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130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仅允许流体单向流动的单向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向阀具有壳体、阀部件和弹簧,在壳体处形成有流体通道和阀座,阀部件接触阀座以关闭流体通道并且阀部件从阀座分离以打开流体通道,弹簧沿着阀关闭方向向阀部件施力。另外,当沿着阀打开方向的流体的作用力超过沿着阀关闭方向的弹簧的作用力时,单向阀打开(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0.2001-50174)。然而,由于在传统的单向阀中阀部件中的阀座的相对侧用作流体通道并且流体沿着阀部件流动,因此由于在单向阀打开期间的流体流动而产生与流体流动方向(即,沿着阀部件往复运动的方向)平行的压力,因此阀部件在阀部件往复运动的方向上容易振荡(即,经历非收敛反馈回路的振荡行为)。另外,存在以下问题,S卩,由于阀部件的振荡,产生压力脉动,或者由于压力脉动而发生振动的设备和管路中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鉴于上文阐述的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阀部件振荡的单向阀。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单向阀中,该单向阀包括: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具有供流体流入的入口侧流体通道、供流体流出的出口侧流体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的下游端中的阀座;阀部件,所述阀部件通过与所述阀座接触以及从所述阀座分离而关闭或打开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与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之间的通道,并且所述阀部件通过来自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的流体的压力沿着阀打开方向施力;以及弹簧,所述弹簧沿着阀关闭方向向所述阀部件施力。当所述压力引起的沿着所述阀打开方向的作用力超过所述弹簧引起的沿着所述阀关闭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阀部件具有往复运动的活塞构件和设置在所述阀座侧且与所述阀座接触和分离的阀构件,所述壳体部件具有往复运动地容纳所述活塞构件的活塞容纳缸体部分,所述活塞构件具有容纳所述阀构件的一部分的阀构件容纳凹部,所述阀构件以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阀构件容纳凹部中,并且所述阀构件通过来自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的流体的压力而迫压在所述阀构件容纳凹部的壁面上。设置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由所述阀部件和位于所述阀部件的阀座相反侧的所述壳体部件形成并且产生阻尼力,并且流过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的流体在不流经所述阻尼腔的情况下流动。相应地,由于流体不流经阻尼腔,因此,即使由于阀打开角度的变化而造成流量的变化,由于流体流动而在活塞构件中产生的压力也不会轻易改变,从而抑制阀部件处的振荡。另外,在阀部件的振动部件中的沿着阀部件往复运动方向的振动部件中,能够通过阻尼腔中产生的阻尼力而减小振动的振幅。因此,能够共同地防止阀部件处的振荡并且还能够防止压力脉动的产生和由该压力脉动引起噪音。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单向阀中,所述活塞构件具有圆柱状或柱状的形状,并且当所述活塞构件倾斜时,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的中间位置在往复运动方向上定位在阀构件侧的外表面和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的中间位置在往复运动方向上定位在阀构件相反侧的另一外表面接触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的内表面。在根据第三方面的·单向阀中,在所述阀部件的往复运动方向上与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的内圆周侧接触的所述活塞构件的两个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构造为等于或大于所述活塞构件的直径的2/3。在根据第四方面的单向阀中,所述弹簧是螺旋弹簧,并且所述活塞构件具有容纳所述弹簧的一部分的弹簧容纳凹部。在根据第五方面的单向阀中,所述阀部件的所述活塞构件和所述阀构件分开地设置,并且所述阀构件由所述活塞构件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移动的状态。在根据第六方面的单向阀中,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具有在所述阀座的下游侧和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的内圆周侧形成的位于所述缸体部分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以及在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中形成的通孔,所述通孔使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的外表面侧与所述缸体部分中的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之间连通。在根据第七方面的单向阀中,设置有单个通孔。在根据第八方面的单向阀中,所述阻尼腔是基本上密封的空间。在根据第九方面的单向阀中,所述阀构件容纳凹部具有锥形表面,并且所述阀构件可与所述锥形表面接触。在根据第十方面的单向阀中,在所述活塞构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着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环形滑动部分。


