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143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摆动机构的底座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风扇大都具有左右摆动旋转以进行送风的功能,例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1395044A(申请号02140560. 3)号公开的回转风扇机。该风扇机包括一个底座、一个设置于底座上的下部固定台、一个设置于下部固定台的上部固定台、一个设置于上部固定台顶端的风扇机头,及一个设置于风扇机头前端的风扇。风扇机头的一个头部外壳可转动地枢 接于上部固定台顶端的一根固定轴,通过一个设置于头部外壳内的摆动机构带动,使得风扇机头及风扇可以固定轴为中心向左或向右摆动。由于风扇设在风扇机头的头部外壳前端并与固定轴间隔一段距离,因此,风扇重量所产生的重力会对固定轴产生一个扭矩,使得风扇机头及风扇在摆动过程中易产生晃动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能降低本体在摆动过程中产生晃动的程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摆动机构能顺畅地带动本体摆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设置于该电子设备的一个本体底端,该底座装置包含一个底座;其特点是该底座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底座内的摆动机构,及一个轴承,该底座包括一个上壳、一个设置于该上壳下方的承载底板,及一个设置于该承载底板上且呈纵向延伸的轴杆,该上壳形成一个与该轴杆位置相对应的穿孔,该摆动机构包括一个套设于该轴杆且位于该承载底板上的摆动组件、一个穿设于该穿孔且接合于该摆动组件与该本体间的接合管,及一个设置于该底座内且用以驱使该摆动组件及该接合管以该轴杆为中心摆动的驱动组件,该轴承套设于该接合管且位于该上壳与该摆动组件间,该接合管通过该轴承相对于该上壳摆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轴承为一个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分别接合于上壳及接合管的滚珠轴承。上壳包含一个界定出穿孔的顶壁,及一个由顶壁底面朝下凸伸且围绕于穿孔外周围的围壁,轴承设置于围壁内且抵接于顶壁与摆动组件间,轴承包括一个通过过盈配合接合于接合管的内环,及一个通过过盈配合接合于围壁的外环。上壳还包含多个凸设于顶壁底面的螺柱,承载底板形成多个分别与所述螺柱对应的通孔,底座还包括多个螺丝,各螺丝穿设于对应的通孔并螺锁于对应的螺柱。摆动组件包含一个抵接于承载底板并与驱动组件相接合的下摆动盘、一个抵接于轴承与下摆动盘间且与接合管相接合的上摆动盘,及一个设置于下摆动盘上的锁定单元,上摆动盘可相对于下摆动盘旋转以调整角度位置,锁定单元可解除锁定地将上摆动盘锁定于下摆动盘,下摆动盘包括一个套设于轴杆的下套筒,上摆动盘包括一个套设于轴杆的上套筒,上套筒顶端与轴杆顶端齐平。上摆动盘还包括一个围绕于上套筒外周围并与上套筒相间隔的周壁,周壁形成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螺孔,接合管套设于周壁并形成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开孔,摆动组件还包含多个锁固螺丝,各锁固螺丝穿设于对应的开孔并螺锁于对应的螺孔。上摆动盘还包括一个形成于周壁外周面且抵接于轴承底端的上盘体,上盘体凹陷形成多个分别与所述螺孔相连通的凹槽,接合管包含多个设于底端的凸片,各凸片包括一 个抵靠于上盘体的抵靠部,及一个凸设于抵靠部底端并且形成有对应的开孔的卡接部,卡接部卡接于对应的凹槽内。各凹槽具有一个上开口部,及一个连通于上开口部外侧端的侧开口部,各凸片的卡接部可通过对应的上开口部穿入并卡接于对应的凹槽内,各锁固螺丝可通过对应的侧开口部穿入对应的凹槽内以穿设于对应的开孔并螺锁于对应的螺孔。