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触点获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187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的触点获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的触点获得(或研究)方法,尤其涉及这样一种离合器的触点获得方法,其判断离合器状态从而进入触点获得模式,并利用驱动轴、非驱动轴及发动机的驱动速度确定触点。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是自动变速器内包含两个离合器,且利用两个离合器选择性地向两个输入轴传递自发动机输入的旋转力的离合器系统。两个输入轴上配置有齿轮,从而向车轮传递根据齿轮比的动力。

此时,离合器从离合器与发动机物理上分离的状态的离合器打开状态逐步向离合器开始摩擦从而离合器两端的速度差在一定值以上的打滑状态、离合器两端无速度差异且向离合器的输入轴传递的发动机的转矩原封不动地向连接有车轮的输出轴传递的锁止状态变化,并向车轮传递发动机的转矩。离合器与发动机分离是以相反的顺序进行上述过程的。

另一方面,离合器发生打滑的位置,即,作为离合器开始接收自发动机传递的动力的位置的触点可能随着离合器的温度变化或磨损等变化。因此,为了保持离合器的稳定的操作性,重要的是预先获得触点的位置。

为此,需要一种能够准确地获得触点以减少离合器的控制误差的新形态的触点获得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4-0060013号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显著减少控制误差的离合器的触点获得方法。

另外,提供一种在车辆行驶时也能够获得触点的触点获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技术课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

课题的解决手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点获得方法,包括:在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输出控制使得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第一控制信号的步骤;计算基准值的步骤,所述基准值为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与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除以发动机的驱动速度与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获得的值;若所述基准值小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则输出使所述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向所述发动机的方向移动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步骤;以及在所述基准值达到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将所述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确定为触点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满足所述预先设定的条件时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步骤可以包括:所述驱动轴离合器为打滑状态且所述非驱动轴离合器为打开状态时进入所述触点获得模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在所述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在预定的速度范围以内的情况下进入所述触点获得模式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点获得装置,包括:判断部,在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输出控制使得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第一控制信号;基准值计算部,计算基准值,所述基准值为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与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除以发动机的驱动速度与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获得的值;离合器控制部,若所述基准值小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则所述离合器控制部输出使所述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向所述发动机的方向移动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触点确定部,在所述基准值达到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所述触点确定部将所述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确定为触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判断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可以在所述驱动轴离合器为打滑状态且所述非驱动轴离合器为打开状态时进入所述触点获得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判断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可以在所述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在预定的速度范围以内的情况下进入所述触点获得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点获得方法,能够实现在车辆行驶状态下也能够获得触点的效果。

另外,在驱动轴离合器为打滑状态的情况下确定触点,因此能够实现减少控制误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点获得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合器触点获得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用于比较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动机、驱动轴离合器及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驱动轴离合器及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速度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照附图和以下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特征以及实现其的方法将会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相互不同的多种形态来体现,本实施例只是提供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完全,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能够完整地了解发明的范畴,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的范畴而定义。在整篇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

若无其它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可以被用作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可以共同理解的意义。另外,对于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只要没有明显特别地定义,不能理想化或过度地解释。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在语句中未特别提及,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或“包括的(comprising)”,不排除在提及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之外存在或追加一个以上的其它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点获得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所示的触点获得装置100包括判断部110、基准值计算部120、离合器控制部130及触点确定部140。图1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构成要素。因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图1所示的构成要素外还可以包括其他通用的构成要素。

另外,本实施例中,示出判断部110、基准值计算部120、离合器控制部130及触点确定部140为单独的构成,但也可以以在一个构成要素,如,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中以执行各个功能的方式实现。

判断部110在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输出控制使得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第一控制信号。此处,预先设定的条件可以是驱动轴离合器为打滑状态且非驱动轴离合器为打开的状态。

对于双离合变速器,利用两个离合器向车轮传递发动机生成的动力,此时,一个离合器接收自发动机传递的动力,另一个离合器保持与发动机物理上分离的离合器打开状态。

此处,与发动机连接从而接收传递的动力的离合器为驱动轴离合器,保持与发动机物理上分离的离合器打开状态的离合器为非驱动轴离合器。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判断部110在驱动轴离合器为开始与发动机摩擦的打滑状态且非驱动轴离合器为打开的状态时,判断为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从而输出控制使得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第一控制信号。

基准值计算部120计算基准值,该基准值是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与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除以发动机的驱动速度与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得到的值。

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状态是满足预先设定条件的状态,而由于预先设定条件中驱动轴离合器保持打滑状态,因此驱动轴离合器接收传递的发动机的部分动力,从而以一定速度旋转。

