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0541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包括球形内圈、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调整垫片和固定螺钉,其中球形内圈中间开有通孔,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设置于球形内圈外球面上并可以在球形内圈的外球面上滑动,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的内球面半径与球形内圈的外球面半径相同;调整垫片设置于半球形左外圈与半球形右外圈之间并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在半球形左外圈和半球形右外圈二者与调整垫片接触的球面处进行倒角,便于间隙的调整。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精确控制轴承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使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可以调整到一致的状态,从而提高轴承精度,降低轴承的运动精度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关节轴承,特别涉及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属于滑动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关节轴承从结构形式上分主要包括整体外圈关节轴承、双半外圈关节轴承、单缝外圈关节轴承等几种形式,这几种形式的关节轴承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轴承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控制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间隙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由于现有的关节轴承的内外圈都采用单一曲率结构形式,而关节轴承又不是一个完整的球面接触,这样轴向间隙比径向间隙大的问题就会出现,而且一般轴向间隙是径向间隙的6-9倍左右,并且会随着轴承内外圈的曲率不同而变化。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关节轴承间隙大,间隙无法精密调整和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差别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对轴承间隙进行比较精确控制的无间隙的关节轴承。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包括球形内圈、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调整垫片和固定螺钉,其中球形内圈中间开有通孔,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设置于球形内圈外球面上,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的内球面半径与球形内圈的外球面半径相同,调整垫片设置于球形左外圈与球形右外圈之间并通过固定螺钉连接,为间隙调整,在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分别与调整垫片接触的球面处进行倒角,调整垫片厚度可调。
[0006]固定螺钉数量为4-10个。
[0007]轴承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相同。
[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09]通过设置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并增加调整垫片,同时对半球形左外圈、半球形右外圈与调整垫片接触的球面处进行倒角,这些共同作用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轴承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使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可以调整到一致的状态,从而提高轴承精度,降低轴承的运动精度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0011]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2所示,球形内圈5的外球面半径为R,中间开有直径为d的通孔。半球形左外圈I和半球形右外圈4的内球面的半径也都为R。调整垫片2为厚度可调的垫片。半球形左外圈1、调整垫片2和半球形右外圈4之间通过4-10个固定螺钉3进行固定。半球形左外圈I和半球形右外圈4与调整垫片2接触的球面处进行了倒角,这样为间隙调整留下足够的余量。通过研磨调整垫片的厚度,调整关节轴承低轴向间隙和低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可以做到尽量小,小到可视为无间隙。
[0013]装配过程为:首先将半球形左外圈I和半球形右外圈4进行倒角,然后将无间隙关节轴承按照图1的形式进行装配,对半球形左外圈I和半球形右外圈4与球形内圈5的间隙进行测量,然后根据间隙的情况来修配调整垫片2的厚度,这样就可以达到精确调整间隙的目的。通过将现有技术中一个球面接触更改为两个球面接触,并且通过调整这两个球面接触的位置来实现间隙的精确控制,同时可以施加一定的预紧力来达到无间隙的目的。
[0014]本发明未公开技术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权利要求】
1.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内圈(5)、半球形左外圈(I)、半球形右外圈(4)、调整垫片(2)和固定螺钉(3),其中球形内圈(5)中间开有通孔,半球形左外圈(I)、半球形右外圈(4)设置于球形内圈(5)外球面上并可以在球形内圈(5)的外球面上滑动,半球形左外圈(I)、半球形右外圈(4)的内球面半径与球形内圈(5)的外球面半径相同;调整垫片(2)设置于半球形左外圈(I)与半球形右外圈(4)之间并通过固定螺钉(3)连接,为间隙调整,在半球形左外圈(I)、半球形右外圈(4)与调整垫片(2)接触的球面分别设置倒角,调整垫片(2)厚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钉(3)数量为4-1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隙的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相同。
【文档编号】F16C23/04GK104006076SQ20141019925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李晓辉, 孙静, 周元子, 张强, 王斌, 刘继奎, 于华涛, 于国庆 申请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