上摆动盘还包括一个凸设于上盘体底端呈弧形的环壁,环壁形成有多个呈环形排列且彼此相间隔的定位卡槽,下摆动盘还包括一个形成于下套筒外周面并与驱动组件相接合的下盘体,下盘体形成一个安装孔,锁定单元包括一个部分突伸出安装孔并可卡接于对应的定位卡槽内的锁销,及一个设置于安装孔内并对锁销朝环壁方向偏压的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摆动机构设置于底座内,并且通过承载底板与上壳相配合限制了摆动组件与轴承沿着轴杆的轴向(即纵方向)移动,以及摆动组件套设于轴杆上使得轴杆限制了摆动组件沿着轴杆的径向(即横方向)移动,借此,使得摆动组件能稳固地定位在底座内并且能降低在摆动过程中的晃动程度,从而能同时降低接合管及本体在摆动过程中的晃动程度。再者,借助接合管通过轴承相对于上壳摆动的方式,使得驱动组件驱使摆动组件及接合管带动本体摆动时能更为顺畅,以降低驱动组件的负荷。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组装于本体底端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立体分解图,显示连接管、底座、摆动机构及轴承间的组装关系;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剖视图,显示连接管、底座、摆动机构及轴承间的组装关系;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由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底座、摆动机构及轴承间的组装关系;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摆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显示摆动组件及驱动组件间的组装关系;[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显示下摆动盘与锁定单元间的组装关系;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组装示意图,显示轴承套设于接合管且接合管锁固于上摆动盘;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组装示意图,显示摆动组件及驱动组件组装于上壳;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组装示意图,显示承载底板锁固于上壳的螺柱;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仰视示意图,显示驱动组件驱使摆动组件摆动;及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仰视示意图,显示驱动组件驱使摆动组件摆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显示的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如图I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是以电风扇为例作说明,电子设备100包括一个本体10,及一个设置于本体10底端的底座装置20,底座装置20用以将本体10撑立于一个平面(图未示)上。如图I、图2及图3所示,底座装置20包含一个底座2、一个设置于底座2内的摆动机构3,及一个轴承4。底座2包括一个上壳21、一个设置于上壳21下方的承载底板22,及一根设置于承载底板22上且呈纵向延伸的轴杆23,上壳21形成一个与轴杆23位置相对应的穿孔211。摆动机构3包括一个套设于轴杆23且位于承载底板22上的摆动组件30、一个穿设于穿孔211且接合于摆动组件30与本体10间的接合管31,及一个设置于底座2内且用以驱使摆动组件30及接合管31以轴杆23为中心摆动的驱动组件32。轴承4套设于接合管31且位于上壳21与摆动组件30间,接合管31通过轴承4相对于上壳21摆动。通过摆动机构3设置于底座2的方式,使得驱动组件32驱使摆动组件30及接合管31以轴杆23为中心摆动时,接合管31能同时带动本体10以轴杆23为中心摆动,因本体10的重心是位在轴杆23的中心轴线上,因此,本体10的重量所产生的重力是直接通过轴杆23的中心轴线而不会对轴杆23产生扭矩,借此,能降低本体10在摆动过程中产生晃动的情形。再者,通过承载底板22与上壳21相配合限制了摆动组件30与轴承4沿着轴杆23的轴向(即纵方向)移动,以及摆动组件30套设于轴杆23上使得轴杆23限制了摆动组件30沿着轴杆23的径向(即横方向)移动,借此,使得摆动组件30能稳固地定位在底座2内并且能降低在摆动过程中的晃动程度,从而能同时降低接合管31及本体10在摆动过程中的晃动程度。