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93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2015年12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54502的公开,包括其说明书、附图及摘要作为参照而全部包含于此。

本发明涉及在旋转构件之间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四轮驱动车,具备左右一对主驱动轮和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向主驱动轮始终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仅在四轮驱动时向辅助驱动轮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这样的四轮驱动车包括利用经由被液压按压的摩擦离合器传递的驱动力(转矩)来驱动辅助驱动轮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4-231858号公报)。

日本特开2014-231858号公报记载的四轮驱动车具备向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分配驱动力的驱动力分配装置。驱动力分配装置具备:喷出工作油的泵;对应于供给的电流量而阀的开度变化的控制阀;收容在液压缸内的活塞,该液压缸被供给通过控制阀调节了压力的工作油;由活塞按压的摩擦离合器。摩擦离合器具备与输入旋转构件一起旋转的多个离合器板和与输出旋转构件一起旋转的多个离合器板,这些离合器板沿轴向交替配置。当摩擦离合器被按压时,多个离合器板彼此摩擦接触,与按压力对应的转矩从输入旋转构件向输出旋转构件传递。在摩擦离合器的多个离合器板之间介有润滑油,离合器板彼此的摩擦接触由该润滑油来润滑。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摩擦离合器中,由于在离合器板之间介有润滑油而能抑制离合器板的磨损。然而,由于该润滑油的粘性,即使在摩擦离合器未受到按压力的情况下,在离合器板之间也会产生拖曳转矩。这样的拖曳转矩特别在低温时变得显著。

在具备如上所述构成的摩擦离合器的四轮驱动车中,为了降低不向辅助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二轮驱动时的拖曳转矩,希望扩宽多个离合器板的间隔。然而,若扩宽离合器板的间隔,则活塞的移动量增多,因此在从二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转移时,从泵工作至离合器板彼此的间隔堵塞为止花费时间,经由摩擦离合器向辅助驱动轮开始传递驱动力之前的延迟时间变长。即,摩擦离合器的响应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改善了被从泵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按压时的响应性的摩擦离合器。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旋转;摩擦离合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一起旋转的多个第一摩擦板及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一起旋转的多个第二摩擦板,所述摩擦离合器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按压构件,接受向液压缸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而按压所述摩擦离合器;液压回路,向所述液压缸供给工作油;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液压回路,其中,所述液压回路具有向所述液压缸供给工作油的第一泵及以比所述第一泵大的压力将工作油向所述液压缸供给的第二泵。

根据上述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被从泵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按压时的摩擦离合器的响应性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前述及后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表示搭载有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四轮驱动车的构成例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的构成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的构成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的构成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的动作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四轮驱动车的构成例的构成图。

四轮驱动车100具备产生行驶用的驱动力的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02、变速器103、左右一对的作为主驱动轮的前轮104l、104r和左右一对的作为辅助驱动轮的后轮105l、105r、能够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前轮104l、104r及后轮105l、105r传递的驱动力传递系统10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标号的l及r以相对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左侧及右侧的意思使用。

该四轮驱动车100能够切换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前轮104l、104r及后轮105l、105r传递的四轮驱动状态和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仅向前轮104l、104r传递的二轮驱动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应用了内燃机即发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情况,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可以通过发动机与ipm(interiorpermanentmagnet)马达等高输出电动机的组合来构成驱动源,也可以仅通过高输出电动机来构成驱动源。

驱动力传递系统101具有前差速器11、能够切断驱动力的传递的作为离合机构的啮合离合器12、传动轴108、驱动力传递装置1、前轮侧的驱动轴106l、106r、后轮侧的驱动轴107l、107r,驱动力传递系统101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前轮104l、104r及后轮105l、105r传递。驱动力传递装置1包括控制装置10及由控制装置10控制的液压单元1u。控制装置10是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一种方式。

