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介质流道堵塞的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873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介质流道堵塞的调节阀。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厂的自动控制中,调节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厂的生产取决于流动着的介质正确分配和控制。这些控制无论是能量的交换、压力的降低或者是简单的容器加料,都需要某些最终控制元件去完成。但由于调节阀是通过阀芯来控制流道的流通面积以达到控制流量的作用,因此流体介质中赃物易在阀芯截流面处堆积,造成介质流道的堵塞。致使调节阀不能全开全关甚至调节阀不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介质流道堵塞的调节阀,以使调节阀能正常开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介质流道堵塞的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介质流道,介质流道内设有用于控制介质流道介质流量的阀芯;阀芯将介质流道分隔成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阀芯的底部设有连杆,且连杆位于进口通道内,连杆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为弧形,且其弧度与进口通道内周的弧度一致,当阀芯封闭介质流道时,底板的底面与进口通道的内壁贴合。

优选地,底板的任一横截面宽度均小于等于阀芯最大横截面宽度。

优选地,连接杆与阀芯相接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阀芯的底面中心部位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螺纹槽,连接杆与阀芯通过外螺纹与螺纹槽的配合实现连接。

优选地,连接杆与底板相接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底板的上端面上设 有与外螺纹适配的螺纹槽,连接杆与底板通过外螺纹和螺纹槽的配合实现连接。

优选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设置有阀座,阀芯通过与阀座配合实现对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流通面积的控制。

优选地,还包括执行机构,阀芯通过阀杆与执行机构连接并由执行机构驱动上下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在阀体上端的阀盖。

本发明中,所述阀体内设有介质流道,介质流道内设有用于控制介质流道介质流量的阀芯;阀芯将介质流道分隔成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阀芯的底部设有连杆,且连杆位于进口通道内,连杆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为弧形,且其弧度与进口通道内周的弧度一致,当阀芯封闭介质流道时,底板的底面与进口通道的内壁贴合。当调节阀关闭时,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之间的通道被阀芯封闭,而处于进口通道内的介质停止流动,介质内的的杂质及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从管道内带来的赃物则下降沉淀到底板上及进口通道内;当调节阀再次开启时,阀芯向上运动时将底板提起,底板在提起的过程中形成搅动气流,将沉淀在底面上及进口管道内的沉淀物搅拌带起并随着介质由出口管道排出,避免其在阀芯截流面处堆积,使调节阀不会应管堵塞无法正常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止介质流道堵塞的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止介质流道堵塞的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止介质流道堵塞的调节阀,包括:阀 体、执行机构及固定在阀体上端的阀盖8,所述阀体内设有介质流道,介质流道内设有用于控制介质流道介质流量的阀芯1;阀芯1将介质流道分隔成进口通道2和出口通道3,进口通道2和出口通道3之间设置有阀座6,阀芯1通过与阀座6配合实现对进口通道2和出口通道3之间流通面积的控制;阀芯1通过阀杆7与执行机构连接并由执行机构驱动上下移动;阀芯1的底部设有连杆4,且连杆4位于进口通道2内,连杆4的底部设有底板5,底板5为弧形,且其弧度与进口通道2内周的弧度一致,当阀芯1封闭介质流道时,底板5的底面与进口通道2的内壁贴合。

本实施例中,底板5的任一横截面宽度均小于等于阀芯1最大横截面宽度,使底板5可以沿着进口通道2和出口通道3之间的通道伸入和取出,以便于拆卸维修;连接杆4与阀芯1相接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阀芯1的底面中心部位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螺纹槽,连接杆4与阀芯1通过外螺纹与螺纹槽的配合实现连接,方便连接杆4及底板5的拆卸和维修;连接杆4的与底板5相接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底板5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螺纹槽,连接杆4与底板5通过外螺纹和螺纹槽的配合实现连接,当底板5损坏后可以进行更换。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当调节阀关闭时,进口通道2与出口通道3之间的通道被阀芯1封闭,而处于进口通道2内的介质停止流动,介质内的的杂质及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从管道内带来的赃物则下降沉淀到底板5上及进口通道2内;当调节阀再次开启时,阀芯1向上运动时将底板5提起,底板5在提起的过程中形成搅动气流,将沉淀在底面上及进口管道内的沉淀物搅拌带起并随着介质由出口管道排出,避免其在阀芯1截流面处堆积。使调节阀不会应管堵塞无法正常开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