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3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离合器可应用于多个场合,如车辆、车床及加工中心等设备。一般情况下,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行业逐渐发展起来,而汽车配件中的离合器装置作为汽车中应用最多的配件,使得离合器装置越来越重要。离合器装置是汽车机械传动中的常用部件,可通过分离或接合传递动力。目前市面上的离合器装置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这样容易造成制造成本高,维修和保养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合器装置,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离合器装置,包括:皮带轮总成,呈圆柱体状,其一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其中第一环形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一长条开槽和多条第二长条开槽,且皮带轮总成的侧边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用于穿过皮带以带动皮带轮总成转动;驱动盘,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以使得驱动盘固定设置在皮带轮总成时跟随皮带轮总成转动,其中驱动盘中设有第一通孔,用于与转动轴连接,以带动转动轴转动,驱动盘包括驱动盘连接片、与驱动盘连接片连接的驱动盘厚片和设置在驱动盘厚片中间的固定机构;线圈,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的第一环形凹槽内,以使得线圈通电时驱动盘吸附在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以跟随皮带轮总成转动,其中线圈外包裹有黑色环氧树脂层,黑色环氧树脂层上设有由绝热层、绝缘层和防氧化层组成的接线盒,接线盒上设置有用于盖住接线盒的接线盖,接线盖上设有线孔,且接线盒内设有与线圈内的铜线连接的热断丝;导电装置,包括与接线盒内的铜线连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包裹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的硅树脂玻璃纤维套管、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的插头和包裹在插头外的防水护套;其中,车用橡胶离合器还包括长条弹簧片,长条弹簧片的一端通过第一柳钉固定在驱动盘连接片远离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长条弹簧片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柳钉与驱动盘厚片和固定机构连接,固定机构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盘厚片上,且长条弹簧片的另一端与驱动盘厚片连接的区域设置有垫片,以使得长条弹簧片倾斜设置。

其中,接线盒内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线圈的铜线连接。

其中,驱动盘连接片朝向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设有环形磁槽,其中环形磁槽中设置磁铁以使得驱动盘吸附在皮带轮总成上。

其中,驱动盘连接片、驱动盘厚片和固定机构呈圆形状。

其中,驱动盘连接片和驱动盘厚片一体成型。

其中,固定机构的中部设有凸起,凸起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通孔和第一键槽连通以套设在转动轴上,以带动转动轴转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装置,包括:皮带轮总成,呈圆柱体状,其一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其中第一环形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一长条开槽和多条第二长条开槽,且皮带轮总成的侧边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用于穿过皮带以带动皮带轮总成转动;驱动盘,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以使得驱动盘固定设置在皮带轮总成时跟随皮带轮总成转动,其中驱动盘中设有第一通孔,用于与转动轴连接,以带动转动轴转动,驱动盘包括驱动盘连接片、与驱动盘连接片连接的驱动盘厚片和设置在驱动盘厚片中间的固定机构;线圈,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的第一环形凹槽内,以使得线圈通电时驱动盘吸附在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以跟随皮带轮总成转动,其中线圈外包裹有黑色环氧树脂层,黑色环氧树脂层上设有由绝热层、绝缘层和防氧化层组成的接线盒,接线盒上设置有用于盖住接线盒的接线盖,接线盖上设有线孔,且接线盒内设有与线圈内的铜线连接的热断丝;导电装置,包括与接线盒内的铜线连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包裹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的硅树脂玻璃纤维套管、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的插头和包裹在插头外的防水护套;其中,离合器装置还包括长条弹簧片,长条弹簧片的一端通过第一柳钉固定在驱动盘连接片远离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长条弹簧片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柳钉与驱动盘厚片和固定机构连接,固定机构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盘厚片上,且长条弹簧片的另一端与驱动盘厚片连接的区域设置有垫片,以使得长条弹簧片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离合器装置具有弹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且结构简单以及稳定性好,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皮带轮总成、驱动盘和线圈组合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驱动盘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驱动盘的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驱动盘的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皮带轮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皮带轮总成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皮带轮总成,2为线圈,3为驱动盘,4为导电装置,11为第一环形凹槽,12为第二环形凹槽,13为第一长条开槽,14为第二长条开槽,15为开孔,16为轴承,21为接线盒,31为驱动盘厚片,32为驱动盘连接片,301为固定机构,302为长条弹簧片,303为第一柳钉,304为第二柳钉,305为螺钉,306为环形磁槽,311为凸起,312为第一通孔,313为第一键槽,41为第一导线,42为第二导线,43为硅树脂玻璃纤维套管,44为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7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皮带轮总成、驱动盘和线圈组合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驱动盘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驱动盘的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驱动盘的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皮带轮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皮带轮总成的剖切结构示意图。该离合器装置包括皮带轮总成1、驱动盘3、线圈2和导电装置4。