向前轮104l、104r始终传递发动机102的驱动力。经由啮合离合器12、传动轴108及驱动力传递装置1向后轮105l、105r传递发动机102的驱动力。

前差速器11具有:与一对前轮侧的驱动轴106l、106r连结的一对侧齿轮111、111、使齿轮轴正交地与一对侧齿轮111、111啮合的一对小齿轮112、112、支承一对小齿轮112、112的小齿轮轴113、及收容上述一对侧齿轮111、111、一对小齿轮112、112、小齿轮轴113的前差速箱114。

啮合离合器12具有:与前差速箱114一体旋转的第一离合器轮121;与第一离合器轮121沿轴向并列的第二离合器轮122;配置在第一离合器轮121及第二离合器轮122的外侧,并能够将第一离合器轮121与第二离合器轮122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圆筒状的套筒123。套筒123通过图示省略的促动器能够沿轴向进退移动,通过该促动器的工作,来切换第一离合器轮121与第二离合器轮122通过套筒123连结成一体旋转的连结状态、第一离合器轮121与第二离合器轮122能够相对旋转的非连结状态。

传动轴108从前差速箱114经由啮合离合器12承受发动机102的转矩,并向驱动力传递装置1侧传递。在传动轴108的前轮侧端部设有与齿圈108b啮合的小齿轮108a,该齿圈108b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啮合离合器12的第二离合器轮122。齿圈108b及小齿轮108a例如由海波齿轮构成,且构成齿轮机构109。

在四轮驱动车100的四轮驱动状态下,啮合离合器12成为连结状态,经由传动轴108及驱动力传递装置1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左右一对后轮105l、105r侧传递。另一方面,在二轮驱动状态下,啮合离合器12成为非连结状态,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传动轴108的传递被切断。

驱动力传递装置1在四轮驱动状态下,将从传动轴108输入的驱动力允许差动地向左右一对后轮105l、105r分配。驱动轴107l连结于左后轮105l,驱动轴107r连结于右后轮105r。

液压单元1u基于例如来自驾驶员操作的驱动状态切换开关的信号,由控制装置10控制。驱动力传递装置1通过该工作油的压力而工作,从传动轴108向后轮侧的驱动轴107l、107r传递驱动力。

图2是表示将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主体部(机构部)的构成例以水平截面表示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驱动力传递装置1具备:由第一~第三壳体构件21~23构成的壳体2;将传动轴108连结的连结构件31;与连结构件31一体旋转的小齿轮轴32;将在四轮驱动状态下经由传动轴108传递的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允许差动地向左右一对后轮105l、105r分配的差速器机构4;能够调节从差速器机构4向后轮105l传递的驱动力的离合器机构5;通过从液压单元1u(图1所示)供给的工作油的压力而动作的作为按压构件的活塞60。

离合器机构5具有由活塞60按压的摩擦离合器53,配置在驱动轴107l与差速器机构4之间。在第二壳体构件22设有从液压单元1u被供给工作油的环状的液压缸221和与液压缸221连通的工作油供给孔222。在液压缸221收容活塞60的一端部。活塞60接受向液压缸221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而按压摩擦离合器53。在图2中,工作油供给孔222由虚线表示。

差速器机构4具有差速箱40、支承于差速箱40的小齿轮轴41、轴支承于小齿轮轴41的一对小齿轮42、42、使齿轮轴正交地与一对小齿轮42、42啮合的一对侧齿轮43、43、及与差速箱40一体旋转的齿圈44。差速箱40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由圆锥滚子轴承611、612支承为能够旋转,差速箱40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而与小齿轮轴41一体旋转。

在差速器机构4的一对侧齿轮43、43中的第一侧齿轮43处,连结轴33经由离合器机构5而配置在同轴上,驱动轴107r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第二侧齿轮43连结。驱动轴107l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连结轴33。在图2中,图示出在后轮侧的驱动轴107l、107r的端部配置的等速万向节的外圈。

