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625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夹持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件,将在一部分具有在一个径向上宽度变窄的窄幅部的管在窄幅部进行支撑,能提高相对于管的推力方向移动的刚性。将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在第一径向上宽度变窄的窄幅部(203)的加油管(200)安装于车体面板(205)的管夹持件(1),具备:基体部件(2),其具有第一管保持部(12)并与车体面板结合;和盖部件(3),其基端与基体部件铰接结合,前端选择性地卡合,并且具有在前端与基体部件卡合的状态下与第一管保持部对置而划分容纳窄幅部的收容部的第三管保持部(81),第一管保持部以及第三管保持部以第一径向与基体部件以及盖部件的对置方向正交的姿势支撑窄幅部,并与窄幅部的第一径向的部分抵接。
【专利说明】夹持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夹持件,更加详细而言涉及将加油管等安装于车体面板的管夹持件。【背景技术】
[0002]作为用于在车体面板等支承部件上安装加油管等管的夹持件,有如下夹持件,即,具有安装于支承部件的第一部件和能够转动地设于第一部件的第二部件,结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而使第二部件无法转动,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夹持管(例如,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299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这种夹持件中,若使被夹持的管的一部分向一个径向变形,形成剖面为非圆形的窄幅部,并由夹持件夹持该窄幅部,则能够阻止管以轴线方向为中心的旋转,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管。然而在如上构成的情况下,当管向推力方向位移(偏离)后,管的窄幅部以外的宽度宽的部分进入夹持件内,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被管扩张,从而引起破坏两部件的结合的问题。即,因管向推力方向的移动,有解除夹持件对管的保持的担忧。
[0008]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背景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在如下的夹持件中提高相对于管的推力方向移动的刚性,该夹持件对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在一个径向上宽度变窄的窄幅部的管在窄幅部进行支撑。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用于将管200安装于支承部件205的夹持件1,该管200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具有至少在第一径向上宽度变窄的窄幅部203,夹持件1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部件2,其具有第一凹部12,并与上述支承部件结合;和第二部件3,其基端与上述第一部件铰接结合,前端选择性地与上述第一部件卡合,并且具有第二凹部81,该第二凹部81在上述前端与上述第一部件卡合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凹部对置并与上述第一凹部一起划分容纳上述窄幅部的收容部,上述第一凹部以及上述第二凹部以上述第一径向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对置方向正交的姿势支撑上述窄幅部,并与上述窄幅部的上述第一径向的部分抵接。
[0011]根据该结构,窄幅部的第一径向与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对置方向正交,第一以及第二凹部与上述窄幅部的上述第一径向的部分抵接,从而即使管相对于夹持件向推力方向位移,管的窄幅部以外的其它的宽度宽的部分进入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内,管在与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施加负载,不会在对置方向上直接施加负载,从而能够减小对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卡合的影响。
[0012]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凹部沿上述管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一部件的两端面连通,上述第二凹部沿上述管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两端面连通,上述第一凹部以及上述第二凹部形成为如下形状:在延伸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空隙与上述窄幅部对置,在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与上述窄幅部的上述第一径向的部分抵接。
[0013]根据该结构,当管相对于夹持件向推力方向位移、管的窄幅部以外的其它的宽度宽的部分进入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内时,由于管与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接触的部分(给与负载的部分)配置于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中央侧,从而能够减小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扭转。
