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铸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794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铸件。



背景技术:

采矿设备、制动系统等领域均需要耐磨的铸件来保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越硬的物质越耐磨,但是越硬的物质其热冲击强度就越差,现有的耐磨铸件由于其结构设计缺陷,导致如果用高硬度的耐磨芯作为镶件进行浇铸成耐磨铸件的话,在浇铸和后期的热处理过程中很容易让耐磨芯发生热应力开裂,导致不良品产生。而一些裂纹存在于耐磨芯的内部,从外观很难发现,这样的耐磨铸件在使用过程中,耐磨芯很容易脱落或崩缺,导致采矿设备和制动系统的失效甚至对该设备和系统造成损伤。所以现有的带有镶件的耐磨铸件质量非常不稳定,良品率低,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的带耐磨芯的耐磨铸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耐磨铸件,包括铸件本体,铸件本体内镶铸有若干个包裹有镶套的耐磨芯,镶套的硬度低于耐磨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镶套的熔点高于铸件本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铸件本体为奥氏体钢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铸件本体为高锰钢金属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镶套为圆管状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镶套为低碳钢金属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镶套的壁厚为0.2毫米至3毫米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耐磨芯为冷作工具钢或高速钢或硬质合金或陶瓷烧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耐磨铸件,包括铸件本体,铸件本体内镶铸有若干个包裹有镶套的耐磨芯,镶套的硬度低于耐磨芯。由于有镶套的缓冲,使得耐磨芯所受到的热冲击大大降低,防止耐磨芯出现裂纹,提高耐磨铸件的成品率、使用寿命和产品品质。而且,镶套的硬度较低,铸件本体和耐磨芯在生产时和后期处理时发生的热胀冷缩、金相组织变化而导致的体积变化,较低硬度的镶套会有提供退让的空间,防止耐磨芯和铸件本体开裂。本实用新型用于耐磨件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耐磨铸件,包括铸件本体1,铸件本体1内镶铸有若干个包裹有镶套2的耐磨芯3,镶套2的硬度低于耐磨芯3。由于有镶套的缓冲,使得耐磨芯所受到的热冲击大大降低,防止耐磨芯出现裂纹,提高耐磨铸件的成品率、使用寿命和产品品质。铸件本体1为奥氏体钢构件。奥氏体金属在热处理时,高速钢等材料的耐磨芯3要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而产生约4%的体积膨胀,而高锰钢没有此体积膨胀,仅有体积收缩,而且,镶套的硬度较低,铸件本体和耐磨芯在生产时和后期处理时发生的热胀冷缩、金相组织变化而导致的体积变化,较低硬度的镶套会有提供退让的空间,防止耐磨芯和铸件本体开裂。

同样地,高温合金在高温下尺寸变化小,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而高锰钢作为奥氏体钢的一种,由于其耐磨和价格相对便宜,可用于铸件本体1成形。

为了让镶套2起到热缓冲和热应力的缓冲作用,镶套2硬度低于铸件本体1,让镶套2可以变形从而实现缓冲作用。

镶套2的硬度低于耐磨芯3,在浇铸铸件本体1时,让镶套2紧紧抱住耐磨芯3,而又让耐磨芯3不变形。低硬度镶套2 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如低碳钢可以作为镶套2的构件材质。

镶套2为圆管状构件,圆管便于生产、价格低廉,有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

耐磨芯3为冷作工具钢,但也不限于金属材质,它也可以为陶瓷烧结构件,凡是具有耐磨性能的材质,均可用于制作耐磨芯3。

利用精密金属喷射成形,再经过压实的耐磨芯3,它具有空隙率为零特性,故可大大提高耐磨芯3的实用寿命,防止耐磨芯发生断裂。

镶套2越薄,缓冲作用越小,镶套2越厚,可能会导致镶套2不能紧紧抱住耐磨芯3,导致耐磨芯3的结合不牢固,故经过大量试验让镶套2壁厚为0.2毫米至3毫米之间,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符合使用和生产要求。

铸件本体的浇铸可以使用传统砂型铸造、消失模铸造、失蜡或压铸等精密铸造工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