又,借助接合管31通过轴承4相对于上壳21摆动的方式,使得驱动组件32驱使摆动组件30及接合管31带动本体10摆动时能更为顺畅,以降低驱动组件32的负荷。以下将针对底座装置20的具体构造与动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包含一根用以接合于接合管31顶端的连接管11、一个设置于连接管11顶端的框架12,及一个设置于框架12内的风扇13,连接管11与接合管31间可通过例如为螺丝螺锁方式、或是卡钩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方式,或是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接方式可拆卸地相接合在一起。需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是以电风扇为例作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是电暖器或其他需通过底座装置20的摆动机构3 (如图2)带动而进行摆动的电器设备。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轴承4为一个滚珠轴承,轴承4是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分别接合于上壳21及接合管31,借此,使得接合管31能平稳且顺畅地通过轴承4相对于上壳21摆动。具体而言,上壳21包含一个顶壁212,及一个由顶壁212底面朝下凸伸的围壁213,顶壁212界定出上下贯穿的穿孔211,围壁213围绕在穿孔211外周围,围壁213与顶壁212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214。轴承4设置于容置空间214内且抵接于顶壁212与摆动组件30间,轴承4的一个内环41通过过盈配合接合于接合管31,而轴承4的一个外环42通过过盈配合接合于围壁213,借此,轴承4能稳固地定位在接合管31与上壳21间,使得摆动组件30带动接合管31摆动时,接合管31能平稳且顺畅地通过轴承4相对于上壳21摆动,以避免因轴承4组装上的不稳固而在摆动过程中产生晃动的情形。此外,承载底板22中心处形成一个上下贯穿的贯孔221,轴杆23包含一个第一杆部231、一个连接于第一杆部231上方且外径大于第一杆部231外径的第二杆部232,及一个形成于第一杆部231与第二杆部232间的肩部233。第一杆部231穿设于承载底板22的贯孔221内,轴杆23的肩部233抵靠于承载底板22的顶面,使得轴杆23的第二杆部232能保持在凸伸出承载底板22顶面的位置,以便于摆动组件30能套设在第二杆部232上。当然,轴杆23也可通过例如为焊接方式固定于承载底板22上。上壳21还包含多个凸设于顶壁212底面的螺柱215,承载底板22形成多个通孔222,所述通孔222数量与所述螺柱215数量相同且分别与所述螺柱215对应,底座2还包括多个与通孔222数量相同的螺丝24,各螺丝24用以穿设于对应的通孔222并螺锁于对应的螺柱215内,以将承载底板22锁固在上壳21,借此,使得承载底板22能稳固地定位在间隔位于顶壁212下方的位置并与顶壁212共同夹持摆动组件30及轴承4,以限制摆动组件30与轴承4沿着轴杆23的轴向(即纵方向)移动。如图3、图4及图5所示,为了使本体10(如图I)能供使用者自行旋转本体以调整本体10的摆动角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摆动组件30包含一个下摆动盘33、一个上摆动盘34及一个锁定单元35。下摆动盘33抵接于承载底板22并与驱动组件32相接合,上摆动盘34抵接于轴承4与下摆动盘33间且与接合管31相接合,上摆动盘34可相对于下摆动盘33旋转以调整角度位置。锁定单元35设置于下摆动盘33上,锁定单元35可解除锁定地将上摆动盘34锁定于下摆动盘33。通过上摆动盘34可相对于下摆动盘33旋转,以及锁定单元35可解除锁定地将上摆动盘34锁定于下摆动盘33,使得使用者旋转本体10时,本体10能同时带动接合管31及上摆动盘34相对于下摆动盘33旋转,并且,通过锁定单元35将上摆动盘34锁定于下摆动盘33上的一个选择的角度位置,使得驱动组件32能驱使摆动组件30、接合管31及本体10在选择的摆动角度范围内左右摆动。