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576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包括自转轴、太阳轮、一组行星轴和一组行星轮,太阳轮空套于自转轴上,行星轮套设于行星轴上且行星轮均与太阳轮外啮合,自转轴上键连接有第一主动摩擦片,太阳轮上设有第一从动摩擦片,行星轴上键连接有第二从动摩擦片;还包括有换位盘和换位轴,换位盘套设于换位轴上,换位盘上设有一组盲孔,行星轴的一端位于盲孔内、且行星轴与盲孔之间还设有轴承,换位盘上设有第二主动摩擦片。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目前室内门的加工需要人工转换工作台、且加工时工人需要围绕工作台走动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进行室内门加工时可自动转换工作台、且加工时工人不需要围绕工作台走动的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
【专利说明】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室内门的加工工序包括焊接、喷漆、干燥等,现有的室内门加工通常都是一个工序对应一个工人,一个工人对应一个工作台,而工作台与工作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工作台通常都是固定于地面上。工人在进行室内门加工时,通常需要人工转换工作台,即第一道工序的工人先将室内门安装在第一道工序对应的第一工作台上进行第一道加工;第一道加工完成后,第一道工序的工人将室内门从第一工作台上拆卸下,并将室内门搬运至第二道工序对应的第二工作台上,让第二道工序的工人对室内门进行第二道工序的加工,以此类推,加工的工序越多,安装和拆卸的次数越多,且需要搬运的次数也越多,费时、费力。另外,由于工作台固定于地面上,而室内门的尺寸较大,工人在进行加工时通常都需要连续性地围绕工作台走动才能将室内门加工完全,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室内门的加工需要人工转换工作台、且加工时工人需要围绕工作台走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进行室内门加工时可自动转换工作台、且加工时工人不需要围绕工作台走动的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包括自转轴、太阳轮、一组行星轴和一组行星轮,所述太阳轮空套于自转轴上,所述行星轮套设于行星轴上且一组行星轮均与太阳轮外啮合,行星轮顶端设有工作台,所述自转轴上键连接有第一主动摩擦片,所述太阳轮上靠近第一主动摩擦片的一侧设有第一从动摩擦片,所述行星轴上键连接有第二从动摩擦片;还包括有换位盘和换位轴,所述换位盘套设于换位轴上,换位盘的外围设有一组盲孔,所述行星轴上靠近第二从动摩擦片的一端位于盲孔内、且行星轴与盲孔内壁之间还设有轴承,所述换位盘上位于盲孔处设有第二主动摩擦片。
[0005]摩擦片为离合零件,摩擦片通常包括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结合可实现主动摩擦片带动从动摩擦片一起旋转。
[0006]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包括自转轴、太阳轮、一组行星轴和一组行星轮,自转轴用于带动太阳轮旋转,太阳轮在自转轴的带动下、可带动行星轮旋转,行星轮套设于行星轴上,从而行星轴的旋转可带动行星轮的旋转,行星轮上设有工作台,用于安装待加工的室内门,第一主动摩擦片与自转轴键连接,从而自转轴的旋转可带动第一主动摩擦片的旋转,第一从动摩擦片设于太阳轮上,第一主动摩擦片与第一从动摩擦片相结合可实现自转轴带动太阳轮旋转;还包括有换位盘和换位轴,换位盘套设于换位轴上,换位轴旋转可带动换位盘旋转,换位盘上设有一组盲孔,盲孔用于支撑行星轴,盲孔与行星轴之间设有轴承,轴承可允许行星轴在盲孔内做旋转运动,行星轴上键连接有第二从动摩擦片,从而第二从动摩擦片旋转可带动行星轴旋转,换位盘设有第二主动摩擦片,第二主动摩擦片与第二从动摩擦片相结合可实现换位盘旋转带动行星轴旋转、即换位盘旋转带动行星轮上的工作台旋转。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为:第一从动摩擦片与第二从动摩擦片结合,从而自转轴的旋转带动第一主动摩擦片的旋转,第一主动摩擦片的旋转给予第一从动摩擦片一个驱动力,而第一从动摩擦片与太阳轮连接,因此在第一主动摩擦片的驱动下,第一从动摩擦片和太阳轮随着自转轴一起做旋转运动,由于行星轮与太阳轮外啮合,因此行星轮围绕行星轴进行自转,而行星轮上的工作台以及工作台上的室内门亦进行自转,从而工人在一个位置上保持不动即可将室内门加工完全;换位盘套设于换位轴上,从而换位轴的旋转带动换位盘的旋转,第二主动摩擦片设于换位盘上,从而换位盘的旋转带动第二主动摩擦片、使第二主动摩擦片做以换位轴为中心的旋转运动,第二主动摩擦片与第二从动摩擦片结合,从而第二主动摩擦片的旋转给予第二从动摩擦片一个驱动力,因此第二从动摩擦片亦围绕换位轴做旋转运动,第二从动摩擦片与行星轴键连接、行星轮套设于行星轴上,因此行星轮亦围绕换位轴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工作台的自动换位,即室内门完成一道工序的加工后、可自动换位到负责下一道工序工人的所在位置处,以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避免了工人重复性的拆卸、安装以及搬运,省时省力。