连结构件31与小齿轮轴32通过螺栓301及垫圈302而结合。而且,小齿轮轴32具有轴部321和齿轮部322,轴部321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621、622支承为能够旋转。齿轮部322与差速器机构4的齿圈44啮合。

离合器机构5配置在一方的侧齿轮43与连结轴33之间,通过摩擦离合器53从一方的侧齿轮43侧向连结轴33侧传递驱动力。在四轮驱动车100的四轮驱动状态下,通过离合器机构5调节从一方的侧齿轮43经由连结轴33向驱动轴107l传递的驱动力时,与传递给驱动轴107l的驱动力同等的驱动力也向驱动轴107r传递。

壳体2具有:收容小齿轮轴32及差速器机构4的第一壳体构件21;通过多个螺栓201而与第一壳体构件21结合的第二壳体构件22;通过多个螺栓202而与第二壳体构件22结合的第三壳体构件23。在图2中,图示出多个螺栓201、202中的分别各1个的螺栓201、202。

在壳体2中,收容差速器机构4的第一收容室2a与收容离合器机构5的第二收容室2b由密封构件67划分,该密封构件67固定于在第二壳体构件22的中心部形成的轴孔220的内表面。在第一收容室2a封入有适合于齿轮的润滑的粘度的润滑油(齿轮油)。

在第二收容室2b封入有对于构成离合器机构5的摩擦离合器53的多个外离合器板531与多个内离合器板532的摩擦滑动进行润滑的粘度比较低的润滑油(离合器油)。外离合器板531与多个内离合器板532通过该润滑油来抑制磨损或烧熔的发生。

在第一壳体构件21中,密封构件681嵌合于使驱动轴107r插通的插通孔的内表面,密封构件682嵌合于使连结构件31及小齿轮轴32插通的插通孔的内表面。而且,在第三壳体构件23中,密封构件683嵌合于使连结轴33插通的插通孔的内表面。

离合器机构5具有:与连结轴33一体旋转的作为第一旋转构件的离合器鼓51;与差速器机构4的一方的侧齿轮43一体旋转的作为第二旋转构件的内轴52;在离合器鼓51与内轴52之间传递驱动力的摩擦离合器53;将活塞60的按压力向摩擦离合器53传递的按压力传递机构54。离合器鼓51与内轴52在同轴上能够相对旋转。

摩擦离合器53具有:与离合器鼓51一起旋转的多个作为第一摩擦板的外离合器板531;与内轴52一起旋转的多个作为第二摩擦板的内离合器板532。在本实施方式中,摩擦离合器53具有9张外离合器板531和同样的9张内离合器板532,上述的外离合器板531及内离合器板532沿轴向交替配置。

外离合器板531在其外周侧的端部具有与离合器鼓51的内周面进行花键卡合的多个突起,相对于离合器鼓51连结成能够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而且,内离合器板532在其内周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内轴52的外周面进行花键卡合的多个突起,相对于内轴52连结成能够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

摩擦离合器53经由按压力传递机构54来承受活塞60的按压力,由此在多个外离合器板531与多个内离合器板532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来传递驱动力。按压力传递机构54具有不能相对旋转且沿轴向连结于内轴52的环状的滑动构件541、推力滚针轴承542、调整按压力传递机构54的旋转轴线o方向的位置的垫片543。

滑动构件541由施力构件55向从摩擦离合器53分离的方向施力。施力构件55例如由弹簧等弹性体构成,轴向的一端部与形成于内轴52的阶梯面抵接,另一端部与滑动构件541的内突缘部抵接。

在离合器鼓51与第三壳体构件23的内表面之间配置推力滚子轴承63,通过该推力滚子轴承63来限制离合器鼓51的轴向移动。内轴52由固定在轴孔220的内表面上的球轴承64支承为能够旋转。对连结轴33的一端部进行收容的收容孔520形成在内轴52的中心部。连结轴33由配置在其与收容孔520的内表面之间的球轴承65及配置在其与第三壳体构件23之间的球轴承66支承为能够旋转。

