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石墨和硬质合金密封组件的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962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石墨和硬质合金密封组件的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接头,尤其是一种使用石墨和硬质合金密封组件的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旋转接头包括有壳体、定位套、轴承、补偿器、弹簧、过渡套、压盖,定位套、轴承、补偿器、弹簧、过渡套装于壳体内,壳体的一端与使用设备的空心轴连接,另一端与介质供应装置连接,定位套装于壳体内通过装于空心轴上的轴承使旋转接头与设备空心轴形成转动连接。在壳体内部,补偿器的一个端面与设备空心轴的轴端面接触形成机械密封面,并通过套于过渡套上的弹簧对补偿器机械密封面的磨损进行补偿。已有技术的这种旋转接头由于补偿器的端面直接与设备空心轴磨擦,密封面因空心轴的旋转相互产生滑动摩擦,而摩擦副
双方材料均为同样硬度的金属材料(硬度为HRC40),这种结构的摩擦副容易导
致磨损加快,大大的縮短整个接头和空心轴的使用寿命。如果密封件损坏,要
想修复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夹具。这对使用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更换补偿器和空心轴与更换整个旋转接头的价格几乎相当,这在资源的利用上产生浪
费。更换一个损坏的旋转接头必须经过停机、降温、排放热介质、更换旋转
接头、加装热介质等工序,停机用时在一个小时以上,并且在再开机过程产生
大量废品,这样就严重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石墨和硬质合金密封组件的旋转接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原来的一对同样的硬 度(一般为朋C40)的金属摩擦件改为一方是石墨另一方是硬质合金材料的一对 摩擦件。即包括有壳体、补偿器、弹簧、过渡套、压盖,补偿器、弹簧、过渡 套装于壳体内,壳体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使用设备的空心轴形成转动连接,壳体 的另一端与介质供应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有一个石墨环和硬质合
金环,石墨环上有连接构件,石墨环的一端通过该连接构件固定于补偿器上; 硬质合金环的一端固定于使用设备的空心轴上,石墨环的另一端与硬质合金环 的另一端接触形成磨擦动连接。使石墨,硬质合金密封组件与补偿器和空心轴 脱离而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这样便于更换和集中修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性高、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比已有技 术的旋转接头使用寿命提高5倍以上,大大的减少了停机更换的时间,从而直 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已有技术的旋转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壳体、2为定位套、3为轴承、4为补偿器、5为弹簧、6为过渡 套、8为连接螺纹、9为卡簧、IO为压盖、ll为空心轴、12为石墨环、13为连 接件、14为密封圈、15为硬质合金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壳体l、补偿器4、弹簧5、过渡套6、压盖 10,补偿器4、弹簧5、过渡套6装于壳体1内,壳体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使用设 备的空心轴形成转动连接,壳体的另一端与介质供应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有一个石墨环12和硬质合金环15,石墨环12上有连接构件13,石墨环12的一端通过该连接构件13固定于补偿器4上;硬质合金环15的一端固定于使用设备的空心轴上,石墨环12的另一端与硬质合金环15的另一端接触形成磨擦动连接。为了增强密封效果,在硬质合金环15与使用设备空心轴之间可以用密封圈14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石墨环12与硬质合金环15接合面进行镜面研磨,由于石墨本身具有润滑作用,可使磨擦减小密封更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使用石墨和硬质合金密封组件的旋转接头,包括有壳体(1)、补偿器(4)、弹簧(5)、过渡套(6)、压盖(10),补偿器(4)、弹簧(5)、过渡套(6)装于壳体(1)内,壳体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使用设备的空心轴形成转动连接,壳体的另一端与介质供应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有一个石墨环(12)和硬质合金环(15),石墨环(12)上有连接构件(13),石墨环(12)的一端通过该连接构件(13)固定于补偿器(4)上;硬质合金环(15)的一端固定于使用设备的空心轴上,石墨环(12)的另一端与硬质合金环(15)的另一端接触形成磨擦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石墨和硬质合金密封组件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在硬质合金环(15)与使用设备空心轴之间用密封圈(14)进行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使用石墨和硬质合金密封组件的旋转接头,包括有壳体、补偿器、弹簧、过渡套、压盖,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有一个石墨环和硬质合金环,石墨环上有连接构件,石墨环的一端通过该连接构件固定于补偿器上;硬质合金环的一端固定于使用设备的空心轴上,石墨环的另一端与硬质合金环的另一端接触形成磨擦动连接。密封性高,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比已有技术的旋转接头使用寿命提高5倍以上,大大的减少了停机更换的时间,从而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
文档编号F16L27/087GK201407444SQ2009201304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刘苏鹏, 鹏 张, 陈自华 申请人:深圳永合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