下摆动盘33包括一个套设于轴杆23的第二杆部232的下套筒331,上摆动盘34包括一个套设于轴杆23的第二杆部232且位于下套筒331上方的上套筒341,上套筒341顶端与轴杆23的第二杆部232顶端齐平,通过下套筒331与上套筒341共同沿着第二杆部232的轴向完全包套住第二杆部232的方式,能增加下套筒331、上套筒341分别与轴杆23间的接触面积,除了能有效地增强下摆动盘33、上摆动盘34分别与轴杆23间的结构强度夕卜,还能避免下摆动盘33或上摆动盘34相对于轴杆23产生晃动的情形。上摆动盘34还包括一个由上套筒341外周面径向朝外延伸的延伸壁342,及一个由延伸壁342外周缘朝上凸伸的周壁343。周壁343围绕于上套筒341外周围并与上套筒341相间隔,周壁343形成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螺孔344。接合管31套设于周壁343,接合管31形成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螺孔344位置相对应的开孔310。摆动组件30还包含多个与开孔310数量相同的锁固螺丝36,各锁固螺丝36用以穿设于对应的开孔310并螺锁于对应的螺孔344,以将接合管31锁固在上摆动盘34上,使上摆动盘34能通过锁固螺丝36带动 接合管31摆动。进一步地,上摆动盘34还包括一个形成于周壁343外周面的上盘体345,上盘体345用以抵接于轴承4底端。上盘体345凹陷形成多个分别与所述螺孔344相连通的凹槽346,各凹槽346具有一个上开口部347,及一个连通于上开口部347外侧端的侧开口部348。接合管31包含一个底端311,及多个由底端311朝下凸伸的凸片312,各凸片312包括一个用以抵靠于上盘体345的抵靠部313,及一个凸设于抵靠部313底端的卡接部314,卡接部314形成有对应的一个开孔310,卡接部314可通过上开口部347穿入并卡接于对应的凹槽346内,以使开孔310与螺孔344相连通。通过各凸片312的卡接部314通过对应的上开口部347穿入并卡接于对应的凹槽346内,以及各锁固螺丝36通过对应的侧开口部348穿入对应的凹槽346内并穿过开孔310而螺锁于螺孔344,使得上摆动盘34除了能通过锁固螺丝36带动接合管31摆动以外,还能借由上盘体345带动凸片312的卡接部314摆动,借此,能有效地增强上摆动盘34与接合管31间的结构强度,使得上摆动盘34能顺利地带动接合管31以及重量较重的本体10摆动。如图4、图5及图6所示,上摆动盘34还包括一个凸设于上盘体345底端呈弧形的环壁349,环壁349形成有多个呈环形排列且彼此相间隔的定位卡槽350。下摆动盘33还包括一个形成于下套筒331外周面并与驱动组件32相接合的下盘体332,下盘体332外周面凹陷形成一个用以供锁定单元35容置的安装孔333。锁定单元35包括一个设置于安装孔333内的锁销351,及一个设置于安装孔333内的弹簧352,通过弹簧352对锁销351朝环壁349方向偏压,使得锁销351部分突伸出安装孔333并卡接于所对应的一个定位卡槽350内,借此,以将上摆动盘34锁定在下摆动盘33上,使得下摆动盘33可带动上摆动盘34摆动。驱动组件32包含一个连杆320、一个第一夹板321、一个第二夹板322,及一个马达323。连杆320包括一个第一套环324,及一个位于第一套环324相反端的第二套环325,第一套环324可枢转地套设于下盘体332底端的一个螺接柱334上,通过一个螺丝335抵接于第一套环324底端并螺锁于螺接柱334内,使得第一套环324定位在套设于螺接柱334上的位置。第二套环325可枢转地套设于第一夹板321的一个圆环326上,第一夹板321的两个螺接柱327分别穿设于第二夹板322的两个第一穿孔328内,通过两个螺丝37抵接于第二夹板322顶端且分别螺锁于第一夹板321的两个螺接柱327内,使得第二夹板322与第一夹板321锁固在一起并共同夹持住第二套环325。马达323锁固于上壳21并包括一个呈非圆形状的旋转轴329,第一夹板321包括一个与旋转轴329形状相配合的卡接孔3210,马达323的旋转轴329穿过第二夹板322的一个第二穿孔330及第二套环325并且卡接于卡接孔3210内,借此,马达323的旋转轴329旋转时能带动第一夹板321与第二夹板322旋转并同时带动连杆320摆动,连杆320摆动时会带动下摆动盘33、上摆动盘34及接合管31摆动。如图3、图4、图5及图7所示,组装底座装置20时,先将轴承4套设于接合管31的凸片312上并使轴承4抵接于接合管31的底端311,由于轴承4的内环41与接合管31间为过盈配合,所以,轴承4套设于接合管31的凸片312后即定位在接合管31上。接着,将接合管31组装于上摆动盘34上,使各凸片312的抵靠部313及轴承4分别抵靠于上盘体345顶面,以及各凸片312的卡接部314通过对应的上开口部347穿入并卡接于对应的凹槽346内,此时,卡接部314上的开孔310会与对应的螺孔344相连通。