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离合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4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离合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油回收箱、液压动力单元和油冷却器;

所述冷却油回收箱包括冷却油回收罩(2.10)、密封圈(1.1)、第一截止球阀(2.12.1)、冷却油回收罩底座(1.7)和集油池(1.8);冷却油回收罩(2.10)作为回油口T,用于收集液压离合器冷却过程中飞溅出的油液,安装在冷却油回收罩底座(1.7)上,并通过一长方形管路连接至油箱(2.1)中;所述密封圈(1.1)安装在冷却油回收罩(2.10)上,用于对穿过冷却油回收罩(2.10)的轴进行密封;第一截止球阀(2.12.1)安装在冷却油回收罩(2.10)上,作为泄漏口L,液压离合器为轴内供油时,通过辅件将油液供给至轴内的管路中,第一截止球阀(2.12.1)的泄漏口L连接该辅件的泄漏油口,从而收集供油过程中的泄漏油液;所述集油池(1.8)安装在冷却油回收罩底座(1.7)下方,用于收集泄漏出的油液;

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减震条(1.2)、油箱(2.1)、钟形罩(1.9)、阀块(1.10)、液位液温计(2.2)、第一蝶阀(2.4.1)、第二蝶阀(2.4.2)、交流电机(2.5)、联轴器(2.6)、液压泵(2.7)、第一软管(2.8.1)、第二软管(2.8.2)、单向节流阀(2.9)、第二截止球阀(2.12.2)、流量计(2.13)、第一过滤器(2.14.1)、第二过滤器(2.14.2)、压力表(2.15)、测压接头(2.16)、溢流阀(2.17)、空气过滤器(2.19)、液位计(2.20);交流电机(2.5)安装在减震条(1.2)上;钟形罩(1.9)安装在交流电机(2.5)顶部法兰上;液压泵(2.7)安装在钟形罩(1.9)上;液压泵(2.7)通过联轴器(2.6)与交流电机(2.5)连接在一起;液压泵(2.7)进油口通过第一蝶阀(2.4.1)与油箱(2.1)连接;液压泵(2.7)出油口通过第一软管(2.8.1)与阀块(1.10)连接;阀块(1.10)安装在油箱(2.1)上;单向节流阀(2.9)安装在阀块(1.10)上,单向节流阀(2.9)的进口与阀块(1.10)进油口通过管路相连;单向节流阀(2.9)的出口与溢流阀(2.17)的出口使用管路连通后通过第二软管(2.8.2)与油箱(2.1)内部相连,用于调节本装置最终输出流量;单向节流阀(2.9)的进口、溢流阀(2.17)的进口、第一过滤器(2.14.1)的进口通过管路连通;溢流阀(2.17)的进口处安装测压接头(2.16),压力表(2.15)安装在测压接头(2.16)上;流量计(2.13)安装在第一过滤器(2.14.1)出口,另一端空出作为本装置压力油供油口P;油冷却器(2.18)通过第二蝶阀(2.4.2)与油箱(2.1)相连;第二截止球阀(2.12.2)同油冷却器(2.18)的出口相连;第二过滤器(2.14.2)同第二截止球阀(2.12.2)相连,另一端与油箱(2.1)相连;空气过滤器(2.19)、液位计(2.20)、液位液温计(2.2)安装在油箱上;堵头(1.3)安装在油箱(2.1)外,用于清洗油箱;通过液压离合器的油液经过摩擦片间沟槽及间隙向四周飞溅,通过冷却油回收罩(2.10)进行回收。同时第一截止球阀(2.12.1)连接至供油辅件的泄漏油口,回收内泄漏油液。回收的油液通过冷却油回收罩(2.10)一侧的矩形管道,即T口,回到油箱(2.1)内。矩形管路较冷却油回收罩(2.10)底面高,防止底层油液直接回流至油箱,进行第一步沉淀。回收到的油液首先回到油箱(2.1)内,通过安装在回油口附近的第一温度计(2.3.1)进行回油温度测量,并掌握液压离合器热负载情况。油液通过第二蝶阀(2.4.2)进入油冷却器(2.18),经过冷却后通过第二截止球阀(2.12.2)进入第二过滤器(2.14.2)进行过滤,并最终回到油箱(2.1)中。安装在油箱(2.1)吸油口附近的第二温度计(2.3.2)将对冷却后的油液温度进行测量,获得液压泵(2.7)进口油液温度信息,并提供给主控器对油冷却器(2.18)的冷却效果进行调节。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冷却油液的供给和回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离合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还包括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6);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6)安装在油箱(2.1)内,用于引导液压油流动,促进铁屑等污染物沉淀;第二隔板(1.5)高度与油箱(2.1)内部空间高度相同,第三隔板(1.6)高度较第二隔板(1.5)矮,第一隔板(1.4)高度较第三隔板(1.6)矮;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6)均为垂直于油箱(2.1)安装;第二隔板(1.5)与油箱(2.1)清洗法兰安装面平行,长度较油箱(2.1)内部长度短,将油箱(2.1)分为两个相连的空间;第三隔板(1.6)与第二隔板(1.5)垂直,第三隔板(1.6)一边焊接在第二隔板(1.5)的一边,另一边焊接在油箱(2.1)靠冷却油回收箱的侧壁上,在油箱(2.1)内形成一个仅第三隔板(1.6)上部与油箱(2.1)其他空间相连的B腔,直接与冷却油回收罩(2.10)的长方形回油管路相通;第一隔板(1.4)与第三隔板(1.6)在同一条直线上,一边焊接在第三隔板(1.6)与第二隔板(1.5)的接触边上,另一边焊接在油箱(2.1)远离冷却油回收箱的侧壁上;第一隔板(1.4)和第三隔板(1.6)与油箱(2.1)侧壁形成C腔;第二隔板(1.5)和第一隔板(1.4)形成D腔;回收到的油液首先回到油箱(2.1)内的B腔。由于第二隔板(1.5)将B腔和D腔完全隔离,油液只能通过较矮的第三隔板(1.6)上部进入C腔。隔板有效降低油液流速,促进油液污染物沉淀。进入C腔的油液通过第二蝶阀(2.4.2)进入油冷却器(2.18),经过冷却后通过第二截止球阀(2.12.2)进入第二过滤器(2.14.2)进行过滤,并最终回到油箱D腔中。若流量较大时,多余的油液将直接漫过最低的第一隔板(1.4),直接从C腔顶端进入D腔,防止油液流速过慢造成的液压泵(2.7)吸空。多层隔板以及过滤设计将有效沉淀油液中的铁屑等杂质,并对小型杂质进行两次过滤,从而有效实现油液的过滤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离合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还包括第一温度计(2.3.1)和第二温度计(2.3.2),第一温度计(2.3.1)安装在油箱回油口附近,用于测量液压离合器冷却油液温度,便于掌握液压离合器热负载状态;第二温度计(2.3.2)安装在液压泵(2.7)进油口,用于测量冷却后油液温度,用于对油冷却器(2.18)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离合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2.11),压力传感器(2.11)为电子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溢流阀(2.17)的进口处,用于实时检测液压离合器内部冷却油压力,判断液压离合器内部运行状态,配合外部供油装置,进行液压离合器啮合压力和速度的控制,保护液压离合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