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6917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轮,尤其涉及一种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机包括三个核心部件为波发生器、柔轮、刚轮。其中构件柔轮由于是个 薄壁壳体,在运动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的作用,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特别是中空结构柔轮, 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柔轮中空设计的谐波减速机应用越来 越来广泛,其失效问题已成为影响谐波减速机寿命的主要因素。这对整个谐波齿轮的精度 和使用的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谐波减速机用中 空柔轮。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包括有中空柔轮本体,中空柔 轮本体的一侧为衔接端,另一侧为工作端,所述中空柔轮本体的衔接端分布有螺纹孔,其 中所述的螺纹孔底部为球状接触面;所述中空柔轮本体衔接端的外壁设置有主过渡圆 弧,所述中空柔轮本体衔接端的内壁设置有从过渡圆弧。进一步地,上述的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其中,所述的从过渡圆弧外延与中空柔 轮本体衔接端的内壁之间分布有10° 80°的渐变角a。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其中,所述的渐变角α为45°。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依托于球状接触面、主过渡圆弧、从过渡圆弧与渐变角 α的相互配合,大大减少了柔轮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应力集中点。同时,延长了柔轮的使用 寿命,从而也使谐波减速机的效率、精度和寿命得以显著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 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本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现有中空柔轮的构造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中空柔轮本体 2螺纹孔3球状接触面 4主过渡圆弧5从过渡圆弧 6渐变角α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包括有中空柔轮本体 1,在中空柔轮本体1的一侧为衔接端,另一侧为工作端。并且,在中空柔轮本体1的衔接端 分布有螺纹孔2,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螺纹孔2底部为球状接触面3。 其实际的原理在于,通过反复研究、分析和试验后发现,传统的中空柔轮在谐波减速机传动 时,有较多的减速机存在一个共同的疲劳断裂区域,其集中在中空柔轮端部螺纹底孔根部 的尖角区域,即如图3所示。而通过球状接触面3的存在能够有效其三这个疲劳断裂区域 的存在,提升金属抗疲劳的能力。同时,在中空柔轮本体1衔接端的外壁设置有主过渡圆弧 4。与之对应的是,在中空柔轮本体1衔接端的内壁设置有从过渡圆弧5。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辅助主过渡圆弧4与从过渡圆弧5 的成形定位,提高对应力的吸收与顺畅过渡程度,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从过渡圆弧5外延与 中空柔轮本体1衔接端的内壁之间分布有10° 80°的渐变角α 6。同时,通过多次对比 试验后,渐变角α6为45°时能够对主过渡圆弧4与从过渡圆弧5的应力吸收过渡起到较 佳的效果,既降低了柔轮的变形应力,又增加了抗疲劳的寿命。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来看,考虑到制造的便捷,采用特殊的球形刀将中空柔 轮本体1里的螺纹孔钻铣加工成圆滑的球状接触面3。并且,制造成形后的球状接触面3没 有任何棱角。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依托于球状接触 面、主过渡圆弧、从过渡圆弧与渐变角α的相互配合,大大减少了柔轮在运作过程中存在 的应力集中点。同时,延长了柔轮的使用寿命,从而也使谐波减速机的效率、精度和寿命得
以显著提高。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 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包括有中空柔轮本体,中空柔轮本体的一侧为衔接端,另一 侧为工作端,所述中空柔轮本体的衔接端分布有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孔底部为 球状接触面;所述中空柔轮本体衔接端的外壁设置有主过渡圆弧,所述中空柔轮本体衔接 端的内壁设置有从过渡圆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过渡圆弧外 延与中空柔轮本体衔接端的内壁之间分布有10° 80°的渐变角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变角α为 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波减速机用中空柔轮,包括有中空柔轮本体,在中空柔轮本体的一侧为衔接端,另一侧为工作端。并且,在中空柔轮本体的衔接端分布有螺纹孔,其特点是螺纹孔底部为球状接触面。同时,在中空柔轮本体衔接端的外壁设置有主过渡圆弧。与之对应的是,在中空柔轮本体衔接端的内壁设置有从过渡圆弧。依托于球状接触面、主过渡圆弧、从过渡圆弧与渐变角α的相互配合,大大减少了柔轮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应力集中点。同时,延长了柔轮的使用寿命,从而也使谐波减速机的效率、精度和寿命得以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F16H57/00GK201843975SQ20102060542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左昱昱, 庄晓琴 申请人:苏州市恒加新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