图3是表示液压单元1u的液压回路7的构成例的概略构成图。液压回路7具有:容器70;将积存于容器7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71a、71b、止回阀72a、72b及管路71d向液压缸221供给的第一电磁泵73;将积存于容器7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71a、71c、止回阀72c、72d及管路71d向液压缸221供给的第二电磁泵76;设置在从液压缸221向容器70返回的管路71e上的控制阀79。控制阀79作为将液压缸221的压力释放的阀发挥功能。

液压回路7的第一电磁泵73、第二电磁泵76及控制阀79的各回路要素由控制装置10控制。以下,将从控制装置10向液压回路的回路要素供给电流的情况称为on(接通),将切断该电流的情况称为off(断开)。

第一电磁泵73具备产生电磁力的第一电磁元件部74和通过第一电磁元件部74的电磁力而工作的第一泵部75。第二电磁泵76具备产生电磁力的第二电磁元件部77和通过第二电磁元件部77的电磁力而工作的第二泵部78。第一泵部75是本发明的第一泵的一种方式。第二泵部78是本发明的第二泵的一种方式。而且,第一电磁元件部74是本发明的第一副驱动源的一种方式,第二电磁元件部77是本发明的第二副驱动源的一种方式。

第一电磁元件部74具备设置为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柱塞740、通过on而产生电磁力从而使柱塞740向图3的箭头的方向移动的电磁元件741、对柱塞740向与第一泵部75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弹簧742。第二电磁元件部77与第一电磁元件部74同样地具备设置为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柱塞770、通过on而产生电磁力从而使柱塞770向图3的箭头的方向移动的电磁元件771、对柱塞770向与第二泵部78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弹簧772。

第一泵部75具备:与管路71b连通的液压缸部750;在液压缸部750内移动而将工作油经由管路71b、止回阀72b及管路71d向液压缸221供给的活塞部751;将活塞部751与柱塞740连结的轴752。第二泵部78具备:与管路71c连通的液压缸部780;在液压缸部780内移动而将工作油经由管路71c、止回阀72d及管路71d向液压缸221供给的活塞部781;将活塞部781与柱塞770连结的轴782。

第一泵部75构成为将与第二泵部78相比流量大且压力小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具体而言,第一泵部75的活塞部751以受压面积成为第二泵部78的活塞部781的受压面积的至少2倍以上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泵部75通过柱塞740的一次的往复运动而喷出的工作油的量多于通过柱塞770的一次的往复运动而从第二泵部78喷出的工作油的量。因此,第一泵部75每单位时间能够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比第二泵部78多。

在从控制装置10未向第一电磁泵73、第二电磁泵76及控制阀79供给电流的摩擦离合器53的非工作状态下,在外离合器板531与内离合器板532之间存在规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介有润滑油。

在使摩擦离合器53工作时,从液压单元1u向液压缸221供给工作油。若将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则活塞60动作(以下称为进给动作)直至外离合器板531与内离合器板532接触而间隙成为零为止。若继续将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则从间隙为零的状态开始活塞60进行动作(以下称为加压动作)直至外离合器板531与内离合器板532之间产生规定的摩擦力为止。

控制阀79通过on而将管路71e与管路71f连接。由此,控制阀79将液压缸221的压力释放。

控制装置10对液压回路7进行控制,以便于在进给动作中主要将流量大且压力小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并且在加压动作中为了使活塞60产生所需的按压力而将流量小且压力大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若接收到应使四轮驱动车100从二轮驱动状态成为四轮驱动状态的信号,则为了进行进给动作,向第一电磁泵7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第一泵信号sp1,并向第二电磁泵76输出与该第一泵信号sp1同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第二泵信号sp2。而且,控制装置10在加压动作时,仅向第二电磁泵76输出第二泵信号sp2。而且,控制装置10在进行使液压缸221的工作油返回容器70的动作(以下称为泄放动作)时,向控制阀79输出on的阀信号sv。

