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速主动分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21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在四轮驱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分动箱,所述四轮驱动机动车辆具有动力系以及第一传动系和第二传动系,所述分动箱包括:

输入轴,其适于接收来自所述动力系的驱动扭矩并且对准以围绕第一轴线旋转;

第一输出轴,其适于与所述第一传动系互相连接并且对准以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

第二输出轴,其适于与所述第二传动系互相连接并且对准以围绕第二轴线旋转;

传递机构,其具有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一起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的第一传递部件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以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的第二传递部件,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由所述第一传递部件驱动;

档位机构,其包括减速单元和档位离合器,所述减速单元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以降低的速度被驱动,所述档位离合器在第一档位位置可操作成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并且在第二位置还可操作成在所述减速单元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建立驱动连接;

档位转换机构,其对所述档位离合器在所述第一档位位置与所述第二档位位置之间的移动进行控制;

模式机构,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与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所述模式机构包括模式离合器,所述模式离合器具有耦接至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第一离合器构件、耦接至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二离合器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与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之间的多片式离合器组以及可移动成与所述离合器组接合及脱离接合的施加构件;

模式转换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施加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组的移动,以便对施加至所述离合器组的离合器接合力的大小进行控制,并且同时对从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传递机构和所述模式离合器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的驱动扭矩的量进行控制;以及

动力操作式转换致动器,用于对所述模式转换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动力操作式转换致动器还可操作成对所述档位转换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档位转换机构被耦接至由车辆操作者操作的变速杆,使得所述变速杆的运动引起所述档位离合器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动力操作式转换致动器包括:

转换轴,其被对准以围绕第三轴线旋转;

电动马达,用于使所述转换轴旋转;

档位致动器,其被所述转换轴驱动,以用于使得所述档位转换机构使所述档位离合器在其第一档位位置与第二档位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模式致动器,其被所述转换轴驱动,以用于使得所述模式转换机构使所述施加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在第一模式位置与第二模式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施加构件在所述第一模式位置可操作成将第一量的驱动扭矩通过所述离合器组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位置还可操作成将第二量的驱动扭矩通过所述离合器组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模式致动器包括:模式凸轮,其由所述转换轴驱动;以及滚珠坡道单元,其具有第一凸轮盘和第二凸轮盘,其中,所述模式凸轮由所述第一凸轮盘和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至少一个接合,使得所述模式凸轮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一凸轮盘与所述第二凸轮盘之间的相对旋转,从而导致所述第一凸轮盘与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一个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凸轮盘和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能够轴向移动的一个的轴向移动导致了所述施加构件在所述第一模式位置与所述第二模式位置之间的并发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档位致动器包括档位凸轮,其中,所述档位转换机构包括接合所述档位离合器的档位叉,其中,响应于所述转换轴的旋转的所述档位凸轮的旋转引起所述档位叉的轴向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档位叉的轴向移动导致所述档位离合器在所述第一档位位置与所述第二档位位置之间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减速单元为行星齿轮组,所述行星齿轮组具有由所述输入轴驱动的太阳齿轮、非旋转的齿圈、承载件和多个行星齿轮,所述多个行星齿轮中的每个均由所述承载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齿圈啮合地接合,其中,所述档位离合器包括档位轴环,所述档位轴环被耦接成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一起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滑动移动,其中,所述档位轴环在所述第一档位位置可操作成耦接所述太阳齿轮以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一起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二档位位置还可操作成耦接所述承载件以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一起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以驱动的方式被耦接至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第一链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以将驱动扭矩从所述第一输出轴传递至所述第二链轮的动力链,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为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二链轮一起旋转的离合器鼓,而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为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二轴一起旋转的离合器轮毂。

9.一种用于在四轮驱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分动箱,所述四轮驱动机动车辆具有动力系以及第一传动系和第二传动系,所述分动箱包括:

壳体组件;

输入轴,其由所述壳体组件支承,并且沿着第一轴线布置并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并且适于接收来自所述动力系的驱动扭矩;

第一输出轴,其由所述壳体组件支承,并且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布置并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并且适于与所述第一传动系互相连接;

第二输出轴,其由所述壳体组件支承,并且沿着第二轴线布置并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可旋转,并且适于与所述第二传动系互相连接;

传递机构,其具有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一起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的第一传递部件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以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的第二传递部件,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由所述第一传递部件驱动;

档位机构,其包括减速单元和档位离合器,所述减速单元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以降低的速度被驱动,所述档位离合器在第一档位位置可操作成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并且在第二位置还可操作成在所述减速单元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建立驱动连接;

档位转换机构,其对所述档位离合器在所述第一档位位置与所述第二档位位置之间的移动进行控制;

模式机构,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与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所述模式机构包括模式离合器,所述模式离合器具有耦接至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第一离合器构件、耦接至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二离合器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与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之间的多片式离合器组以及可移动成与所述离合器组接合及脱离接合的施加构件;