依序将各锁固螺丝36通过对应的侧开口部348穿入对应的凹槽346内,使锁固螺丝36穿设于对应的开孔 310并螺锁于螺孔344,即可将接合管31锁固于上摆动盘34的周壁343。如图3、图4、图8及图9所示,将接合管31由下往上穿过上壳21的穿孔211,使组装在接合管31上的轴承4容置于容置空间214内并抵接于顶壁212,由于轴承4的外环42与围壁213间为过盈配合,所以,轴承4能稳固地定位于容置空间214内。此外,将连杆320的第一套环324套设于下摆动盘34的螺接柱334上,通过螺丝335螺锁于螺接柱334,使第一套环324定位在套接于螺接柱334上的位置。之后,将下摆动盘33组装于上摆动盘34下方,使下摆动盘33的下套筒331穿入上摆动盘34的上套筒341内,以及锁定单元35的锁销351卡接于其中一个定位卡槽350内,同时,马达323的旋转轴329会穿过第二夹板322的第二穿孔330及连杆320的第二套环325而卡接于第一夹板321的卡接孔3210内。接着,将轴杆23的第一杆部231穿设于承载底板22的贯孔221内,使轴杆23的肩部233抵靠于承载底板22顶面,随后把承载底板22往上移动,使轴杆23的第二杆部232依序穿设于下套筒331的一个下枢接孔336以及上套筒341的一个上枢接孔3410内。当承载底板22抵接于螺柱215时即无法再上移,通过各螺丝24穿设于对应的通孔222 (如图2)并螺锁于对应的螺柱215内,即可将承载底板22锁固在上壳21。最终,将底座2的一下壳25锁固于上壳21后,即完成底座装置20的组装。如图I、图10及图11所示,当马达323的旋转轴329沿箭头I方向驱使第一夹板321及第二夹板322 (如图4)旋转时,通过连杆320的摆动同时带动下摆动盘33以轴杆23为中心沿箭头I方向摆动至图11所示的位置,由于下摆动盘33通过锁定单元35 (如图4)与上摆动盘34锁定在一起,因此,下摆动盘33摆动时会同时带动上摆动盘34、接合管31及本体10沿箭头I方向摆动。相反地,当马达323的旋转轴329沿箭头II方向驱使第一夹板321及第二夹板322 (如图4)旋转时,通过连杆320的摆动同时带动下摆动盘33以轴杆23为中心沿箭头II方向摆动至图10所示的位置,下摆动盘33摆动时会同时带动上摆动盘34、接合管31及本体10沿箭头II方向摆动。借此,使得本体10可在图10所示的上摆动盘34所在的角度位置及图11所示的上摆动盘34所在的角度位置间左右摆动。[0049]需说明的是,若使用者要调整本体10的摆动角度范围时,沿箭头I方向或箭头II方向施力旋转本体10使其通过接合管31带动上摆动盘34旋转,当施力旋转的力量大于锁销351卡接于定位卡槽350内的力量时,锁销351会被环壁349挤压而内缩至安装孔333 (如图6)内并脱离定位卡槽350,使得上摆动盘34可相对于下摆动盘33旋转以调整角度位置。当使用者将本体10旋转到一个选择的角度位置时,借由弹簧352(如图6)的弹性回复力驱使锁销351复位并卡接于一个定位卡槽350内,下摆动盘33与上摆动盘34间即回复锁定状态,借此,使得驱动组件32能驱使摆动组件30及接合管31带动本体10在选择的摆动角度范围内左右摆动。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底座装置20,借由摆动机构3设置于底座2内,并且通过承载底板22与上壳21相配合限制了摆动组件30与轴承4沿着轴杆23的轴向(即纵方向)移动,以及摆动组件30套设于轴杆23上使得轴杆23限制了摆动组件30沿着轴杆23的径向(即横方向)移动,借此,使得摆动组件30能稳固地定位在底座2内并且能降低在摆动过程中的晃动程度,从而能同时降低接合管31及本体10在摆动过程中的晃动程度。再者, 借由接合管31通过轴承4相对于上壳21摆动的方式,使得驱动组件32驱使摆动组件30及接合管31带动本体10摆动时能更为顺畅,以降低驱动组件32的马达323的负荷,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设置于该电子设备的ー个本体底端,该底座装置包含一个底座;其特征在于 