[0014]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件在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前端对置的部分具有第一弹性爪57,该第一弹性爪57具备向上述第二部件侧突出设置的挠性的第一突片部58以及在上述第一突片部的前端突出设置的第一爪部59,上述第二部件在上述第二部件的前端具有第二弹性爪93,该第二弹性爪93具备向上述第一部件侧突出设置的挠性的第二突片部94以及在上述第二突片部的前端突出设置的第二爪部95,上述第一弹性爪的上述第一爪部和上述第二弹性爪的第二爪部选择性地相互钩挂,从而使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选择性地卡合。
[0015]根据该结构,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角度)位移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突片部以及第二突片部倾倒,所以能够维持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的钩挂。
[0016]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件沿与上述管的长边方向对应的方向具有多个上述第一弹性爪,上述第二部件在与多个上述第一弹性爪对应的部分具有多个上述第二弹性爪。
[0017]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多个第一弹性爪以及第二弹性爪钩挂,能够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合稳固。
[0018]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爪部具有两个止回面,该两个止回面从上述第二突片部的前端向相反的两个方向突出,上述第一弹性爪设置为用两个上述第一弹性爪对一个上述第二弹性爪进行夹持,两个第一爪部分别钩挂于上述第二爪部的两个止回面。
[0019]根据该结构,能更加可靠地维持第一弹性爪和第二弹性爪的钩挂。
[0020]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部件的前端部以及与上述前端部对置的上述第一部件的部分中的一方突出设置有键60,在另一方形成有与上述键嵌合的嵌合孔97。
[0021]根据该结构,通过键和嵌合孔的嵌合,能够阻止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移(位置偏移)。
[0022]发明效果
[0023]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将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在一个径向上宽度变窄的窄幅部的管在窄幅部进行支撑的夹持件中,能够提高相对于管推的力方向移动的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管夹持件的基体部件以及盖部件的立体图。
[0025]图2是表示管夹持件的基体部件以及盖部件的立体图。[0026]图3是表示管夹持件的基体部件以及盖部件的侧视图。
[0027]图4是表示基体部件的销孔的立体图。
[0028]图5是表示销部件的立体图。
[0029]图6是表示利用管夹持件将管安装于车体面板时的中途阶段的剖视图。
[0030]图7是表示利用管夹持件将管安装于车体面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8是表不基体部件和管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32]图9是表示从管受到负载时的管夹持件的变形的侧视图。
[0033]图10是表示其它形态的加油管的立体图。
[0034]图11是表示基体部件和其它形态的加油管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35]图12是表示基体部件和其它形态的加油管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应用在用于将加油管以及通气管安装于车体面板的管夹持件中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以图1所示的坐标轴为基准进行说明。
[0037]如图1?图3所示,管夹持件(夹持件)1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具有分别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基体部件(第一部件)2、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基体部件2的盖部件(第二部件)3、以及保持于基体部件2的销部件4 (参照图6)。管夹持件1在基体部件2与盖部件3之间支撑作为管状体的加油管200以及通气管201,通过将基体部件2安装于作为支承部件的车体面板205表面上,来将加油管200以及通气管201固定于车体面板205。
[0038]加油管200是连接汽车的供油口和燃料箱的管,大部分具有圆形的截面,但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在一个径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将该窄幅的方向称作第一径向)上被压扁,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宽度变窄的非圆形的窄幅部203。窄幅部203的左右侧部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但其上部以及下部维持圆弧状的外周面。通气管201是为了进行供油时的燃料箱内的排气而设为与加油管200大致平行的管,其截面为圆形。车体面板205是平板上的面板,形成有圆形的卡止孔206。
