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530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轧钢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冷床辊道是轧钢风冷过程中的传输设备,冷床辊道运行的平稳性直接影响轧钢风冷的效果,而冷床辊道运行的平稳性则取决于冷床辊道用轴承的工作状态。现有的冷床辊道用轴承采用常见的轴承结构,其采用轴承内部润滑方式,即在轴承的壳体之中注入润滑油,使得轴承的滚动部件在工作时进行润滑。然而,由于轴承于冷床辊道之中实时处于高速转动,其工作温度较高,极易导致润滑油在高温作业下快速流失,致使轴承无法进行持续性工作,进而导致冷床辊道的运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其可有效避免轴承的润滑油在轴承长期工作过程中迅速流失,以实现对于轴承的持续润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其包括有用于冷床辊道的轴承座,以及设置于轴承座内部的轴承;所述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包括有储油盖,其相对于轴承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轴承设置于储油盖内部,所述储油盖之中设置有油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油盖包括有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其中,第一盖体设置于轴承座与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一盖体的直径大于第二盖体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保持储油盖与轴承座之间的稳定连接的同时,使得储油盖的容积得以增加,进而使其内部可储存的润滑油数量得以提升,致使轴承润滑的持续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油盖之中,第二盖体的直径大于轴承的内径,其可进一步确保储油盖的容积,并确保其内部润滑油可向轴承所在位置进行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油盖之中,油眼设置于第二盖体之中,且其位于第二盖体的上端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轴承工作过程中避免润滑油经由油眼流淌至储油盖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之中设置有侧板,侧板包括有贴合于轴承座内壁延伸的第一端部以及贴合于轴承座侧壁延伸的第二端部,所述轴承设置于侧板的第一端部之上,所述储油盖固定连接于侧板的第二端部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轴承座、轴承以及储油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侧板与轴承座之间通过多个在侧板的第二端部以及轴承座之间进行延伸的紧固螺栓进行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轴承座与侧板之间实时保持稳定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侧板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至少4个紧固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每一个紧固螺栓均贴合于储油盖的侧端面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紧固螺栓与轴承座以及侧板之间形成的螺栓收紧力,以对于储油盖形成辅助连接作用,致使储油盖的安装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其可通过储油盖的设置,使得冷床辊道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储存在储油盖之中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持续润滑处理,以替代传统轴承装置中通过轴承内部润滑油进行润滑的工作状态。上述基于储油盖的润滑方式致使轴承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于储油盖之中的润滑油不构成影响,进而有效避免了润滑油的过快流失,以使得轴承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致使轴承的工作寿命,以及设备整体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工作效率均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储油盖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轴承座、2—轴承、3—储油盖、301—第一盖体、302—第二盖体、4—油眼、5—侧板、501—第一端部、502—第二端部、6—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与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其包括有用于冷床辊道的轴承座1,以及设置于轴承座1内部的轴承2;所述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包括有储油盖3,其相对于轴承座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设置于储油盖3内部,所述储油盖3之中设置有油眼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油盖3包括有第一盖体301与第二盖体302,其中,第一盖体301设置于轴承座1与第二盖体302之间;所述第一盖体301的直径大于第二盖体302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保持储油盖与轴承座之间的稳定连接的同时,使得储油盖的容积得以增加,进而使其内部可储存的润滑油数量得以提升,致使轴承润滑的持续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油盖3之中,第二盖体302的直径大于轴承2的内径,其可进一步确保储油盖的容积,并确保其内部润滑油可向轴承所在位置进行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油盖3之中,油眼4设置于第二盖体302之中,且其位于第二盖体302上端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轴承工作过程中避免润滑油经由油眼流淌至储油盖外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其可通过储油盖的设置,使得冷床辊道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储存在储油盖之中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持续润滑处理,以替代传统轴承装置中通过轴承内部润滑油进行润滑的工作状态。上述基于储油盖的润滑方式致使轴承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于储油盖之中的润滑油不构成影响,进而有效避免了润滑油的过快流失,以使得轴承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致使轴承的工作寿命,以及设备整体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工作效率均得以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冷床辊道轴承润滑装置之中设置有侧板5,侧板5包括有贴合于轴承座1内壁延伸的第一端部501以及贴合于轴承座1侧壁延伸的第二端部502,所述轴承2设置于侧板5的第一端部501之上,所述储油盖3固定连接于侧板5的第二端部502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轴承座、轴承以及储油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侧板5与轴承座1之间通过多个在侧板的第二端部502以及轴承座1之间进行延伸的紧固螺栓6进行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轴承座与侧板之间实时保持稳定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侧板5与轴承座1之间设置有至少4个紧固螺栓6。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每一个紧固螺栓6均贴合于储油盖3的侧端面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紧固螺栓与轴承座以及侧板之间形成的螺栓收紧力,以对于储油盖形成辅助连接作用,致使储油盖的安装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