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449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转轴。



背景技术: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经常穿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使用,一般为金属圆杆,也有少部分呈方型。部分转轴上会开设键槽,通过在键槽上安装键并通过键使安装在转轴上的零件与转轴间可以产生扭矩。

但是键安装在键槽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受力面积小,通过键来安装固定连接时,存在脱落或滑动等不稳定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9所示,人们通常会在键8上开设沉头孔81,键槽5上开设与沉头孔81连通的连接孔,通过固定螺栓9穿设于沉头孔81以及连接孔,可以达到将键8与键槽81压紧的效果。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是外加螺栓,连接孔的定位不方便,同时键上的连接孔与键槽上的连接孔的螺纹配合度较差,因此该种加固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轴,其可以方便地将键压紧在键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转轴,包括轴体以及与轴体分设在轴体两侧的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所述轴体上设置有键槽,所述键槽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连接有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包括膨胀栓以及抵接在膨胀栓侧壁周向位置的膨胀片,所述固定栓的侧壁周向开设有供膨胀片穿出的若干通孔,所述膨胀栓包括与连接腔螺纹连接的第一栓部以及向外推出膨胀片的第二栓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键槽的设计可以使键安装在键槽上,使安装在转轴上的零件与转轴间可以产生扭矩,键槽上的固定栓在键的安装时,可以用来定位键,当键与键槽抵接后,通过膨胀部上的控制第一栓部使膨胀栓在连接部上移动,通过第二栓部达到控制膨胀片穿出固定栓的目的,穿出的膨胀片抵接在键上,使键压紧在键槽上,不易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栓部的端部连接有工作部,所述工作部上开设有工作孔,所述工作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栓部的直径,所述第二栓部锥面过渡第一栓部与工作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栓部呈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的圆台状,通过工具控制工作部的工作孔,达到控制第一栓部向下移动时,第二栓部的侧面会挤压膨胀片,使膨胀片弹出固定栓。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腔连接有若干滑移槽,所述膨胀片的表面均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设置于滑移槽内,所述滑移块与滑移槽的槽底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栓部上移过程中,弹性复位件的弹力可以驱使滑移块向槽底运动,滑移块带动膨胀片,使其向轴线方向回弹,使其缩回固定栓内部,此时可以将键方便地从键槽中拆除。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端周向设置有若干大小相同的连接面,相邻所述连接面之间设置有大小形状相同的连接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面的设置可以使第一轴端与轴承等零件的连接更加紧密,方便定位;连接弧的设置可以减少相邻连接面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轴体的强度,提高了物理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端的靠近端面的位置上设置有与键槽连接的第一圆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弧部的设计,能够减小连接面与第一轴端的端面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轴体的强度,提高了物理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轴端与轴体之间通过第二圆弧部连接,所述第二圆弧部包括与第二轴体连接的第一圆角和与轴体连接的第二圆角,所述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反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角的设计减少了第二轴端与第二圆弧部的应力集中现象,第二圆角的设计减少了第二圆弧部与轴体之间的应力集中,从而使第二圆弧部的设计减小了第二轴端与轴体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轴体的强度,提高了物理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轴体上周向开设有互相平行的环槽,所述环槽的侧壁设置有倒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可用于设置密封环,倒钩的设计可以使密封环与环槽过盈配合,使密封环与环槽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从环槽中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镀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铬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而生成一层很薄的致密氧化膜,这层膜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并且透明,使制品表面长时间保持光泽,设置有镀铬层的轴的化学稳定性较好,且具有硬度高、耐磨、反光性能好,能够抵抗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袭,且相比于其他金属镀层,与其他金属镀层不一样,铬镀层的摩擦因数较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转轴通过键槽的设计,可以在键槽上安装键并通过键使安装在转轴上的零件与转轴间可以产生扭矩,通过固定栓和膨胀部的配合,可以方便地将键与键槽卡紧,提高了转轴的装配精度;

