及该第二物体200相 互贴紧并使该第一物体100的固定孔与该第二物体200的固定孔相互对正。将该固定装置的卡 固件50依次穿过该第一、第二物体IOO、 200的固定孔。按压该按压部60,该第一卡合件20被 推动沿该卡榫126向下滑行并压縮该弹性元件80,该第一卡合件20的驱动卡齿24的齿尖抵推 该第一、第二从动卡齿342、 344的齿尖使该第二卡合件30也沿该卡榫126向下滑行,并压縮 该弹性元件70。该支撑件40随该第二卡合件30向下运动而使其卡爪44伸出该第二套筒14进入 该卡固件50,由于这些卡爪44有向外张开的趋势而抵顶于该卡固件50的内壁,由于该卡固件 50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容易变形,这些卡爪44可不受该卡固件50的限制而完全张开使得该卡固 件50被这些卡爪44抵顶处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物体200的固定孔的孔径,而将该第一物体100及 第二物体200夹置于该卡固件50及该第二套筒14的下端之间;当该第二卡合件30继续向下滑 动至其卡槽36脱离该卡榫126后,由于该第一卡合件20的卡槽26仍与对应的卡榫126保持卡合 状态,该第一卡合件20的驱动卡齿24的齿尖对应滑过该第二卡合件30的第一、第二从动卡齿 342、 344的驱动斜面346,该第二卡合件30转动而使对应的卡齿组合34的第一从动卡齿342的 齿尖越过该第一套筒12的卡榫126的底端。松释该按压件60,该弹性元件80恢复变形推动该 按压件60而使该第一卡合件20沿该卡榫126向 滑动而使该第一、第二卡合件20、 30分离。该弹性元件70恢复变形,抵推该第二卡合件30向上滑行,并使该第二卡合件30的第一从动卡 齿342的驱动斜面346抵顶并滑过该卡榫126的底端,当该卡榫126卡入该卡齿组合34的第一从 动卡齿342及第二从动卡齿344之间且挡止于该第二从动卡齿344的一侧时,该第二卡合件30 停止运动并与该第二套筒14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该支撑件40的卡爪44可保持该张开状态进 而使该第一物体100及第二物体200保持相互固定。此时,该第二卡合件30相对该第一卡合件 20转过一定角度,使得该卡齿组合34的第一、第二从动卡齿342、 344的齿尖与该第一卡合件 20对应的两相邻驱动卡齿24相对。
分离该第一、第二物体IOO、 200时,按压该按压件60,该第一卡合件20沿该卡榫126向 下滑动并压縮该弹性元件80。该第一卡合件20的驱动卡齿24的齿尖抵推该第二卡合件30的第 一、第二从动卡齿342、 344的齿尖使该第二卡合件30向下运动,当该卡榫34与该卡齿组合 34分离时,该第一卡合件20的驱动卡齿24的齿尖滑过对应的第一、第二从动卡齿342、 344的 驱动斜面346而使该第二卡合件30转动,进而使该卡齿组合34的第二从动卡齿344的齿尖越过 该第一套筒12的卡榫126的底端。松释该按压件60,该弹性元件80恢复变形推动该按压件60 及该第一卡合件20沿该卡榫126向上滑动。该弹性元件70恢复变形,抵推该第二卡合件30向 上滑行,并使对应的卡齿组合34的第二从动卡齿344的驱动斜面346抵顶并滑过该卡榫126的 底端,该第二卡合件30转动而使该卡榫126滑入该第二卡合件30的另一卡槽36 (该卡槽36靠 近该卡齿组合34的第二从动卡齿344)。此时,该支撑件40随该第二卡合件30向上滑动而使 其卡爪44收入该第二套筒14,这些卡爪44不再抵顶该卡固件50,该卡固件50恢复变形,使得 该卡固件50可从该第一、第二物体IOO、 200的固定孔中抽取出来。
请同时参阅图6,在本发明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可省去该卡固件50,其支撑件 40的卡爪44伸出该第二套筒14后张开,这些卡爪44分别抵顶该第二物体200的固定孔的孔缘 ,也可实现将该物体100与200相互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两分别设有一固定孔的物体,其包括一沿轴向设有一通孔且内壁设有若干卡榫的套筒组合及依次收容于该套筒组合的一第一卡合件、一第二卡合件及一支撑件,该第一卡合件设有若干驱动卡齿,该第二卡合件设有若干具有驱动斜面的卡齿组合,该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卡合件,另一端设有若干可弹性张开的卡爪,按压该第一卡合件时,该第一卡合件的驱动卡齿对应抵顶该第二卡合件的卡齿组合并沿卡齿组合的驱动斜面滑动,使该第二卡合件向该套筒组合的端部滑动并转动而使该支撑件的卡爪伸出该套筒组合并穿过该对物体的固定孔而张开,并使该套筒组合的卡榫对应抵顶该第二卡合件的卡齿组合,从而将该对物体夹持在这些卡爪及该套筒组合之间。