图4是表示基于控制装置10的液压回路7的动作的时间图。以下,将液压回路7的动作分为(1)进给动作、(2)加压动作、(3)泄放动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各信号的脉冲数、各动作之间的间隔是一例,并不局限于此。

(1)进给动作:控制装置10若接收到应从二轮驱动状态成为四轮驱动状态的信号,则如图4所示,向第一电磁泵73的第一电磁元件部74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第一泵信号sp1,并向第二电磁泵76的第二电磁元件部77输出与第一泵信号sp1同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第二泵信号sp2。

第一电磁泵73的第一电磁元件部74在来自控制装置10的第一泵信号sp1为off时,通过弹簧742的弹簧力使柱塞740向与第一泵部75相反的一侧滑动。第二电磁泵76的第二电磁元件部77在来自控制装置10的第二泵信号sp2为off时,通过弹簧772的弹簧力使柱塞770向与第二泵部78相反的一侧滑动。此时,来自容器70的工作油向第一泵部75及第二泵部78吸入。

第一电磁泵73的第一电磁元件部74在来自控制装置10的第一泵信号sp1为on时,产生电磁力而使柱塞740向第一泵部75侧滑动。第一泵部75吸入的工作油经由管路71b、止回阀72b及管路71d向液压缸221供给。而且,第二电磁泵76的第二电磁元件部77在来自控制装置10的第二泵信号sp2为on时,产生电磁力而使柱塞770向第二泵部78侧滑动。第二泵部78吸入的工作油经由管路71c、止回阀72d及管路71d向液压缸221供给。即,来自第一泵部75的压力小但流量多的工作油与来自第二泵部78的压力大但流量少的工作油以相同的定时向液压缸221供给。

如以上所述,控制装置10在进给动作时,向第一电磁泵73输出重复on、off的第一泵信号sp1,并向第二电磁泵76输出重复on、off的第二泵信号sp2。第一泵部75及第二泵部78重复工作油的吸入及喷出,将工作油分多次向液压缸221断续地供给。

(2)加压动作:若进给动作结束,则控制装置10仅向第二电磁泵76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第二泵信号sp2。第二电磁泵76的第二电磁元件部77在第二泵信号sp2为off时,通过弹簧772的弹簧力使柱塞770向与第二泵部78相反的一侧滑动。

第二电磁泵76的第二电磁元件部77在第二泵信号sp2为on时,使柱塞770向第二泵部78侧滑动。第二泵部78吸入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即,来自第二泵部78的压力大但流量少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断续地供给。

如以上所述,控制装置10在加压动作时,向第二电磁泵76输出重复on、off的第二泵信号sp2。第二泵部78重复工作油的吸入及喷出,将工作油分多次向液压缸221断续地供给。

(3)泄放动作:从液压缸221使工作油返回液压单元1u侧,在降低摩擦离合器53的按压力时,控制装置10将阀信号sv向控制阀79输出。液压缸221的工作油经由管路71e、控制阀79及管路71f返回容器70。

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进给动作时,从第一泵部75将压力小但流量多的工作油,而且从第二泵部78将流量少但压力大的工作油以相同的定时向液压缸221供给,因此能够高速地进行进给动作,能够提高摩擦离合器53的响应性。而且,在加压动作时,从第二泵部78将流量少但压力大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第一泵部75不动作,因此通过较少的消耗电力能够将所需的按压力向活塞60施加。

接下来,关于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8的构成例的概略构成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泵部75及第二泵部78分别具有1个电磁元件部74、77和1个泵部75、78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1个电磁元件部84和2个泵部85、88的1个电磁泵83。

