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07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关闭时,密封面依靠介质压力来密封,将闸板的密封面压向另一侧的阀座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这就是自密封。大部分闸阀是采用强制密封的,即阀门关闭时,要依靠外力强行将闸板压向阀座,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闸阀在开启和关闭时,阀芯和阀座密封面始终接触并相互摩擦,因而密封面容易磨损,特别是在阀门处于接近关闭状态时,阀芯前后压差很大,密封面磨损就更加严重,然而密封面磨损易引起漏水或生锈现象,维修比较困难,从而缩短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闸阀,它结构简单、开关轻巧、密封可靠、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闸阀,它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上包括阀座、闸板、阀杆、阀盖;所述的阀盖设置于阀体上;所述的阀杆穿过所述阀盖与闸板连接;所述的阀体顶端设置有手轮,并与阀杆连接;所述的阀体两端设置有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述的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靠近闸板的内端上设有阀座,均设置于阀体流道内;所述的闸板包括密封面和外壁;所述的外壁上套有密封圈与流道的上内壁抵触连接;所述的阀杆垂直方向的阀体内壁底部设置有凹槽,与所述的闸板的密封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的外圆周面分别与阀体的下端左、右侧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的内表面设有防腐蚀内衬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闸板密封面采用不锈钢和硬质合金材质的闸板密封面;所述的闸板外壁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轮与阀盖之间设置有填充压盖;所述的阀杆依从穿过阀盖、填充压盖与闸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阀体的内表面设有防腐蚀内衬层,腐蚀性的介质直接与防腐蚀内衬层接触,而不与阀体的其他部位接触,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腐蚀效果,闸板密封面采用不锈钢和硬质合金材质的闸板密封面;闸板外壁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圈,避免密封面受损、锈蚀等不良影响,更为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开关轻巧、密封可靠、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轮;2-阀体;3-阀杆;4-闸板;5-右连接管;6-凹槽;7-左连接管;8-阀盖;9-阀座;10-密封圈;11-防腐蚀内衬层;12-填充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闸阀,它包括阀体2;所述的阀体2上包括阀座9、闸板4、阀杆3、阀盖8;所述的阀盖8设置于阀体2上;所述的阀杆3穿过所述阀盖8与闸板4连接;所述的阀体2顶端设置有手轮1,并与阀杆3连接;所述的阀体2两端设置有左连接管7和右连接管5;所述的左连接管7和右连接管5靠近闸板4的内端上设有阀座9,均设置于阀体2流道内;所述的闸板4外壁上套有密封圈10与流道的上内壁抵触连接;所述的阀杆3垂直方向的阀体2内壁底部设置有凹槽6,与所述的闸板4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连接管7和右连接管5的外圆周面分别与阀体2的下端左、右侧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2的内表面设有防腐蚀内衬层11。

进一步的,所述的闸板4密封面采用不锈钢和硬质合金材质的闸板密封面;所述的闸板4外壁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轮1与阀盖8之间设置有填充压盖12;所述的阀杆3依从穿过阀盖8、填充压盖12与闸板4连接。

本具体实施工作原理:阀体的内表面设有防腐蚀内衬层,腐蚀性的介质直接与防腐蚀内衬层接触,而不与阀体的其他部位接触,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腐蚀效果,闸板密封面采用不锈钢和硬质合金材质的闸板密封面;闸板外壁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圈,避免密封面受损、锈蚀等不良影响,更为安全、环保。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开关轻巧、密封可靠、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