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制动装置的示意性管路图,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单向阀应用于该制动装置;图2示出了在关闭阀的状态下的图1的单向阀的剖面视图;图3示出了在打开阀的状态下的图1的单向阀40的剖面视图;图4示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为了省略说明,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对各个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或相似的部件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第一实施方式参考图1介绍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制动装置的基本构成。然而,图1中的单向阀在这点上被简化,并且,由于没有示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因此将在随后参考图2和图3对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在此处描述了本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应用于构成X管路液压回路的车辆的情况,该X管路液压回路分别具有右前轮-左后轮管路系统和左前轮-右后轮管路系统。如图1所示,当对车辆施加制动力时作为制动构件而由驾驶员踩踏的制动踏板I与伺服单元2连接,并且,施加到制动踏板I的踩踏力通过伺服单元2放大。另外,伺服单元2具有将放大的踩踏力传递到主缸(此后也称之为M/C) 3的推杆等,并且伺服单元2通过推杆推压设置在主缸3中的主活塞以产生主缸压力。制动踏板1、伺服·单元2和主缸3构成了制动流体压力产生装置。另外,将制动流体供给到主缸3中或者贮存主缸3中的多余制动流体的主贮液器3a连接到主缸3。主缸压力经由ABS致动器传递至每个车轮的轮缸(此后也称之为W/C) 4和5,即,车轮制动力产生装置。另外,尽管在图1中只示出了与用于右前轮FR的轮缸4和用于左后轮RL的轮缸5连接的第一管路系统,但是应该理解与左前轮FL和右后轮RR连接的第二管路系统具有与第一管路系统相同的结构。以下的说明解释了右前轮FR和左后轮RL侧的情况,但是第二管路系统的左前轮FL和右后轮RR的情况也完全相同。另外,制动装置具有连接到主缸3的管线(主管线)A。管线A具有压差控制阀7,并且管线A在压差控制阀7的位置处被分成两路。具体地,管线A被分成接受从主缸3到压差控制阀7的主缸压力的管线Al和从压差控制阀7到每个轮缸4和轮缸5的管线A2。压差控制阀7控制连通状态和压差状态。尽管压差控制阀7通常保持为连通状态,然而,通过将压差控制阀7转换到压差状态,可以将轮缸4和轮缸5侧保持为比主缸3侧高预定压差的压力。另外,在管线A2中,管线A被分为两路,并且其开口中的一个设有对轮缸4的制动流体压力的增压进行控制的增压控制阀30,开口的另一个设有对轮缸5的制动流体压力的增压进行控制的另一个增压控制阀31。这些增压控制阀30和31构成为能够控制由用于制动流体压力控制的电气控制单元(此后也称之为ECU,没有示出)所要求的连通状态和中断状态的双位阀。另外,当双位阀打开时,基于泵10 (后面提到)的排放的主缸压力或制动流体压力等能够增加到每一个轮缸4和轮缸5上。在常规制动阶段一即,不执行ABS控制等的制动流体压力控制一期间,这些增压控制阀30和31总是打开的。另外,管线B连接到增压控制阀30和31以及每个轮缸4和轮缸5之间的管线A,并且管线B连接到压力调节贮液器20的贮液器孔20B。
另外,通过使制动流体经由管线B流到压力调节贮液器20,可以抑制轮缸4和轮缸5中的制动流体压力,并且能够防止各个车轮锁住。另外,在管线B中设置有能够通过ECU控制连通状态和中断状态的减压控制阀32和33。在常规制动阶段期间,减压控制阀32和33总是关闭的,并且,当要使制动流体流到压力调节贮液器20时,减压控制阀32和33适合地打开。管线C连接到压差控制阀7和增压控制阀30和31之间的管线A,并且,管线A与压力调节贮液器20的贮液器孔20B通过管路C连接。泵10和单向阀40 (细节在后文提到)设置在管线C上,并且,为了减轻泵10排放的制动流体的脉动,在泵下·游的管线C中设置有蓄能器12。另外,形成管线D,以便连接贮液器孔20A和主缸3。泵10经由管线D和压力调节贮液器20抽吸管线Al中的制动流体,并且经由一部分管线B和管线C将制动流体排放到管线A2中以增加轮缸压力。另外,当对制动辅助、牵引和防滑进行控制时,泵10被驱动。压力调节贮液器20安装在ABS致动器的外壳内,并且,在该外壳中形成贮液器腔20C。贮液器腔20C是贮存流过贮液器孔20A和20B的制动流体并且经由贮液器孔20B排出制动流体的腔。活塞22容纳在贮液器腔20C中并且在其中往复运动。另外,贮液器孔20A具有打开和关闭贮液器孔20A的阀构件21。接下来,基于图2和图3对上文提到的单向阀4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图2示出了图1的单向阀40被关闭时的剖面图,图3示出了图1的单向阀40被打开时的剖面图。单向阀40用作吸入并排出制动流体的泵10的排放阀,并且构建在ABS致动器的外壳50中。单向阀40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第一壳体41、底部闭合的第二圆柱形壳体42、球状阀构件43、基本上圆柱形的活塞构件44和弹簧45。阀座等形成在第一壳体41中。第二壳体42配合到第一壳体41上。阀构件43与阀座接触或分离,以关闭或打开通道。活塞构件44保持阀构件43。弹簧45沿着阀关闭方向向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施力。特别地,弹簧45是螺旋弹簧。另外,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构成本发明的壳体部件。另外,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构成本发明的阀部件。在以下说明中,第一壳体41的轴向方向简称为轴向方向。另外,与轴向方向垂直地相交的方向简称为径向方向。第一壳体41由金属制成,并且形成有供制动流体流入的入口侧流体通道411、圆柱形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供制动流体流出的缸体部分414中的通孔412、设置在入口侧流体通道411的下游端中的阀座413和沿着径向方向从外缘表面向外伸出的凸缘部分415。第二壳体42压配合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的外表面侧上。
