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阀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46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心阀门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盖,尤其是涉及一种偏心阀门盖。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等阀门材质等,而偏心阀门也是阀门类别中的一种,为解决阀板与阀座的挤压问题而出现,但是由于其设计的原因,其上部的偏心阀门盖往往由于结构原因使得安装以及拆卸不方便,阀杆的实际操作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有效实现阀门阀杆操作并方便安装以及拆卸的偏心阀门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偏心阀门盖,具有阀门盖体,所述阀门盖体包括凸缘部以及与阀门连接固定的底部圆盘盖,所述底部圆盘盖位于凸缘部下部,所述阀门盖体上设有一垂直贯通两者的轴位孔,所述轴位孔供阀门的阀杆通过且包括上工位孔以及下工位孔,在所述上工位孔以及下工位孔之间设有内凹的限位槽,所述轴位孔在底部圆盘盖上的开孔位置远离底部圆盘盖的圆心处,所述轴位孔在凸缘部上的开孔位置远离凸缘部的中心处。

作为优选,所述下工位孔的中心至底部圆盘盖的圆心的距离为30mm。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部圆盘盖的底侧盘面上开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按间距圆周阵列于下工位孔的四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其中心至下工位孔的孔心距设为42mm。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部圆盘盖的底侧外边缘设有多个按间距排列的外侧定位孔,所述外侧定位孔圆周阵列分布且其圆心至底部圆盘盖的圆心的距离设置为9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偏心阀门盖,采用在其盖体上设置与阀杆以及阀板阀座配套的偏心的轴位孔,因而不仅适应实现阀门的开启与关闭动作,方便阀杆的操作,而且由于在阀盖下部设有多个与轴位孔配套设置的定位孔,因而方便整体的安装以及拆卸,便于后期维护,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偏心阀门盖,具有阀门盖体1,所述阀门盖体1包括凸缘部11以及与阀门连接固定的底部圆盘盖12,所述底部圆盘盖12位于凸缘部11下部,所述阀门盖体1上设有一垂直贯通两者的轴位孔2,所述轴位孔2供阀门的阀杆通过且包括上工位孔21以及下工位孔22,在所述上工位孔21以及下工位孔22之间设有内凹的限位槽3,所述轴位孔2在底部圆盘盖12上的开孔位置远离底部圆盘盖12的圆心处,所述轴位孔2在凸缘部11上的开孔位置远离凸缘部11的中心处,因而在实际应用时,只需将所述整体盖体按规定位置安装并与阀门阀体固定,并将阀杆穿过上部的轴位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为进一步保证安装精度且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且为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安装的稳固性,所述下工位孔22的中心至底部圆盘盖12的圆心距为30mm。在所述底部圆盘盖12的底侧盘面上开有多个定位孔4,所述定位孔4按间距圆周阵列于下工位孔22的四周。所述定位孔4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其中心至下工位孔22的孔心的距离设为42mm。在所述底部圆盘盖12的底侧外边缘设有多个按间距排列的外侧定位孔5,所述外侧定位孔5圆周阵列分布且其圆心至底部圆盘盖12的圆心设置为90mm。

上述偏心阀门盖,采用在其盖体上设置与阀杆以及阀板阀座配套的偏心的轴位孔,因而不仅有效适应阀门的开启与关闭动作,方便阀杆的操作,而且由于在阀盖下部设有多个与轴位孔配套设置的定位孔,因而方便整体的安装以及拆卸,便于后期维护,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