[0039]基体部件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体部11,在主体部11的上部凹设有容纳加油管200的窄幅部203的下半部的第一管保持部(第一凹部)12和容纳通气管201的下半部的第二管保持部13。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二管保持部13分别具有近似半圆形的截面,沿前后方向延伸而与主体部11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连通。第一管保持部12在其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侧部具有向第一管保持部12的中央侧突出的凸部14。第一管保持部12因该凸部14而使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变窄。此外,第一管保持部12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底部形成为圆周面。
[0040]另外,在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二管保持部13的表面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突条15、16。另外,在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二管保持部13的表面形成有按压片17、18,该按压片17、18由U字状的狭缝切成,并在其前端部具备向第一管保持部12或者第二管保持部13的内侧突出的凸部。按压片17、18具有挠性,并能够摆动。这些突条15、16以及按压片17、18以提高与加油管200以及通气管201的紧贴性的目的而设置。
[0041]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11的下部在适当位置凹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减轻重量部22,并以划分各减轻重量部22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肋23。各肋23的下端配置在大致成为同一水平面的假想平面上,主体部11在下部能够与平坦的平面(板材等)抵接。
[0042]在主体部1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在第一管保持部12与第二管保持部13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而连通主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销孔25。如图4 (图6)所示,销孔25具有圆形截面,上半部26相对于下半部27同轴地被扩径,在其边界部分形成有朝向上方的圆环状的台阶部28。
[0043]如图4所示,台阶部28在其朝向上方的底面29上沿周向等间隔(90°间隔)具备朝向上方突出的四个导向凸部30。各导向凸部30具备:从上方观察随着朝向销孔25的周向的逆时针方向而从底面29向上方突出的倾斜面31 ;和从倾斜面31的上端在与底面29平行的周向上向逆时针方向延伸的上表面32。上表面的与倾斜面31侧不同的端部经由垂直的平面与底面29连续。
[0044]在销孔25的下端部的周边缘部以同轴地包围销孔25的方式形成有环状槽状的减轻重量部35。从销孔25的下端部的周边部、即形成有减轻重量部35的部分的内侧的部分沿销孔25的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四个脚片部36。各脚片部36作为插入到形成于车体面板205的卡止孔206的扣眼而发挥功能。在各脚片部36的朝向销孔25的中心轴侧的部分形成有具备以越进入前端(下端)越向销孔25的中心轴侧突出的方式朝向斜上方的倾斜面的突出部37,在各突出部37上还形成有向销孔25的中心轴侧突出的爪部38。各爪部38在其下部具备朝向下方的止回面。各脚片部36具有挠性,并能够沿销孔25的径向倾倒。
[0045]在主体部11的左端部设有铰接轴部50。铰接轴部50具备从主体部11的左端面向左方突出的轴支承部51和从轴支承部51的前端部向前方以及后方突出的圆柱状的铰接轴52。
[0046]在主体部11的上表面的销孔25的前后侧凹设有朝向上方开口的两个连结孔53。各连结孔53的上端的开口部分以相对于内部有阶梯差的方式宽度形成得窄。即,连结孔53在上端开口部分具有卡止部。连结孔53的内部经由作业开口 54与基体部件2的前表面或者后表面连通。
[0047]在主体部11的上部右端部形成有比上表面还向下方凹入的凹部56。在凹部56的底面各两个成对地配置有四个第一弹性爪57。各第一弹性爪57具有从凹部56的底部向上方突出的挠性的第一突片部58和具备突出设置于第一突片部58的前端部的向下的止回面的第一爪部59。分别成对的第一弹性爪57以相互的第一爪部59沿左右方向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成对的两组第一弹性爪57在凹部56的前侧以及后侧相互分离地配置。在凹部56的两组第一弹性爪57的前后方向之间设有向上方突出的柱状的键60。
[0048]如图1?图3所示,盖部件3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体部71,在主体部71的右端部形成有铰接轴承部72。
[0049]铰接轴承部72具备从主体部71的右端部相互在前后方向分离并向右方突出的两个分叉部73、和设于各分叉部73的突出端部的轴承孔75。轴承孔75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以同轴的方式配置。在各轴承孔75轴支撑基体部件2的铰接轴52。由此,盖部件3经由轴承孔75以及铰接轴52所构成的铰接部而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基体部件2 (铰接结合)。[0050]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71的上部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78。贯通孔78以在盖部件3相对于基体部件2关闭的状态(是图6以及图7所示的状态,是盖部件3位于基体部件2的上方的状态)下与销孔25同轴的方式配置。