凸缘部分415压配合到ABS致动器的外壳50中。管线C由凸缘部分415分成单向阀40的下游侧管线C和单向阀40的上游侧管线C0入口侧流体通道411沿着径向方向定位在中心部分,并且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另外,入口侧流体通道411的入口侧端与单向阀40的上游侧管线C连通,并且从泵10排出的制动流体流入该入口侧流体通道411的入口侧端。供活塞构件44滑动的为圆柱形空间的导向孔416形成在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的内圆周侧。导向孔416与入口侧流体通道411共轴地设置。因此,活塞构件44沿着轴向方向住复运动。另外,引导孔416位于阀座413的下游侧,并且由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分成位于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和阻尼腔418。在下面的说明中,活塞构件44的往复运动方向称作阀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是位于阀座413、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之间的空间,并且流过入口侧流体通道411的制动流体流入该出口侧流体通道417中。通孔412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并且在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中只形成单个通孔412。另外,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的外表面侧通过通孔412与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连通,并且流过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的制动流体流到通孔412中。另外,通孔412的出口侧端连接到单向阀40下游侧的管线C。因此,流过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和通孔412的制动流体将旁通过阻尼腔418流动。另外,通孔412和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构成本发明的出口侧流体通道。阻尼腔418是位于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的阀座相反侧的空间,并且通过第一壳体41的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第二壳体42的底部、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形成。另外,阻尼腔418与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之间由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密封,并且阻尼腔418基本上是密封空间。另外,弹簧45设置在阻尼腔418中。在活塞构件44中形成有阀构件容纳凹部441、连通孔442和弹簧容纳凹部443。阀构件容纳凹部441形成在活塞构件44的阀座413侧并且容纳阀构件43的一部分。连通孔442在阀构件容纳凹部441与阻尼腔418之间形成连通。弹簧容纳凹部443形成在活塞构件44的阀座相反侧并且容纳弹簧45的一部分。另外,弹簧容纳凹部443构成阻尼腔418的一部分。阀构件容纳凹部441的靠近阀座413的侧部形成圆柱形的空间,并且阀构件容纳凹部441的远离阀座413的侧部形成圆锥形的空间。另外,容纳在阀构件容纳凹部441中的阀构件43保持为可相对于活塞构件44移动的状态。
沿着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环形的第一滑动部分444形成在活塞构件44的外表面上,并且定位在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对于活塞构件44的中间位置的阀构件43侦U。另外,沿着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环形的第二滑动部分445形成在活塞构件44的外表面上,并且定位在沿着往复运动方向相对于活塞构件44的中间位置的阀构件相反侧。另外,活塞构件44的第一滑动部分444和第二滑动部分445与引导孔416接触并且滑动。另外,如图3所示,当活塞构件44倾斜时,活塞构件44和引导孔416在两个接触点a和b的两个点处接触。具体地,第一滑动部分444的阀构件43侧的端部和第二滑动部分445的阀构件相反侧的端部接触到引导孔416。此处,沿着阀构件往复运动方向的接触点a与接触点b之间的距离L构造为等于或大于活塞构件44的直径的2/3。接下来,基·于图2和图3对单向阀40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当没有驱动泵10时,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通过弹簧45的作用力朝向阀座413侧运动,如图2所示,并且,因为由沿着阀打开方向的压力引起的作用力没有作用到阀构件413,因此,阀构件43接触到阀座413使得单向阀40关闭。当驱动泵10时,从泵10排放出的制动流体经由管线C流入入口侧流体通道411中,并且阀构件43沿着阀打开方向被施加以制动流体的压力。当由压力引起的沿着阀打开方向的作用力超过通过弹簧45引起的沿着阀关闭方向的作用力时,如图3所示,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朝向阀座的相反侧运动,使得阀构件43从阀座413上分尚,并且单向阀40打开。由于此时阀构件43通过压力压在阀构件容纳凹部441的圆锥面上,因此阀构件43被稳定地保持在活塞构件44处,并且阀构件43与活塞构件44整体地操作。另外,通过将单向阀40打开,制动流体从入口侧流体通道411流入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中并且还流到通孔412中,然后流入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的外表面侧,并且流入管线C的单向阀40的下游侧。S卩,流动通过单向阀40内部的制动流体在不流经阻尼腔418的情况下进行流动。由于制动流体不流经阻尼腔418,因此,即使由于阀打开角度的变化而造成流量的变化,通过流体流动而在活塞构件44中产生的压力也不轻易改变,因此,在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处难以增大振荡(非收敛反馈回路的振荡行为)。另外,在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的振动部件中的沿着阀构件往复运动方向的振动部件中,通过在阻尼腔418中产生的阻尼力能够减小振动的振幅,该阻尼腔418基本上是密封的空间。因此,能够防止在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处的振荡,并且还能够防止压力脉动的产生和由该压力脉动引起的噪音。