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731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道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管道由于铺设时间久远、腐蚀情况严重,需经常对其进行修复。而传统的开挖式修复和全线更换管道法工程量庞大、成本高、工期长,弊端明显,而采用非开挖技术对地下管道修复有着较多的有益效果。

目前,国内外管道局部修复技术主要有嵌补法、注浆法、短管内衬法等,其中,短管内衬法修复时主要是在短管的外表面上涂覆修复材料,并使短管与待修复管贴合而修复待修复管,但存在因短管与待修复管之间贴合不紧密而影响修复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以提高短管与待修复管之间的贴合一致性而提高管道修复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的可径向伸缩的修复机构,所述修复机构包括垂直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方向呈辐射状布置的多个弧形钢板,以及设于所述弧形钢板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之间的伸缩调节机构;于所述弧形钢板的外周面上设有修复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的套筒、插装于所述套筒内的插轴,于所述插轴上滑动套设有多个沿所述套筒的径向呈辐射状布置的安装座,所述弧形钢片固连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伸缩调节机构还包括铰接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多个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插轴包括一端插装于所述套筒内的主轴,以及设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呈辐射状布置的多个分轴,于所述主轴插装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形成有轴肩,于所述套筒上设有阻止所述轴肩脱出所述套筒的挡环。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液压缸。

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组件,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弧形钢板的外表面上均布有凸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通过径向伸缩的修复机构,可使多个弧形钢板同时与待修复管贴合,而使修复材料涂覆于待修复管上,可提高对待修复管的修复效果,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伸缩调节机构采用相互铰接的套筒、连接杆及安装座构成的连杆机构,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3)采用液压缸可使输出的直线动力平衡稳定,从而可提高修复机构对待修复管的修复效果。

(4)设置支撑组件可便于调节液压缸的高度。

(5)凸起可提高修复材料于弧形钢板上的粘附性,以能够使修复材料充分涂覆于待修复管内壁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压缸,2-套筒,21-挡环,3-连接杆,4-弧形钢板,5-安装座,6-插轴,61-分轴,62-轴肩,7-支架,71-螺母,72-安装板,73-螺柱,7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其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以及连接于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的可径向伸缩的涂覆机构,涂覆机构包括垂直于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方向呈辐射状布置的多个弧形钢板,以及设于弧形钢板与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端之间的伸缩调节机构;于弧形钢板的外周面上设有修复材料。

本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通过径向伸缩的修复机构,可使多个弧形钢板同时与待修复管贴合,而使修复材料涂覆于待修复管上,可提高对待修复管的修复效果,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所述的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及图2中所示,其中,支架7具体包括安装板72,于安装板72的底面固连有呈圆周均布的四个支腿,于以便于将该支架7定位于待修复管内。而为便于调节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高度,于支架7上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组件,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即安装于支撑组件上。该支撑组件具体包括支撑板74、与支撑板74固连并插设于安装板72上的螺柱73,以及与螺柱73螺接并相对布置于安装板72两侧的螺母71。由此,可根据待修复管的口径而调节螺母71于螺柱73上螺接的位置,而调节液压缸1的高度,以能够使其中线处于待修复管的中心高处,进而使多个弧形钢板4同时与待修复管贴合。

本实施例中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采用液压缸1,以能够输出平衡稳定的直线动力。当然,直线动力输出装置除了采用液压缸1,其也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等。弧形钢板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呈环状布置的四个,且在涂覆机构伸展时,其能够围构成一闭合状的圆环。为提高修复材料于弧形钢板4外表面上的粘附性,于弧形钢板4的外表面上均布有多个凸起,以提高修复材料与弧形钢板4之间的摩擦力而避免修复材料受重力而掉落。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固连于液压缸1动力输出端的套筒2、插装于套筒2内的插轴6,于插轴6上滑动套设有四个沿套筒2的径向呈辐射状布置的安装座5,前述的弧形钢板4即固连于安装座5上,该伸缩调节机构还包括铰接于套筒2与安装座5之间的四个连接杆3。具体来说,插轴6包括一端插装于套筒2内的主轴,以及设于主轴的另一端并呈辐射状布置的四个分轴61,于主轴插装于套筒2内的一端形成有轴肩62,于套筒2上设有阻止轴肩62脱出套筒2的挡环21。需要说明的是,弧形钢板4除了设置四个,其也可设置三个、五个等,只需使弧形钢板4在修复机构伸展时能够围构与待修复管适配的封闭状的圆环即可。

本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软管内衬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本装置牵引至待修复管内部,并根据待修复管的口径调节支撑组件的高度,以使液压缸1的中心高与待修复管的中心平齐,然后再启动液压缸1使其伸展直至弧形钢板4与待修复管的内壁贴合,并均匀施压将修复材料固定在管道待修复处,然后再使液压缸1带动弧形钢板4收缩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