[0051]图1所示的状态下,在主体部71的上部的贯通孔78的左方凹设有容纳加油管200的窄幅部203的上半部的第三管保持部81,在右方凹设有容纳通气管201的上半部的第四管保持部82。第三管保持部81以及第四管保持部82分别具有大致半圆形的截面,沿前后方向延伸而与主体部71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连通。第三管保持部81在其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侧部具有向第三管保持部81的中央侧突出的凸部83。第三管保持部81因该凸部83而使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变窄。此外,第三管保持部8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底部形成为圆周面。在盖部件3相对于基体部件2关闭的状态下,第三管保持部81与第一管保持部12对置,第四管保持部82与第二管保持部13对置。
[0052]在第三管保持部81以及第四管保持部82的表面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突条85、86。另外,在第三管保持部81以及第四管保持部82的表面形成有按压片87、88,该按压片87、88由与主体部71的下部连通的U字状的狭缝切成,在其前端部具备向第三管保持部81以及第四管保持部82的内侧突出的凸部。按压片87、88具有挠性,并能够摆动。这些突条85、86以及按压片87、88以提高与加油管200以及通气管201的紧贴性的目的而设置。
[0053]在主体部71的上部的贯通孔78的前后朝向上方地突出设有两个连结片91。在各连结片91的侧部形成有由U字状的狭缝切成的爪部92。爪部92设为能够相对于连结片91倾倒,通过弹性变形而能够相对于连结片91出没。
[0054]在主体部71的上部的左端部并沿前后方向相互分离地设有两个第二弹性爪93。各第二弹性爪93具备向上方延伸且具有挠性的第二突片部94、和从第二突片部94的前端向左方以及右方突出而形成两个止回面的箭头形状的第二爪部95。在两个第二弹性爪93的前后方向之间的部分突出设有四方筒状的壁部98,该壁部98在内部具备向上方开口的嵌合孔97。在壁部98与各第二弹性爪93之间形成有空隙,壁部98和各第二弹性爪93未连结。
[0055]如图5所示,销部件4具备圆柱状的中间轴部101、同轴地设于中间轴部101的一端且直径比中间轴部101的直径小的小径轴部102、以及设于中间轴部101的另一端侧的大径轴部103。小径轴部102的外径形成为比销孔25的下半部27的内径小。中间轴部101的外径形成为比销孔25的上半部26的内径小,并且比下半部27的内径大。大径轴部103的外径形成为比上半部26的内径大,并且比贯通孔78的内径小。
[0056]小径轴部102具备圆锥形状的前端部105。在小径轴部102的前端部105的上方(基端侧)设有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的四个凹部106,在相邻的凹部106之间设有间隔壁107。在小径轴部102的各凹部106的上方(基端侧)突出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卡止突条108。卡止突条108的周向长度比凹部106的周向长度形成得短,在周向上相邻的卡止突条108之间的部分(位于间隔壁107的上方的部分)形成有露出小径轴部102的圆周面的谷部109。各凹部106的成为上侧的侧壁的部分以平滑地向卡止突条108的突出端连续的方式形成为倾斜面110。在小径轴部102的从卡止突条108向上方隔开规定的间隔的部分延伸配置有在小径轴部102的周向地连续的限制壁111。
[0057]在中间轴部101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两个凸部114。各凸部114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并设置在以中间轴部101的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位置。另外,在大径轴部103的上端面形成有工具(例如,一字槽螺钉旋具)能够卡合的工具孔116。在中间轴部101、小径轴部102以及大径轴部103的适当位置形成有减轻重量部112。
[0058]如图6所示,销部件4在盖部件3相对于基体部件2关闭的状态下,从前端部105插入销孔25的上端侧。在将销部件4向销孔25插入之前,在销部件4的中间轴部101的外周部装配具有挠性的环状的密封部件121。在各脚片部36的外周部装配具有挠性的环状的密封部件122。
[0059]接下来,对使用上述的管夹持件1将加油管200以及通气管201安装于车体面板205的方法以及其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0060]首先,使盖部件3成为相对于基体部件2打开的状态,将加油管200的窄幅部203配置在基体部件2的第一管保持部12内,将通气管201配置于第二管保持部13。此时,以使作为窄幅部203的宽度狭窄的径向的第一径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将窄幅部203的下半部配置在第一管保持部12内。由此,窄幅部203的下半部的左右侧部与第一管保持部12的凸部14抵接,加油管200以相对于基体部件2无法旋转的方式被支撑。
[0061]接下来,以用盖部件3覆盖基体部件2的上部的方式使盖部件3相对于基体部件2转动。由此,加油管200的上半部配置在第三管保持部81内,并且,通气管201的上半部配置在第四管保持部82内。窄幅部203的上半部的左右侧部与第三管保持部81的凸部83抵接。并且,同时,基体部件2的第一弹性爪57的第一爪部59和盖部件3的第二弹性爪93的第二爪部95相互钩挂(卡合),并且盖部件3的连结片91进入基体部件2的连结孔53,爪部92钩挂于连结孔53。由此,将盖部件3固定于基体部件2 (参照图6)。