另外,由于当活塞构件44在如图3示出的打开阀的状态下倾斜时,活塞构件44的外表面与引导孔416在两个点——即阀构件43侧的接触点a和阀构件相反侧的接触点b—处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活塞构件44摆动,即,相对于往复运动方向偏离。换句话说,能够防止活塞构件44在相对于阀构件往复运动方向的竖直方向上不稳定。因此,能够防止由活塞构件44的摆动产生的压力脉动以及由该压力脉动引起的噪音。另外,由于两个接触点a和b之间的距离L被足够地延长为大于阀构件44的直径,因此,如果阀构件44滚动,则产生沿着相反方向的牵引力,并且更加可靠地防止活塞构件44的摆动。另外,由于仅设置有单个通孔412,因此活塞构件44由从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朝向通孔412流动的制动流体沿着固定的方向施力。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活塞构件44的外表面和引导孔416在两个点处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活塞构件44的摆动。另外,由于弹簧容纳凹部443形成在活塞构件44中,因此大大地保证了活塞构件44的两个接触点之间的距离L (即,保证了活塞构件44的长度),同时在活塞构件44的内部局部地保证了弹簧45的容纳空间,因此能够抑制整个单向阀40沿着轴向方向的扩大。第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剖面视图。此后,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如图4所不,对于第一壳体41,没有设置通孔412 (参考图2)和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 (参考图2)。在第一壳体41的外缘上形成环形槽部分419。沿着径向方向朝向内侧伸出的接合部分421形成在第二壳体42的开口端上。另外,接合部分421与槽部分419接合,使得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成一体。供制动流体流出的通孔422和使活塞构件44往复运动地容纳在其中的圆柱形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23形成在第二壳体42中。供活塞构件44滑动的为圆柱形空间的引导孔424形成在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23的内圆周侧。引导孔424与入口侧流体通道411共轴地设置。在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23中形成单个通孔422。另外,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23的外表面侧和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通过通孔422连通,并且流经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的制动流体流进通孔422 中。另外,通孔422的出口侧端部与单向阀40下游侧的管线C连通。因此,流过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和通孔422的制动流体在不流经阻尼腔418的情况下流动。另外,通孔422和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构成本发明的出口侧流体通道。阻尼腔418由第二壳体42的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23、第二壳体42的底部、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形成。当驱动泵10时,阀构件43由从泵10排放出的制动流体的压力沿着阀打开方向施力,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单向阀打开。另外,通过将单向阀40打开,制动流体从入口侧流体通道411流进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并且还流到通孔422中,然后流进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23的外表面侧,并且流进管线C的单向阀40的下游侧。S卩,流过单向阀40内部的制动流体旁通过阻尼腔418流动。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能够防止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处的振荡,并且还能够防止压力脉动的产生和由这些压力脉动引起的噪音。另外,由于当活塞·构件44在打开阀的状态下倾斜时活塞构件44的外表面与引导孔424在两个点处接触,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能够防止活塞构件44相对于往复运动方向偏离。另外,由于仅设置有单个通孔422,因此活塞构件44由从缸体部分414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朝向通孔422流动的制动流体沿着固定的方向施力。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能够稳定地保持活塞构件44的外表面和引导孔424在两个点处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活塞构件44的摆动。其他实施方式在上文提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尽管活塞构件44被制成基本上圆柱状的形状,然而,活塞构件44可以是不具有连通孔442和弹簧容纳凹部443的基本上柱状的形状。另外,在上文提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尽管本发明的单向阀应用于制动装置,然而本发明的单向阀可以应用于其他用途。另外,对于上文提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能够被执行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的组