皮带轮总成1呈圆柱体状,其一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1,且皮带轮总成1的侧边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12,用于穿过皮带以带动所述皮带轮总成1转动,其中多个第二环形凹槽12为多个高度不相等的齿条组成。具体的,皮带轮总成1的一侧面设有开孔15,在开孔15中设置有轴承16,其中轴承16可适应多种转速,并能够有效带动及保护皮带轮总成1,以使得轴承16支撑皮带轮总成1的转动并延长皮带轮总成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第一环形凹槽11内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一长条开槽13和多条第二长条开槽14。其中第一长条开槽13和第二长条开槽14均有6条,6条第一长条开槽13和6条第二长条开槽14均环绕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1内。具体地,6条第一长条开槽13间隔环绕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1的内侧,6条第二长条开槽14间隔环绕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1的外侧。且第一长条开槽13比第二长条开槽14的长度短。应理解,在皮带轮总成1转动时,线圈2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中。在运动过程中,线圈2随着通电时间延长以及皮带轮总成1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设置多条第一长条开槽13和多条第二长条开槽14有助于将线圈2以及皮带轮总成1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驱动盘3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的一侧面上,以使得驱动盘3固定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时跟随皮带轮总成1转动。也就是说,当驱动盘3固定在皮带轮总成1时,驱动盘3跟随皮带轮总成1转动;当驱动盘3没有固定在皮带轮总成1时,驱动盘3不跟随皮带轮总成1转动。具体地,驱动盘3设有第一卡扣,皮带轮总成1的开孔内设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互相配合,使得驱动盘3和皮带轮总成1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设置。

驱动盘3中设有第一通孔312,用于与转动轴连接,以带动转动轴转动。应理解,当驱动盘3固定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上时,驱动盘3与皮带轮总成1紧密贴合,驱动盘3跟随皮带轮总成1转动。驱动盘3跟随皮带轮总成1一起转动时它们的接触面之间紧密贴合,在转动时接触面之间并无滑动摩擦,从而保障了驱动盘3和皮带轮总成1不会受到磨损,并通过驱动盘3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其它设备动作(如转动轴驱动压缩机工作)。应理解,驱动盘3吸附在皮带轮总成1上并跟随皮带轮总成1一起转动时,是通过驱动盘3与皮带轮总成1的接触面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带动的。当驱动盘3与皮带轮总成1处于分离状态时,驱动盘3及与其连接的转动轴处于静止状态。

进一步的,驱动盘3包括驱动盘连接片32、与驱动盘连接片32连接的驱动盘厚片31和设置在驱动盘厚片31中间的固定机构301。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装置还包括长条弹簧片302,长条弹簧片302的一端通过第一柳钉303固定在驱动盘连接片32远离皮带轮总成1的一侧面上,长条弹簧片3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柳钉304与驱动盘厚片31和固定机构30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盘连接片32和驱动盘厚片31可以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即驱动盘连接片32包裹在驱动盘厚片31,此时固定机构301设置在驱动盘厚片31上方,而长条弹簧片302的另一端设置在驱动盘厚片31和固定机构301之间。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盘厚片31叠设在驱动盘连接片32上方,固定机构301叠设在驱动盘厚片31上方,且驱动盘连接片32设有开槽,长条弹簧片302的一端设置在驱动盘连接片32远离驱动盘厚片31的一侧面,长条弹簧片302的另一端穿过开槽,并设置在驱动盘连接片32和驱动盘厚片31之间。又或者,驱动盘连接片32和驱动盘厚片31对应设有开槽,长条弹簧片302的另一端穿过开槽,并设置在驱动盘厚片31和固定机构301之间。

固定机构301通过螺钉305固定在驱动盘厚片31上,且长条弹簧片302的另一端与驱动盘厚片31连接的区域设置有垫片,以使得长条弹簧片302倾斜设置。在转动时,设有长条弹簧片302的一侧面朝向与驱动盘3连接的设备。长条弹簧片302本身具有弹性,可缓解驱动盘3转动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有效保护驱动盘3。

优选的,在驱动盘连接片32朝向皮带轮总成1的一侧面设有环形磁槽33,其中环形磁槽33中设置磁铁以使得驱动盘3吸附在皮带轮总成1上。本实施例中,驱动盘连接片32、驱动盘厚片31和固定机构301呈圆形状。进一步的,驱动盘连接片32和驱动盘厚片31一体成型,使得驱动盘3的制造工艺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301的中部设有凸起311,该凸起311上设有第一通孔312,第一通孔312上设有第一键槽313,第一通孔312和第一键槽313连通以套设在转动轴上,以带动转动轴转动。应理解,在第一键槽313中可插入键销,转动轴与第一通孔31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键槽,组合时,第一键槽313与第二键槽相对,键销插入第一键槽313和第二键槽中,将转动轴与第一通孔312和第一键槽313固定连接,从而跟随驱动盘3转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通孔312内表面光滑,转动轴与第二通孔312的连接处表面光滑,可使得转动轴与第一通孔312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其中第一键槽313和第二键槽的长度比键销的长度略长。