[0008]进一步,还包括换位盘制动装置。换位盘制动装置可及时制止换位盘的旋转,避免因为关闭电机不及时或换位轴的惯性旋转而导致工作台旋转角度过大、从而工位转换不准。
[0009]进一步,所述换位盘边缘上设有一组制动槽,所述换位盘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爪和电磁铁,所述制动爪和制动槽相抵。制动爪与制动槽相抵可制止换位盘的进一步旋转,电磁铁通电使得电磁铁瞬间磁化,从而电磁铁给予制动爪一个吸引力、将制动爪引出制动槽,从而电机可带动换位盘旋转。
[0010]进一步,所述制动槽为斜槽,且所述一组斜槽的朝向一致。从而在电磁铁断电过早时制动爪可沿着斜槽的侧面滑入斜槽内。
[0011]进一步,所述行星轮均匀分布于太阳轮的外围。从而可实现工位的准确转换、即工人不用挪动位置即可进行下一道室内门的加工,且行星轮的均匀分布可避免工作台之间太过拥挤或太过松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
[0014]图2为图1的俯视不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包括自转轴1、太阳轮4、六个行星轴6和六个行星轮5,所述太阳轮4空套于垂直于地面的自转轴I上,所述行星轮5套设于行星轴6上,六个行星轮5均匀分布于太阳轮4外围且六个行星轮5均与太阳轮4外啮合,行星轮5顶端设有工作台14,所述自转轴I上靠近太阳轮4上端面的一端设有第一主动摩擦片2、且第一主动摩擦片2与自转轴I键连接,所述太阳轮4上端面设有第一从动摩擦片3,所述行星轴6上靠近行星轮5下端面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摩擦片7、且第二从动摩擦片7与行星轴6键连接;还包括有换位盘9和换位轴10,所述换位盘9套设于换位轴10上,换位盘9的外围设有六个盲孔16,六个盲孔16均匀分布于换位盘9上以换位轴10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行星轴6的下端位于盲孔16内、且行星轴6与盲孔16内壁之间还设有轴承15,如图3所示,所述换位盘9上位于盲孔16处设有第二主动摩擦片8,换位盘9的边缘均匀设有六个斜槽11,且六个斜槽11的朝向一致,斜槽11内设有制动爪12,制动爪12与斜槽11相抵,与制动爪12相近的地方设有电磁铁13,电磁铁13通电后可将制动爪12吸出斜槽11,使换位盘9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旋转。
[001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对室内门进行加工时,将第一主动摩擦片2与第一从动摩擦片3结合、将第二从动摩擦片7拨离第二主动摩擦片8,开启与自转轴10连接的电机、关闭与换位轴I连接的电机,使工作台14在自转轴I的带动下进行自转,从而方便工人对室内门进行加工;当进行完一道工序需要转换工位进行下一道加工工序时,将第一主动摩擦片2拨离第一从动摩擦片3、将第二从动摩擦片7与第二主动摩擦片8结合,开启与换位轴10连接的电机、关闭与自转轴I连接的电机,且接通电磁铁13的电源,使换位盘11围绕换位轴10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工作台14进行旋转,当工作台14快到达下一个工位时,断开电磁铁13的电源,使制动爪12沿斜槽11的侧面滑入斜槽11内、卡住换位盘9、避免换位盘9进一步旋转,关闭与换位轴10连接的电机,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0018]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转轴、太阳轮、一组行星轴和一组行星轮,所述太阳轮空套于自转轴上,所述行星轮套设于行星轴上且一组行星轮均与太阳轮外啮合,行星轮顶端设有工作台,所述自转轴上键连接有第一主动摩擦片,所述太阳轮上靠近第一主动摩擦片的一侧设有第一从动摩擦片,所述行星轴上键连接有第二从动摩擦片;还包括有换位盘和换位轴,所述换位盘套设于换位轴上,换位盘的外围设有一组盲孔,所述行星轴上靠近第二从动摩擦片的一端位于盲孔内、且行星轴与盲孔内壁之间还设有轴承,所述换位盘上位于盲孔处设有第二主动摩擦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位盘制动
目.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盘边缘上设有一组制动槽,所述换位盘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爪和电磁铁,所述制动爪和制动槽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槽为斜槽,且所述一组斜槽的朝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加工室内门的工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均匀分布于太阳轮的外围。
【文档编号】F16H1/28GK204195720SQ201420631760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缪文斌 申请人:重庆钱珑门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