口 ο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向阀,包括: 壳体部件(41,42),所述壳体部件(41,42)具有供流体流入的入口侧流体通道(411)、供流体流出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2,417,422)以及设置在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411)的下游端中的阀座(413); 阀部件(43,44),所述阀部件(43,44)通过与所述阀座(413)接触以及从所述阀座(413)分离而关闭或打开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411)与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412,417,422)之间的通道,并且所述阀部件(43,44)通过来自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411)的流体的压力沿着阀打开方向施力;以及 弹簧(45),所述弹簧(45)沿着阀关闭方向向所述阀部件(43,44)施力;其中当所述压力引起的沿着所述阀打开方向的作用力超过所述弹簧(45)引起的沿着所述阀关闭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单向阀打开;其中 所述阀部件(43,44 )具有往复运动的活塞构件(44 )和设置在所述阀座(413 )侧且与所述阀座(413)接触和分离的阀构件(43); 所述壳体部件(41,42)具有往复运动地容纳所述活塞构件(44)的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423); 所述活塞构件(44)具有容纳所述阀构件(43)的一部分的阀构件容纳凹部(441);所述阀构件(43)以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44)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阀构件容纳凹部(441)中,并且所述阀构件(43)通过来自所述入口侧流体通道(411)的流体的压力而迫压在所述阀构件容纳凹部(441)的壁面上; 设置有阻尼腔(418),所述阻尼腔(418)由所述阀部件(43,44)和位于所述阀部件(43,44)的阀座相反侧的所述壳体部件(41,42)形成并且产生阻尼力;以及 流过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412,417,422)的流体在不流经所述阻尼腔(418)的情况下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中 所述活塞构件(44)具有圆柱状或柱状的形状;并且 当所述活塞构件(44)倾斜时,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44)的中间位置在往复运动方向上定位在阀构件(43)侧的外表面和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44)的中间位置在往复运动方向上定位在阀构件相反侧的另一外表面接触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423)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其中 在所述阀部件的往复运动方向上与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423)的内圆周侧接触的所述活塞构件(44)的两个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构造为等于或大于所述活塞构件(44)的直径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阀,其中 所述弹簧(45)是螺旋弹簧;以及 所述活塞构件(44 )具有容纳所述弹簧(45 )的一部分的弹簧容纳凹部(443 )。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所述单向阀,其中 所述阀部件(43,44)的所述活塞构件(44)和所述阀构件(43)分开地设置;并且 所述阀构件(43)由所述活塞构件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活塞构件(44)移动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412,417,422)具有在所述阀座(413)的下游侧和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423)的内圆周侧形成的位于所述缸体部分中的出口侧流体通道(417)以及在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423)中形成的通孔(412,422),所述通孔(412,422)使所述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423)的外表面侧与所述缸体部分中的所述出口侧流体通道(417)之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阀,其中 设置有单个通孔(412,422)。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阀,其中 所述阻尼腔(418)是基本上密封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中 所述阀构件容纳凹部(441)具有锥形表面,并且所述阀构件(43)可与所述锥形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中 在所述活塞构件(44) 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着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环形滑动部分(444,44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阀,包括具有阀构件43和活塞构件44的阀部件,阀部件往复运动地容纳在壳体41的活塞容纳缸体部分414中,并且基本上为密封空间的阻尼腔418形成在阀构件43和44的阀座相反侧,使得流体在不流经阻尼腔418的情况下流动。相应地,由于流体不流经阻尼腔418,因此通过流体流动而在活塞构件44中产生的压力不会轻易改变,因此,阀构件43和44处的振荡难以增大。另外,在阀构件43和44的沿着阀部件往复运动方向的振动部件中,能够通过在阻尼腔418中产生的阻尼力而减小振动的振幅。
文档编号F16K15/04GK103225703SQ2013100376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梶田英伸, 大见将章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