线圈2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的第一环形凹槽11内,以使得线圈2通电时驱动盘3吸附在皮带轮总成1的一侧面上,以跟随皮带轮总成1转动。具体的,线圈2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将驱动盘3吸附在皮带轮总成1的开孔13内跟随一起转动,从而驱动转动轴转动。当线圈2断电后,该感应磁场消失,驱动盘3离开皮带轮总成1从而停止转动。应理解,在未工作状态下,驱动盘3与皮带轮总成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当线圈2断电后,感应磁场消失,驱动盘3能够自动复位从而远离皮带轮总成1。

其中线圈2外依次包裹有黑色环氧树脂层,提高了线圈2的绝缘性能,有效提高线圈2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黑色环氧树脂层上设有由绝热层、绝缘层和防氧化层组成的接线盒21。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设置在绝热层和防氧化层之间,绝热层设置在黑色环氧树脂层上,防氧化层设置在绝缘层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热层设置在绝缘层和防氧化层组成的接线盒21之间,绝缘层设置在黑色环氧树脂层上,防氧化层设置在绝热层上。又或者,防氧化层设置在绝热层和绝缘层之间,绝热层设置在黑色环氧树脂层上,绝缘层设置在防氧化层上。

接线盒21上设置有用于盖住接线盒21的接线盖,接线盖上设有线孔,且接线盒21内设有与线圈2内的铜线连接的热断丝。其中,热断丝具有熔点低、电阻大的特性,当经过热断丝的电流过大时,热断丝本身会发热,当温度到达其熔点时,可自动熔断热断丝,断开了与其连接的电路,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可有效的保护线圈2。应理解,当本离合器装置正常工作时,线圈2通过的电流大小为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电流值;当离合器装置上的驱动盘3增加负载或由于机械故障阻碍驱动盘3的转动时,线圈2通过的工作电流会增加,长期如此会烧坏线圈2,因此,在线圈2的铜线接入电源处接入热断丝,可及时断开电路,保护线圈2不被烧坏。进一步的,热断丝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当人们排除故障时,可换上新的热断丝以使得本离合器装置继续工作。

导电装置4包括与接线盒21内的铜线连接的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包裹在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外的硅树脂玻璃纤维套管43、与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连接的插头44和包裹在插头44外的防水护套。应理解,导电装置4与线圈2跟随皮带轮总成1一起转动。在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包裹硅树脂玻璃纤维套管43以保护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其中,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穿设线孔内,插头44用于与其他导线连接,以通电。进一步的,接线盒21内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导线41或第二导线42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线圈2的铜线连接。应理解,插头44设有一开关,在打开开关时,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通电。

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皮带穿过间隔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两侧边上的多个第二环形凹槽12中,带动皮带轮总成1转动;线圈2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中的第一环形凹槽11中并跟随皮带轮总成1一起转动;线圈2通电时将驱动盘3吸附在皮带轮总成1的一侧面上,以跟随一起转动;驱动盘3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1的一侧面上,其通过线圈2通电时将其吸附以及线圈2断电后驱动盘3可自动复位与皮带轮总成1分离,从而实现驱动盘3与皮带轮总成1的接合与分离;在驱动盘3中设有第一通孔312,该第一通孔312用于与转动轴连接,以带动转动轴转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装置,包括:皮带轮总成,呈圆柱体状,其一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其中第一环形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一长条开槽和多条第二长条开槽,且皮带轮总成的侧边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用于穿过皮带以带动皮带轮总成转动;驱动盘,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以使得驱动盘固定设置在皮带轮总成时跟随皮带轮总成转动,其中驱动盘中设有第一通孔,用于与转动轴连接,以带动转动轴转动,驱动盘包括驱动盘连接片、与驱动盘连接片连接的驱动盘厚片和设置在驱动盘厚片中间的固定机构;线圈,可拆卸设置在皮带轮总成的第一环形凹槽内,以使得线圈通电时驱动盘吸附在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以跟随皮带轮总成转动,其中线圈外包裹有黑色环氧树脂层,黑色环氧树脂层上设有由绝热层、绝缘层和防氧化层组成的接线盒,接线盒上设置有用于盖住接线盒的接线盖,接线盖上设有线孔,且接线盒内设有与线圈内的铜线连接的热断丝;导电装置,包括与接线盒内的铜线连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包裹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的硅树脂玻璃纤维套管、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的插头和包裹在插头外的防水护套;其中,离合器装置还包括长条弹簧片,长条弹簧片的一端通过第一柳钉固定在驱动盘连接片远离皮带轮总成的一侧面上,长条弹簧片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柳钉与驱动盘厚片和固定机构连接,固定机构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盘厚片上,且长条弹簧片的另一端与驱动怕厚片连接的区域设置有垫片,以使得长条弹簧片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离合器装置具有弹性,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且结构简单以及稳定性好,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