2、该转轴通过带倒角的环槽、第一圆弧部、第二圆弧部、连接弧的设计,可以减小轴体表面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轴体的强度,提高了物理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转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转轴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未安装膨胀部的固定栓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安装膨胀部的固定栓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第一轴端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轴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键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轴体;2、第一轴端;21、连接面;22、连接弧;23、第一圆弧部;3、第二轴端;31、第二圆弧部;32、第一圆角;33、第二圆角;4、环槽;41、倒钩;5、键槽;6、固定栓;61、通孔;62、连接腔;621、第一连接腔;622、第二连接腔;623、滑移槽;7、膨胀部;71、膨胀栓;713、第一栓部;712、第二栓部;711、工作部;714、工作孔;72、膨胀片;721、滑移块;73、弹性复位件;8、键;81、沉头孔;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转轴,转轴的表面设置有镀铬层,包括轴体1和分设在轴体1两侧的第一轴端2和第二轴端3。轴体1侧壁周向开设有两条互相平行的环槽4,环槽4的侧壁均向内凹陷,形成对称的倒钩41。

参见图3至图5,轴体1表面还开设有键槽5,键槽5上设置有两个与轴体1一体成型的固定栓6,固定栓6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61,固定栓6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62,连接腔62包括有开口朝向固定栓6端面的第一连接腔621和若干与通孔61连接的第二连接腔622,第一连接腔621与第二连接腔622连通。连接腔62内连接有膨胀部7,膨胀部7包括穿设连接在第一连接腔621上的膨胀栓71和设置在第二连接腔622内的膨胀片72。膨胀栓71包括与第一连接腔621螺纹连接的第一栓部713,以及与第一栓部713连接的第二栓部712,第二栓部712的另一端连接有工作部711,工作部711的直径大于第一栓部713的直径,第二栓部712通过锥面连接过渡第一栓部713与工作部711,工作部711的端部设置有工作孔714,工作部711为内六角孔。

参见图4和图5,膨胀片72的一端与第二栓部712的侧壁相抵接,膨胀片72的另一端可在连接腔62内滑移并穿出通孔61,第二连接腔622上部开设有滑移槽623,膨胀片72的上表面设置有滑移块721,滑移块721设置于滑移槽623内,滑移块721与滑移槽623靠近侧壁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复位件73,弹性复位件73为弹簧。

参见图6和图7,第一轴端2的周向设置有六个形状和面积相同的连接面21,连接面21之间通过形状和面积相同的连接弧22连接,连接面21与第一轴端2的端面之间通过第一圆弧部23连接。第二轴端3的直径小于轴体1,第二轴端3与轴体1之间通过第二圆弧部31连接,第二圆弧部31包括连接第二轴端3与第二圆弧部31的第一圆角32和连接第二圆弧部31和轴体1的第二圆角33,第一圆角32与第二圆角33反向设置。

键的安装过程:

参见图8,将开设有沉头孔81的键8通过固定栓6与键槽5的槽底抵接,键8上的沉头孔81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将工具伸入工作孔714内,控制膨胀栓71转动,膨胀栓71的第一栓部713沿螺纹面下移,使第二栓部712同时下移,第二栓部712的锥面抵接在膨胀片72的端部,随着第二栓部712的下移,第二栓部712位于膨胀片72位置的直径逐渐增大,使膨胀片72通过第二连接腔622朝通孔61方向滑移,至膨胀栓71旋至工作孔714抵接于固定栓6的端面,第二栓部712将膨胀片72部分推出通孔61内,膨胀片72抵接于第一连接孔的端面,将键与键槽5之间压紧。

键的拆除过程:

将工具伸入工作孔714内,反向安装过程旋转膨胀栓71,膨胀栓71的第一栓部713沿螺纹面上移,使第二栓部712同时上移,第二栓部712的锥面抵接在膨胀片72的端部,随着第二栓部712的上移,第二栓部712位于膨胀片72位置的直径逐渐减小,压缩的弹簧施力于滑移块721,使其沿滑移槽623反向固定栓6的侧壁移动,滑移块721带动膨胀片72向固定栓6第一连接腔621运动,期间膨胀片72始终抵接在第二栓部712的侧壁,至第二栓部712上移至完全脱离膨胀片72,此时膨胀片72完全滑入第二连接腔622内,此时可通过膨胀栓71将键从键槽5中拆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