另外,非驱动轴离合器虽然不接收自发动机传递的动力,但受惯性等影响也可以以一定速度旋转。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准值计算部120利用如下数式计算基准值。

【数学式1】

离合器控制部130在基准值小于预先设定临界值时,输出使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向发动机方向移动的第二控制信号。

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非驱动轴离合器向发动机方向移动时,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慢慢地向非驱动轴离合器传递,因此,随着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增加,基准值增加。

例如,假设发动机的驱动速度为2000RPM时,驱动轴离合器由于是打滑状态,因此可以以比该值小的500RPM旋转,而非驱动轴离合器可以基于惯性以200RPM旋转。此时,基准值通过上述的数式计算为(500-200)/(2000-500)=0.2。

非驱动轴离合器通过离合器控制部130逐渐向发动机方向移动时,随着从离合器打开状态向打滑状态转换,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向非驱动轴离合器传递。随着非驱动轴离合器向发动机方向移动,驱动速度逐渐增加,基准值也增加。

触点确定部140在基准值达到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将上述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确定为触点。

如上所述,随着非驱动轴离合器向发动机方向移动,基准值也增加。这是由于随着非驱动轴离合器向发动机的方向移动,非驱动轴离合器接收传递的发动机产生的动力。

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点确定部140在基准值达到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可以将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确定为作为非驱动轴离合器开始与发动机摩擦的位置的触点。

利用上述方法确定离合器的触点,能够实现在车辆行驶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触点的效果。也就是说,使不传递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的非驱动轴离合器逐渐移动并确定触点,因此在驱动轴离合器传递动力的状态下也能够确定触点。

另外,在驱动轴离合器为打滑状态的情况下确定触点,因此可以实现能够减少控制误差的效果。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合器触点获得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由于为进入触点获得模式必须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因此判断部110判断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即,判断驱动轴离合器是否为打滑状态(S210),并判断非驱动轴离合器是否为打开状态(S220)。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判断部110还可以判断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是否在预定的范围以内(S230)。这是由于在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准确的触点,从而可能产生误差。

若判断为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则基准值计算部计算基准值,该基准值是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与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除以发动机的驱动速度与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的差值获得的值(S240)。

之后,若基准值小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S250),则离合器控制部130增加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S260)。此处,增加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是指使非驱动轴离合器向发动机的方向移动。

随着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增加,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增加,因此基准值也增加。

此时,如果基准值达到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触点确定部140判断为非驱动轴离合器到达开始接收传递的自发动机的动力的触点,从而将此时的位置确定为触点(S280)。

确定触点后,为防止非驱动轴离合器锁止而发生互锁的现象,分离非驱动轴离合器(S290)。

此处,锁止是指非驱动轴离合器与发动机完全结合从而接收传递的动力的状态,互锁是指两个离合器同时紧固于发动机。

图3为用于比较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动机、驱动轴离合器及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图。

图3示出了根据时间的发动机、驱动轴离合器及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另外,以驱动轴离合器保持打滑状态,非驱动轴离合器保持打开状态的情况为例。

驱动轴离合器为打滑状态,因此无法完全地接收传递的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从而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320保持比发动机的驱动速度310低的状态。

非驱动轴离合器为打开状态,因此虽然无法接收传递的自发动机的动力,但可以通过惯性等具备预定的速度。因此,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330可以保持为比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320低的状态。

此处,d1340是指发动机的驱动速度310与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320的差,d2350是指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320与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330的差。d1340和d2350用于计算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准值。

在图3所示的发动机、驱动轴离合器及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满足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预先设定的条件时,则进入触点获得模式。

具体而言,在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320在预定速度范围以内时,进入上述的触点获得模式。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进入触点获得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驱动轴离合器及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速度变化图。

图4的t1440时间点是指离合器控制部130使非驱动轴离合器向发动机方向移动的时间点。非驱动轴离合器随着越来越靠近发动机而接收自发动机传递的动力,因此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430逐渐增加。

此后,随着非驱动轴离合器的驱动速度430上升,d2’470值逐渐增加。在上述的数学式1中,d2’470相当于分子,因此在d1’460一定的状态下,d2’470变大,基准值也增加。

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点确定部140可以在基准值达到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将非驱动轴离合器的位置确定为触点。

因此,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不仅在车辆行驶时能够确定触点,而且能够确定准确的触点从而减少控制误差。

与本实施例相关的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以上记载的本质特征的范围内可以以变形的形态实现。因此,应以说明的观点而非限定的观点考虑公开的方法。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权利要求书中而非说明书中,并且应解释为与此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差别均包含于本发明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