[0062]接下来,将销部件4插入销孔25。在销部件4的插入过程中,销部件4的前端部105与各脚片部36的突出部37的倾斜面以及爪部38抵接。若从该状态开始将销部件4进一步压入销孔25,则使各脚片部36向销孔25的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从而使前端部105通过爪部38。在前端部105通过爪部38后的状态下,各脚片部36因复原力而欲向初始状态复原,从而突出部37以及爪部38进入凹部106内(参照图6)。这样,由于突出部37以及爪部38卡止于凹部106,从而将销部件4保持在销孔25内。
[0063]接下来,将四个脚片部36插入车体面板205的卡止孔206,并使基体部件2的下部(各肋23的下端)与车体面板205的表面抵接。该状态下,用手指或者工具将销部件4的大径轴部103向基体部件2侧按压。若销部件4向脚片部36的前端侧移动,则脚片部36的突出部37以及爪部38被销部件4的倾斜面110按压,而使各脚片部36的前端部向销孔25的径向外侧位移。若进行销部件4相对于脚片部36的移动,则爪部38在倾斜面110上滑动,而向上方越过卡止突条108。之后,销部件4的凸部114抵接于台阶部28的底面29,从而限制销部件4相对于脚片部36的移动。该状态下,如图7所示,突出部37以及爪部38从凹部106脱离,成为爪部38与小径轴部102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从而维持脚片部36的前端部向销孔25的径向外侧扩大的状态。由此,脚片部36卡止于卡止孔206,阻止脚片部36从卡止孔206的脱离。该状态下,爪部38卡止于卡止突条108,从而阻止销部件4从销孔25的拔出。
[0064]此时,销部件4的大径轴部103借助于密封部件121密封销孔25的上端部,基体部件2的销孔25的下端周缘部借助于密封部件122密封卡止孔206的周边缘部。由此,以水密封的方式密封卡止孔206。
[0065]接下来,对将管夹持件1从车体面板205拆下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工具(例如,十字螺钉旋具)与销部件4的工具孔116卡合。而且,从上方观察时,使销部件4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在上下方向上,各脚片部36的各爪部38从与销部件4的卡止突条108相对的位置脱离而与谷部109相对。同时,销部件4的凸部114在台阶部28上从底面29经由倾斜面31向上表面32滑动,销部件4相对于基体部件2向上方位移。若从该状态开始,把持大径轴部103,将销部件4相对于基体部件2向上方拔出,则爪部38在间隔壁107的端面上滑动,从而能够不被凹部106钩住地到达前端部105。另外,在不打算将销部件4从基体部件2完全拔出的情况下,在爪部38位于间隔壁107的端面上的状态下,若使销部件4相对于基体部件2旋转,则使爪部38容纳在凹部106内,从而使脚片部36复原至初始状态。在以上的状态下,由于脚片部36成为初始状态(不向销孔25的径向外侧位移),所以能够将脚片部36从卡止孔206拔出。
[0066]接下来,对从管夹持件1拆下加油管200以及通气管201的方法进行说明。用手指、工具等使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弹性爪57彼此扩开,解除第一弹性爪57的第一爪部59和第二弹性爪93的第二爪部95的钩挂状态,并且,通过作业开口 54用手指、工具等使连结片91的爪部92没入而解除连结片91和连结孔53的卡合。由此,能够相对于基体部件2打开盖部件3,从而能够将加油管200以及通气管201从管夹持件1拆下。
[0067]如上构成的管夹持件1以作为窄幅部203的缩宽的方向的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与基体部件2及盖部件3的对置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式在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支撑窄幅部203。因此,如图8所示,即使加油管200向推力方向(前方)位移而使位于加油管200的窄幅部203相邻的位置的其它宽度宽的部分进入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内,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以从加油管200向左右方向扩开的方式承受负载,从而不会从加油管200直接在上下方向上受到负载。因此,减少在上下方向上扩开基体部件2以及盖部件3的负载,从而容易维持第一弹性爪57和第二弹性爪93的钩挂。
[0068]另外,在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中,由于利用设于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凸部14、83从左右方向抵接于窄幅部203,所以当加油管200向推力方向位移时,加油管200对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施加的负载从接近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位置施加,从而能够防止前后方向的扭力施加于基体部件2以及盖部件3。
[0069]另外,在加油管200在推力方向位移,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因加油管200而向左右方向扩开时,如图9所示,基体部件2以及盖部件3要以因形成第一管保持部12或者第三管保持部81而向上下方向的厚度变薄的部分为基点扭转,但第一弹性爪57以及第二弹性爪93由于第一突片部58以及第二突片部94倾倒而能够维持第一爪部59和第二爪部95的钩挂。另外,第二爪部95在左右具有两个止回面,以被第一爪部59夹持的方式钩挂,从而当第一突片部58以及第二突片部94倾倒时,也能够可靠地维持第一爪部59和第二爪部95的钩挂。
[0070]另外,通过键60和嵌合孔97的嵌合,来防止基体部件2和盖部件3沿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位置偏移)。
