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矿浆管道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40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距离铁精矿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长距离矿浆管道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浆管道运输过程中,隔膜泵作为浆体管道输送的加压设备,具有压力高、流量大、不易发生堵塞、浆体种类适应性广等优点,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节能上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故而在远距离矿浆管道输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应用在发现,当隔膜泵在向管道输送浆体时,管道往往会出现很强的震动,尤其是当隔膜泵的工作效率愈高、输送距离愈远、浆体浓度愈大,隔膜泵的震动愈剧烈,甚至会引起管道的共振;这种震动非常有害,不但噪音大,甚至会损坏管道泄漏浆体而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当管道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时,管道的外壁和水长期接触会产生腐蚀,从而导致管道会出现漏点,而漏点的增加会使得管道开裂从而脱落,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更为重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解决针对长距离矿浆管道出现有害震动的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减震墩,所述减震墩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固定有多组减震支脚,所述减震支脚的上方与管道的外沿相抵,所述减震支脚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管道减震的抱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抱箍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减震抱箍、安装耳、紧固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减震抱箍呈半圆环状,所述减震抱箍包括上减震抱箍和与上减震抱箍匹配设置的下减震抱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减震支脚间设置有用于拉紧减震支脚的拉结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为金属板材制成,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减震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上减震抱箍和安装耳、下减震抱箍与安装耳均为一体成型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通过安装孔实现管道的箍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耳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少震动的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距离矿浆管道的减震装置,其包括减震墩,所述减震墩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固定有多组减震支脚,所述减震支脚的上方与管道的外沿相抵,所述减震支脚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管道减震的抱箍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增加了管道在野外的使用寿命,还使得管道在输送矿浆过程中矿浆与管道形成一定的受力平衡从而减小了矿浆与管道内壁的摩擦,使管道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另外加设减震装置后的管道与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使得管道外壁避免接触到地面,起到了防腐蚀的作用和防止管道脱落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墩,2、连接板,3、减震支脚,4、安装耳,5、紧固螺栓,6、上减震抱箍,7、下减震抱箍,8、拉结筋板,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图1中,一种长距离矿浆管道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墩1,所述减震墩1内设置有连接板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板2为金属板材制成,所述连接板2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减震墩1内;所述连接板2的上方固定有多组减震支脚3,所述减震支脚3的上方与管道9的外沿相抵,所述减震支脚3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管道9减震的抱箍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抱箍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减震抱箍、安装耳4、紧固螺栓5,优选的,所述上减震抱箍6和安装耳4、下减震抱箍7与安装耳4均为一体成型制成大大的增加了抱箍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管道9的长短不同灵活调整减震抱箍、安装耳4、紧固螺栓5的数量,优选的每组减震抱箍、安装耳4匹配一组紧固螺栓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减震抱箍呈半圆环状,所述减震抱箍包括上减震抱箍6和与上减震抱箍6匹配设置的下减震抱箍7,半圆环状的上减震抱箍6、下减震抱箍7使得其与管道9具有更大的接触面,增强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支脚3间设置有用于拉紧减震支脚3的拉结筋板8,拉结筋板8能够有效的拉紧减震支脚3,防止出现因减震支脚3承重导致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耳4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5通过安装孔实现对管道9的箍紧;优选的,所述安装耳4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少震动的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增设可以减小震动,防止紧固螺栓5松动导致减震抱箍移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任何简单修改和同等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