该底座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底座内的摆动机构,及ー个轴承,该底座包括ー个上壳、ー个设置于该上壳下方的承载底板,及一根设置于该承载底板上且呈纵向延伸的轴杆,该上壳形成ー个与该轴杆位置相对应的穿孔,该摆动机构包括ー个套设于该轴杆且位于该承载底板上的摆动组件、ー个穿设于该穿孔且接合于该摆动组件与该本体间的接合管,及一个设置于该底座内且用以驱使该摆动组件及该接合管以该轴杆为中心摆动的驱动组件,该轴承套设于该接合管且位于该上壳与该摆动组件间,该接合管通过该轴承相对于该上壳摆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承为ー个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分别接合于该上壳及该接合管的滚珠轴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壳包含ー个界定出该穿孔的顶壁,及ー个由该顶壁底面朝下凸伸且围绕于该穿孔外周围的围壁,该轴承设置于该围壁内且抵接于该顶壁与该摆动组件间,该轴承包括ー个通过过盈配合接合于该接合管的内环,及ー个通过过盈配合接合于该围壁的外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壳还包含多个凸设于该顶壁底面的螺柱,该承载底板形成多个分别与所述螺柱对应的通孔,该底座还包括多个螺丝,各该螺丝穿设于对应的该通孔并螺锁于对应的该螺柱。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动组件包含一个抵接于该承载底板并与该驱动组件相接合的下摆动盘、一个抵接于该轴承与下摆动盘间且与该接合管相接合的上摆动盘,及一个设置于该下摆动盘上的锁定单元,该上摆动盘可相对于该下摆动盘旋转以调整角度位置,该锁定単元可解除锁定地将该上摆动盘锁定于该下摆动盘,该下摆动盘包括ー个套设于该轴杆的下套筒,该上摆动盘包括一个套设于该轴杆的上套筒,该上套筒顶端与该轴杆顶端齐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摆动盘还包括ー个围绕于该上套筒外周围并与该上套筒相间隔的周壁,该周壁形成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螺孔,该接合管套设于该周壁并形成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开孔,该摆动组件还包含多个锁固螺丝,各该锁固螺丝穿设于对应的该开孔并螺锁于对应的该螺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摆动盘还包括ー个形成于该周壁外周面且抵接于该轴承底端的上盘体,该上盘体凹陷形成多个分别与所述螺孔相连通的凹槽,该接合管包含多个设于底端的凸片,各该凸片包括一个抵靠于该上盘体的抵靠部,及一个凸设于该抵靠部底端并且形成有对应的该开孔的卡接部,该卡接部卡接于对应的该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凹槽具有一个上开ロ部,及ー个连通于该上开ロ部外侧端的侧开ロ部,各该凸片的卡接部可通过对应的该上开ロ部穿入并卡接于对应的该凹槽内,各该锁固螺丝可通过对应的该侧开ロ部穿入对应的该凹槽内以穿设于对应的该开孔并螺锁于对应的该螺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摆动盘还包括ー个凸设于该上盘体底端呈弧形的环壁,该环壁形成有多个呈环形排列且彼此相间隔的定位卡槽,该下摆动盘还包括ー个形成于该下套筒外周面并与该驱动组件相接合的下盘体,该下盘 体形成ー个安装孔,该锁定单元包括ー个部分突伸出该安装孔并可卡接于对应的该定位卡槽内的锁销,及一个设置于该安装孔内并对该锁销朝该环壁方向偏压的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设备的底座装置,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一个本体底端,底座装置包含一个底座、一个设置于底座内的摆动机构,及一个轴承,底座包括一个上壳、一个设置于上壳下方的承载底板,及一根设置于承载底板上且呈纵向延伸的轴杆,上壳形成一个与轴杆位置相对应的穿孔,摆动机构包括一个套设于轴杆且位于承载底板上的摆动组件、一个穿设于穿孔且接合于摆动组件与本体间的接合管,及一个设置于底座内且用以驱使摆动组件及接合管以轴杆为中心摆动的驱动组件,轴承套设于接合管且位于上壳与摆动组件间,接合管通过轴承相对于上壳摆动。
文档编号F16M11/18GK202612989SQ20122019559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许贵智 申请人:兆城邑电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