模式转换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施加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组的移动,以便对施加至所述离合器组的离合器接合力的大小进行控制,并同时对从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传递机构和所述模式离合器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的驱动扭矩的量进行控制;

动力操作式转换致动器,用于对所述模式转换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飞溅式润滑系统,其包括由所述壳体组件限定并由润滑油填充的贮槽区域;以及

所述模式机构,其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所述贮槽区域中,以使用所述润滑油对所述模式机构进行润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以驱动的方式被耦接至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第一链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以将驱动扭矩从所述第一输出轴传递至所述第二链轮的动力链,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为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二链轮一起旋转的离合器鼓,而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为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二轴一起旋转的离合器轮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飞溅式润滑系统包括导引壳体,所述导引壳体封闭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动力链中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飞溅式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壳体,其封闭所述档位机构;以及管道,其将所述导引壳体和所述润滑壳体流体地连接,以将所述润滑油引导至所述档位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动力操作式转换致动器还可操作成对所述档位转换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档位转换机构被耦接至由车辆操作者操作的变速杆,使得所述变速杆的运动引起所述档位离合器的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动力操作式转换致动器包括:

转换轴,其被对准以围绕第三轴线旋转;

电动马达,用于使所述转换轴旋转;

档位致动器,其由所述转换轴驱动,以使得所述档位转换机构使所述档位离合器在其第一档位位置与第二档位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模式致动器,其由所述转换轴驱动,以使得所述模式转换机构使所述施加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在第一模式位置与第二模式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施加构件在所述第一模式位置可操作成将第一量的驱动扭矩通过所述离合器组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位置还可操作成将第二量的驱动扭矩通过所述离合器组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模式致动器包括:模式凸轮,其由所述转换轴驱动;以及滚珠坡道单元,其具有第一凸轮盘和第二凸轮盘,其中,所述模式凸轮由所述第一凸轮盘和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至少一个接合,使得所述模式凸轮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一凸轮盘与所述第二凸轮盘之间的相对旋转,从而导致所述第一凸轮盘与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一个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凸轮盘和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可轴向移动的一个的轴向移动导致了所述施加构件在所述第一模式位置与所述第二模式位置之间的并发的轴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档位致动器包括档位凸轮,其中,所述档位转换机构包括接合所述档位离合器的档位叉,其中,响应于所述转换轴的旋转的所述档位凸轮的旋转引起所述档位叉的轴向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档位叉的轴向移动导致所述档位离合器在所述第一档位位置与所述第二档位位置之间的移动。

18.一种用于在四轮驱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分动箱,所述四轮驱动机动车辆具有动力系以及第一传动系和第二传动系,所述分动箱包括:

输入轴,其适于接收来自所述动力系的驱动扭矩并且对准以围绕第一轴线旋转;

第一输出轴,其适于与所述第一传动系互相连接并且对准以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

第二输出轴,其适于与所述第二传动系互相连接并且对准以围绕第二轴线旋转;

传递机构,其具有被固定成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一起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的第一传递部件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以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的第二传递部件,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由所述第一传递部件驱动;

档位机构,其包括减速单元和档位离合器,所述减速单元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以降低的速度被驱动,所述档位离合器在第一档位位置可操作成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建立驱动连接,并且在第二位置还可操作成在所述减速单元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建立驱动连接;

档位转换机构,其对所述档位离合器在所述第一档位位置与所述第二档位位置之间的移动进行控制;

模式机构,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与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所述模式机构包括模式离合器,所述模式离合器具有被耦接至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第一离合器构件、被耦接至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第二离合器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与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之间的多片式离合器组以及可移动成与所述离合器组接合及脱离接合的施加构件;

模式转换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施加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组的移动,以便对施加至所述离合器组的离合器接合力的大小进行控制,并同时对从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传递机构和所述模式离合器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的驱动扭矩的量进行控制;

变速杆,其被耦接至所述档位转换机构以由车辆操作者操作,使得所述变速杆的运动引起所述档位离合器的运动;以及

控制系统,其被电连接至所述模式转换机构并且被配置成协同于所述档位转换机构来控制所述模式转换机构的动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模式致动器与所述模式转换机构耦接,以使所述施加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在第一模式位置与第二模式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施加构件在所述第一模式位置可操作成将第一量的驱动扭矩通过所述离合器组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位置还可操作成将第二量的驱动扭矩通过所述离合器组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

所述模式致动器包括:模式凸轮以及具有第一凸轮盘和第二凸轮盘的滚珠坡道单元,其中,所述模式凸轮由所述第一凸轮盘和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至少一个接合,使得所述模式凸轮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一凸轮盘与所述第二凸轮盘之间的相对旋转,从而导致所述第一凸轮盘与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一个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凸轮盘和所述第二凸轮盘中的可轴向移动的一个的轴向移动导致了所述施加构件在所述第一模式位置与所述第二模式位置之间的并发的轴向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动箱,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协同于所述档位转换机构来控制所述滚珠坡道单元的动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