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组合端部设 有一柔性的卡固件,该卡固件穿入于该对物体的固定孔中,该卡固件设一供该支撑件的卡爪 伸入的通孔,这些卡爪伸出该套筒组合后伸入该卡固件的通孔中而向外抵顶该卡固件,使该 卡固件弹性变形而使其外径大于该两物体的固定孔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组合的卡榫 呈条状且沿该套筒组合的轴向延伸,该第二卡合件包括一与该支撑件相连的抵压部,这些卡 齿组合沿该第二卡合件的抵压部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每相邻的两卡齿组合之间形成一卡 槽,每一卡齿组合包括相互连接的一第一从动卡齿及一第二从动卡齿,该套筒组合的卡榫可 对应嵌入该第二卡合件的两卡齿组合之间的卡槽中而使该第二卡合件可沿该套筒组合轴向滑 动,当该第二卡合件被抵推而使该套筒组合的卡榫滑出该第二卡合件对应的卡槽时,该第二 卡合件转动而使该套筒组合的卡榫卡抵于该第二卡合件对应的卡齿组合的第一、第二从动卡 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齿组合的驱动 斜面设于该第一、第二从动卡齿的一端面,按压该第一卡合件,该第一卡合件的驱动卡齿抵 顶于该第二卡合件对应的第一、第二从动卡齿而使该第二卡合件滑动,该第一卡合件的驱动 卡齿滑过该第二卡合件对应的第一、第二从动卡齿的驱动斜面而使该第二卡合件转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设有一连 接于该第二卡合件的连接杆,该套筒组合内设有一挡止环, 一弹性元件套设于该连接杆且两 端分别挡止于该第二卡合件及该套筒组合的挡止环。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包括一 卡合部及一自该卡合部延伸的推杆,该第一卡合件的驱动卡齿是沿该卡合部的圆周方向均匀 设置,且每相邻的一对驱动卡齿之间形成一卡槽,该第一卡合件的卡槽与该套筒组合对应的 卡榫相互嵌合。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的推 杆的一端组装有一按压件,该套筒组合内设有一挡止环, 一弹性元件套设于该第一卡合件的 推杆且其两端分别挡止于该套筒组合的挡止环及该按压件。
全文摘要
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两物体,其包括一沿轴向设有一通孔且内壁设有若干卡榫的套筒组合及依次收容于该套筒组合的一第一卡合件、一第二卡合件及一支撑件,该第一卡合件设有若干驱动卡齿,该第二卡合件设有若干具有驱动斜面的卡齿组合,该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卡合件,另一端设有若干弹性卡爪,按压该第一卡合件时,该第一卡合件的驱动卡齿对应抵顶该第二卡合件的卡齿组合并沿卡齿组合的驱动斜面滑动,使该第二卡合件向该套筒组合的端部滑动并转动而使该支撑件的卡爪伸出该套筒组合并穿过该对物体而张开,该套筒组合的卡榫抵顶于对应的卡齿组合,从而将该对物体夹持在这些卡爪及该套筒组合之间。该固定装置操作简单且可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F16B1/00GK101576108SQ20081030150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9日
发明者张昭琳, 李建玄, 赖幼仙, 陈建宇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赐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