[0071]对于以上的结构的管夹持件1而言,也能够代替加油管200那样在第一径向上被压扁的管,而支撑图10所示的形状的加油管220。加油管220具有:形成管的大部分的剖面呈圆形的大径部221 ;在管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上与大径部221同轴设置、且直径比大径部221的直径小的剖面呈圆形的窄幅部222 ;以及设于窄幅部222的两端与大径部221之间、且直径从窄幅部222向大径部221慢慢变大的圆锥台状的锥形部223。窄幅部222与窄幅部203不同,宽度不是仅在第一径向上变窄而是遍及整周变窄。大径部221的直径比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的底面间的距离小,比凸部14、83间的距离大。窄幅部222的直径在凸部14、83间的距离以下即可。
[0072]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加油管220以窄幅部222的左右侧部与凸部14、83接触的方式由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支撑。图12中,表示加油管220在窄幅部222被剖开的剖面。在窄幅部222的上下部分与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隙,加油管220在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内能够沿上下方向位移。
[0073]当加油管220向推力方向位移时,加油管220的锥形部223以将凸部14、83向左右方向扩开的方式对其进行按压。此外,由于大径部221的直径比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的底面间的距离小,所以在加油管220凸部14、83以外的部分不按压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从而第一管保持部12以及第三管保持部81不会在上下方向上直接从加油管220受到负载。
[0074]符号的说明
[0075]1 一管夹持件,2—基体部件(第一部件),3—盖部件(第二部件),4一销部件,11一主体部,12—第一管保持部(第一凹部),13—第二管保持部,14一凸部,36—脚片部,50—铰接轴部,57—第一弹性爪,58—第一突片部,59—第一爪部,60—键,71—主体部,72—铰接轴承部,81—第三管保持部(第二凹部),82—第四管保持部,83 —凸部,93—第二弹性爪,94一第二突片部,95—第二爪部,97—嵌合孔,200、220—加油管(管),201—通气管,203、
222—窄幅部,205—车体面板(支承部件),206—卡止孔。
【权利要求】
1.一种夹持件,是用于将管安装于支承部件的夹持件,该管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具有至少在第一径向上宽度变窄的窄幅部,上述夹持件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凹部,并与上述支承部件结合;以及第二部件,其基端与上述第一部件铰接结合,前端与上述第一部件选择性地卡合,并且具有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在上述前端与上述第一部件卡合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凹部对置并与上述第一凹部一起划分容纳上述窄幅部的收容部,上述第一凹部以及上述第二凹部以上述第一径向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对置方向正交的姿势支撑上述窄幅部,并与上述窄幅部的上述第一径向的部分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凹部沿上述管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一部件的两端面连通,上述第二凹部沿上述管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两端面连通,上述第一凹部以及上述第二凹部形成为如下形状:在延伸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空隙与上述窄幅部对置,在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与上述窄幅部的上述第一径向的部分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件在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前端对置的部分具有第一弹性爪,该第一弹性爪具备向上述第二部件侧突出设置的挠性的第一突片部以及在上述第一突片部的前端突出设置的第一爪部,上述第二部件在上述第二部件的前端具有第二弹性爪,该第二弹性爪具备向上述第一部件侧突出设置的挠性的第二突片部以及在上述第二突片部的前端突出设置的第二爪部,上述第一弹性爪的上述第一爪部和上述第二弹性爪的第二爪部选择性地相互钩挂,从而使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选择性地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件沿与上述管的长边方向对应的方向具有多个上述第一弹性爪,上述第二部件在与多个上述第一弹性爪对应的部分具有多个上述第二弹性爪。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爪部具有两个止回面,该两个止回面从上述第二突片部的前端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关出,上述第一弹性爪设置为用两个上述第一弹性爪对一个上述第二弹性爪进行夹持,两个第一爪部分别钩挂于上述第二爪部的两个止回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部件的前端部以及与上述前端部对置的上述第一部件的部分中的一方突出设有键,在另一方形成有与上述键嵌合的嵌合孔。
【文档编号】F16B2/10GK103635731SQ20128003253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福本充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