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偏心拨禾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8921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偏心拨禾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行星齿轮和链轮-链条传动调整弹齿角度的收割机拨禾轮,具体是一种非偏心拨禾轮。



背景技术:

拨禾轮主要运用在联合收割机和卧式收割机割台上,其主要作用是引导农作物茎杆、扶持切割,防止切割后的茎秆在割刀上堆积。为了减少弹齿对农作物谷穗的破坏,要求弹齿应垂直进入作物丛中,现在收割机采用的拨禾轮大多数是偏心拨禾轮。偏心拨禾轮在拨禾轮幅板外侧增加偏心幅板,通过偏心机构实现弹齿角度的调整。但是偏心拨禾轮安装调整步骤繁琐,而且因为偏心幅板与幅板之间的链接杆件较多,容易在工作过程中与茎秆发生缠绕,影响收割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一种拨禾轮(CN 202535754 U),通过皮带分别带动拨禾轮和弹齿轴的转动。通过皮带轮直径的数值设定传动比,达到控制弹齿轴转速的目的。但是该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机构弹齿轴与拨禾轮的运动方向相同,不能满足弹齿轴在工作过程中一直竖直的状态要求。并且由于皮带轮布置占用空间,不能达到结构紧凑,防止茎秆缠绕的目的。皮带传动在工作较长时间后易打滑,将会使拨禾轮的工作状态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偏心幅板拨禾轮,该拨禾轮既能实现弹齿的角度调整,又舍弃了偏心幅盘这一部件。能够解决拨禾轮安装调节繁琐和秸秆缠绕的问题,并且使拨禾轮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非偏心拨禾轮,通过行星轮系和链轮的传动实现弹齿轴的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轮、一号行星轮、二号行星轮、一号链轮、张紧轮、二号链轮、同步链轮、弹齿轴、幅板、拨禾轮支架和拨禾轮轴。

所述的中心轮固定在拨禾轮支架上,在拨禾轮工作时中心轮是保持固定的,其轴心与拨禾轮轴同心;所述幅板起到行星架的作用,一号行星轮、二号行星轮、一号链轮和张紧轮均安装在幅板上,张紧轮保证链条传动的平稳可靠,其中二号行星轮与链轮固联在一起;一号行星轮与中心轮啮合,二号行星轮与一号行星轮啮合;二号链轮固定连接在弹齿轴上;二号链轮与一号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在每根弹齿轴上都固定安装有同步链轮,并将所有同步链轮通过链条相互连接,当一根弹齿轴转动时,其他的弹齿轴将会以同样的速度转动。

弹齿轴的转速通过调整齿轮传动比和链轮的传动比来实现,通过齿轮传动,使得弹齿轴旋转方向与拨禾轮的旋转方向相同。只要设计好该机构的齿轮和链轮的传动比,即可实现工作过程中弹齿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拨禾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拨禾轮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拨禾轮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非偏心拨禾轮(参见图1-4),通过行星轮系和链轮的传动实现弹齿轴的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轮1、一号行星轮2、二号行星轮3、一号链轮4、张紧轮5、二号链轮6、同步链轮7、弹齿轴8、幅板9、拨禾轮支架10和拨禾轮轴11。

所述的中心轮1固定在拨禾轮支架10上,在拨禾轮工作时中心轮1是保持固定的,其轴心与拨禾轮轴11同心。其作用是在拨禾轮工作时,使一号行星轮2沿其齿廓运动。

所述幅板9起到行星架的作用,一号行星轮2、二号行星轮3、一号链轮4和张紧轮5均安装在幅板9上,其中二号行星轮3与一号链轮4固联在一起。一号行星轮2与中心轮1啮合,二号行星轮3与一号行星轮2啮合。二号链轮6固定连接在弹齿轴8上。二号链轮6与一号链轮4通过链条连接,张紧轮5位于一号链轮4与二号链轮6之间,保证链条传动的平稳可靠。

所述一号行星轮2在沿中心轮1运动时产生自转,带动二号行星轮3自转,二号行星轮3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一号链轮4自转,一号链轮4通过链条带动二号链轮6从而带动弹齿轴8转动。

在每根弹齿轴8上都固定安装有同步链轮7,并将所有同步链轮7通过链条相互连接,当一根弹齿轴8转动时,其他的弹齿轴8将会以同样的速度转动。

一号行星轮2的自转方向与拨禾轮的旋转方向一致,二号行星轮3的自转方向与一号行星轮2相反,弹齿轴8的旋转方向也与拨禾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为满足弹齿轴8在拨禾轮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要求,行星轮和链轮的齿数比应满足式1的要求:

<mrow> <mfrac> <mrow> <msub> <mi>Z</mi> <mn>3</mn> </msub> <mo>&CenterDot;</mo> <msub> <mi>Z</mi> <mn>6</mn> </msub> </mrow> <mrow> <msub> <mi>Z</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sub> <mi>Z</mi> <mn>4</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n>1...</mn>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Z1—中心轮1的齿数;

Z3—二号行星轮3的齿数;

Z4—一号链轮4的齿数;

Z6—二号链轮6的齿数。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拨禾轮,通过调整齿轮传动比和链轮的传动比,使得弹齿轴旋转方向与拨禾轮的旋转方向相同,并可实现工作过程中弹齿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舍弃了偏心幅板,使拨禾轮的安装调整变得简单易操作,使拨禾轮的结构更紧凑,节省了空间,安装了该拔禾轮的收割机,在工作过程中避免了与茎秆发生缠绕,大大提升了收割机的工作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