该液压回路8具备容器80、将积存于容器8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a~81h及止回阀82a、82b向液压缸221供给的电磁泵83、及控制阀89。控制阀89作为将液压缸221的压力释放的阀发挥功能。

电磁泵83具备产生电磁力的电磁元件部84、通过弹簧842的弹簧力而工作的第一泵部85、通过电磁元件部84的电磁力而工作的第二泵部88。第一泵部85是本发明的第一泵的一种方式。第二泵部88是本发明的第二泵的一种方式。电磁元件部84是本发明的单一的副驱动源的一种方式。

电磁元件部84具有设置为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柱塞840、通过on而产生电磁力从而使柱塞840向图5的箭头的方向移动的电磁元件841、对柱塞840向第一泵部85侧施力的弹簧842。

第一泵部85具有:与管路81g连通的液压缸部850;在液压缸部850内移动而将工作油经由管路81g、控制阀89及管路81h、81e向液压缸221供给的活塞部851;将活塞部851与柱塞840连结的轴852。

第二泵部88具有:与管路81c连通的液压缸部880;在液压缸部880内移动而将工作油经由管路81c、81d、止回阀82b及管路81e向液压缸221供给的活塞部881;将活塞部881与柱塞840连结的轴882。

第一泵部85将与第二泵部88相比流量大且压力小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具体而言,第一泵部85的活塞部851以受压面积成为第二泵部88的活塞部881的受压面积的至少2倍以上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泵部85通过柱塞840的一次的往复运动而喷出的工作油的量多于通过柱塞840的一次的往复运动而从第二泵部88喷出的工作油的量。因此,第一泵部85每单位时间能够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比第二泵部88多。

控制阀89是三通阀,具有与管路81f连接的端口a、与管路81g连接的端口b、与管路81h连接的端口c。控制阀89构成为,在off时将端口a与端口b连接,在on时将端口b与端口c连接。

控制装置10若接收到应使四轮驱动车100从二轮驱动状态成为四轮驱动状态的信号,则为了进行进给动作,向电磁泵8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向控制阀89输出与该泵信号sp反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而且,控制装置10在加压动作时,仅向电磁泵83输出泵信号sp。此外,控制装置10在泄放动作时,向电磁泵8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向控制阀89输出与泵信号sp同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8的动作的时间图。将本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8的动作分为(1)进给动作、(2)加压动作、(3)泄放动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各信号的脉冲数或各动作之间的间隔是一例,并不局限于此。

(1)进给动作:控制装置10若接收到应从二轮驱动状态成为四轮驱动状态的信号,则如图6所示,向电磁泵83的电磁元件部84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向控制阀89输出与泵信号sp反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

电磁泵83的电磁元件部84在来自控制装置10的泵信号sp为off时,通过弹簧842的弹簧力使柱塞840向第一泵部85侧滑动。此时,控制阀89为on,因此端口b与端口c连接。由此,第一泵部85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g、控制阀89的端口b、端口c及管路81h、81e向液压缸221供给。即,来自第一泵部85的压力小但流量多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另一方面,容器8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a、81b、止回阀82a及管路81c向第二泵部88吸入。

另外,电磁泵83的电磁元件部84在泵信号sp为on时,产生电磁力而使柱塞840向第二泵部88侧滑动。第二泵部88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c、81d、止回阀82b及管路81e向液压缸221供给。即,来自第二泵部88的压力大但流量少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此时,控制阀89为off,因此端口a与端口b连接。容器8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a、81f、控制阀89的端口a、端口b及管路81g向第一泵部85吸入。

如以上所述,控制装置10在进给动作时,向电磁泵83输出重复on、off的泵信号sp。第一泵部85及第二泵部88重复工作油的吸入及喷出,并将工作油向液压缸221连续供给。

(2)加压动作:若进给动作结束,则控制装置10向电磁泵8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脉冲信号,但是不向控制阀89输出阀信号sv。即,控制阀89继续off状态。

电磁泵83的电磁元件部84在泵信号sp为on时,产生电磁力而使柱塞840向第二泵部88侧滑动。第二泵部88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c、81d、止回阀82b及管路81e向液压缸221供给。即,来自第二泵部88的流量少但压力大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此时,控制阀89为off,因此端口a与端口b连接。而且,容器8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a、81f、控制阀89的端口a、端口b及管路81g向第一泵部85吸入。

电磁泵83的电磁元件部84在来自控制装置10的泵信号sp为off时,通过弹簧842的弹簧力使柱塞840向第一泵部85侧滑动。此时,控制阀89为off,因此端口a与端口b连接。第一泵部85的工作油不向液压缸221供给,经由管路81g、控制阀89的端口b、端口a及管路81f、81a而返回容器80,或者经由管路81b向第二泵部88吸入。

(3)泄放动作:使工作油从液压缸221向液压单元1u侧返回,在降低摩擦离合器53的按压力时,控制装置10向电磁泵8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且向控制阀89输出与泵信号sp同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

电磁泵83的电磁元件部84在泵信号sp为on时,使柱塞840向第二泵部88侧滑动。此时,控制阀89为on,因此端口b与端口c连接。第二泵部88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c、81d、止回阀82b、管路81h及控制阀89向第一泵部85吸入,并且液压缸221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e、81h、控制阀89的端口c、端口b及管路81g向第一泵部85吸入。

电磁泵83的电磁元件部84在泵信号sp为off时,通过弹簧842的弹簧力使柱塞840向第一泵部85侧滑动。此时,控制阀89为off,因此端口a与端口b连接。第一泵部85的工作油经由管路81g、控制阀89及管路81f向容器80返回。

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进给动作时,从第一泵部85将压力小但流量多的工作油,而且从第二泵部88将流量少但压力大的工作油交替地向液压缸221供给,因此能够高速地进行进给动作,能够提高摩擦离合器53的响应性。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9的构成例的概略构成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在电磁元件部84的轴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泵部85、88的电磁泵83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电磁元件部94的轴向的一方侧配置有2个泵部95、98的电磁泵93。

该液压回路9具备:容器90;将积存于容器9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a~91e、止回阀92a、92b向液压缸221供给的电磁泵93;控制阀99。控制阀99作为将液压缸221的压力释放的阀发挥功能。

电磁泵93具有:产生电磁力的电磁元件部94;通过电磁元件部94的电磁力而工作的第一泵部95及第二泵部98。第一泵部95是本发明的第一泵的一种方式。第二泵部98是本发明的第二泵的一种方式。电磁元件部94是本发明的单一的副驱动源的一种方式。

电磁元件部94具有:设置成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柱塞940;通过on而产生电磁力从而使柱塞940向图7的箭头的方向移动的电磁元件941;对柱塞940向与第一泵部95及第二泵部98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弹簧942。

第一泵部95具有:与管路91b连通的液压缸部950;在液压缸部950内移动而将工作油经由管路91b、控制阀99及管路91e向液压缸221供给的活塞部951;用于将活塞部951与柱塞940连结的轴952。

第二泵部98具有:与管路91d连通的液压缸部980;在液压缸部980内移动而将工作油经由管路91d、91c、止回阀92b及管路91e向液压缸221供给的活塞部981;用于将活塞部981与柱塞940连结的轴982。

第一泵部95的轴952及第二泵部98的轴982通过共通的轴953而与柱塞940连结。第一泵部95将与第二泵部98相比流量大且压力小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具体而言,第一泵部95的活塞部951以受压面积成为第二泵部98的活塞部981的受压面积的至少2倍以上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泵部95通过柱塞940的一次的往复运动而喷出的工作油的量多于通过柱塞940的一次的往复运动而从第二泵部98喷出的工作油的量。因此,第一泵部95每单位时间能够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比第二泵部98多。

控制阀99是三通阀,具有与管路91a连接的端口a、与管路91b连接的端口b、与管路91e连接的端口c。控制阀99构成为,在off时将端口a与端口b连接,在on时将端口b与端口c连接。

控制装置10若接收到应使四轮驱动车100从二轮驱动状态成为四轮驱动状态的信号,则为了进行进给动作,向电磁泵9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向控制阀99输出与泵信号sp同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而且,控制装置10在加压动作时,仅向电磁泵93输出泵信号sp。此外,控制装置10在泄放动作时,向电磁泵9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且向控制阀99输出与泵信号sp反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9的动作的时间图。将本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9的动作分为(1)进给动作、(2)加压动作、(3)泄放动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各信号的脉冲数、各动作之间的间隔是一例,并不局限于此。

(1)进给动作:控制装置10若接收到应从二轮驱动状态成为四轮驱动状态的信号,则如图8所示,向电磁泵93的电磁元件部94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且向控制阀99输出与泵信号sp同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

电磁泵93的电磁元件部94在泵信号sp的off时,通过弹簧942的弹簧力使柱塞940向与第一泵部95及第二泵部98相反的一侧滑动。此时,控制阀99为off,因此端口a与端口b连接。容器9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a、控制阀99的端口a、端口b及管路91b向第一泵部95吸入。而且,容器90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c、止回阀92a及管路91d向第二泵部98吸入。

电磁泵93的电磁元件部94在泵信号sp为on时,通过电磁力使柱塞940向第一泵部95及第二泵部98侧滑动。此时,控制阀99为on,因此端口b与端口c连接。第一泵部95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b、控制阀99的端口b、端口c、管路91e向液压缸221供给。第二泵部98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d、91c、止回阀92b及管路91e向液压缸221供给。即,来自第一泵部95的压力小但流量多的工作油与来自第二泵部98的压力大但流量少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断续地供给。

(2)加压动作:当进给动作结束时,控制装置10向电磁泵9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但是不向控制阀99输出阀信号sv。即控制阀99继续off状态。

电磁泵93的电磁元件部94在泵信号sp为on时,使柱塞940向第一泵部95及第二泵部98侧滑动。此时,控制阀99为off,因此端口a与端口b连接,第一泵部95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b、控制阀99的端口b、端口a及管路91a向容器90回流。第二泵部98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d、91c、91e及止回阀92b向液压缸221供给。即,仅是来自第二泵部98的压力大但流量少的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

(3)泄放动作:使工作油从液压缸221向液压单元1u侧返回,在降低摩擦离合器53的按压力时,控制装置10向电磁泵93输出重复多次on、off的泵信号sp,并向控制阀99输出与泵信号sp反相且同步地重复多次on、off的阀信号sv。

电磁泵93的电磁元件部94在泵信号sp为on时,使柱塞940向第一泵部95及第二泵部98侧滑动。此时,控制阀99为off,因此端口a与端口b连接。第一泵部95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b、控制阀99的端口a、端口b及管路91a向容器90流入。第二泵部98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d、91c、91e及止回阀92b向液压缸221供给。但是,向液压缸221供给的工作油的量少于泵信号sp为off时从液压缸221排出的工作油的量。

电磁泵93的电磁元件部94在泵信号sp为off时,通过弹簧942的弹簧力使柱塞940向与第一泵部95及第二泵部98相反的一侧滑动。此时,控制阀99为on,因此端口b与端口c连接。液压缸221的工作油经由管路91e、控制阀99的端口c、端口b及管路91b向第一泵部95吸入。

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进给动作时,从第一泵部95将压力小但流量多的工作油,而且从第二泵部98将流量少但压力大的工作油,以相同的定时向液压缸221供给,因此能够高速地进行进给动作,能够提高摩擦离合器53的响应性。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电磁泵(活塞泵)作为泵,但也可以使用叶轮泵或齿轮泵等其他的形式的泵。而且,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用途及适用对象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