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948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高压开关产品部件的外形一般圆筒的较多,在不同结构零部件试验时,需要使用支撑架支撑圆筒的外圆,以保证高压开关产品部件即待支撑件与试验装置或其他部件进行准确和可靠的对接。例如母线筒在对接过程中,母线筒长度长、重量重,传统方式使用吊车悬挂方式使母线筒与绝缘盆子进行对接,但是吊车悬挂方式不但对场地要求高,而且受安装位置限定使用也不方便。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单柱圆盘底结构或三角支腿结构,一般支撑架重约30kg,有的甚至更重,人工搬运劳动强度较大,采用叉车等转运比较麻烦,费时费力,转运成本较高。同时,支撑架的高度约2米左右,底盘相对较小,则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易倾翻,不安全,但是若底盘设计较大,重量增加,使用又不方便。

授权公告号为CN 203585752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GIS设备母线筒安装可调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上的滑杆部即支撑件,滑杆部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母线筒的支撑面,滑杆部和支撑杆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支撑杆与滑杆部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杆外筒壁上的螺纹段,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和锁紧螺母,调节螺母与定位销档止配合以使可以通过调节螺母进行高度的调节,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便于移动的滑轮即行走轮,但由于受滑轮称重所限,支撑力较小,而母线筒的重量一般较重,易损坏滑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待支撑件较重时导致滑轮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支撑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具有轮架的行走轮,所述支撑底座通过弹性浮动支撑连接于轮架上,支撑底座具有向下浮动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位和向上浮动后脱离地面的自由位。

所述行走轮位于支撑底座的周向外围。

所述弹性浮动支撑包括横向布置的板弹簧。

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竖向连接杆,板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竖向连接杆上,板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轮架上。

所述竖向连接杆包括螺杆,板弹簧的一端套设于螺杆上,螺杆上于板弹簧的下方套设有套筒,螺杆上于板弹簧的上方螺纹连接有螺母,套筒形成用于与板弹簧的下表面上下挡止配合的下挡止件,螺母形成与板弹簧的上表面上下挡止配合的上挡止件。

所述支撑件通过高度调节结构连接于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包括底盘支撑部分和竖向的安装筒部分,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转动装配于安装筒部分上的旋转调节件和与旋转调节件螺纹配合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丝杠。

所述旋转调节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用于与丝杠螺纹配合的螺母部分和用于供操作人员施力的手轮部分。

所述导向筒部分上设置有防止旋转调节件竖向移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横向设置于导向筒部分上的限位螺栓,旋转调节件上于伸入导向筒内孔中的部分上周向设置有环槽,环槽的槽宽与限位螺栓的直径相适配。

所述丝杠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导向筒部分的内孔上下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块。

所述丝杠的上端设置有垫块,垫块具有与支撑件的下端面支撑接触配合的支撑配合面,支撑配合面的面积大于丝杠的横截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底座和轮架之间通过弹性浮动支撑连接以使支撑底座能够相对于行走轮上下浮动,当待支撑件重量较重时,支撑底座向下浮动与地面接触以使其与行走轮一起起到支撑待支撑件的作用,此时支撑底座位于支撑位,支撑架对待支撑件起到刚性支撑的作用,保护了行走轮不会被压坏,当待支撑件重量较轻时或者将支撑架移走前,支撑底座位于自由位脱离地面,此时只依靠行走轮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支撑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支撑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件23、设置于支撑底座1和支撑件23之间的高度调节结构和通过轮架4设置于支撑底座1上的行走轮7,轮架4上设置有刹车板。支撑底座1与轮架4之间通过弹性浮动支撑连接以使支撑底座1能够相对于行走轮7上下浮动,支撑底座1具有向下浮动后与地面接触以使其与行走轮7共同支撑待支撑件的支撑位和向上浮动后脱离地面的自由位。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轴线沿竖向延伸的螺杆5,弹性浮动支撑包括一端连接于轮架4上、另一端连接于螺杆5上的板弹簧8,螺杆5的外周于板弹簧8的下方套设有套筒6,螺杆5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杆5、套筒6和螺母一起形成竖向连接杆,板弹簧8的端部套设于螺母与套筒6的之间的螺杆部分上,螺母和套筒6分别形成与板弹簧8上下挡止配合的上挡止件和下挡止件。

支撑底座1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底盘支撑部分2和竖向的安装筒部分3,轮架4通过弹性浮动支撑连接于底盘支撑部分2上。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转动装配于安装筒部分3上的旋转调节件和与旋转调节件螺纹配合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丝杠9,丝杠9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安装筒的内孔上下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块10以防止丝杠9的下端摆动幅度大导致丝杠9的下端直接与安装筒部分3的内孔壁直接接触摩擦,导向块10通过固定螺钉11连接于丝杠9的下端,丝杠9的下端面与固定螺钉11之间设置有垫圈12,导向块10与安装筒部分3的内孔壁之间间隙配合,间隙为1mm,两者可以相互转动。旋转调节件包括通过螺栓17连接在一起手轮部分14和用于与丝杠9螺纹配合的螺母部分16,螺母部分16为阶梯结构,手轮部分14上具有一个供螺母部分16的小径段上下穿过的穿孔,手轮部分14包括与螺母部分16的小径段配合的配合部15和供人手施力的手轮,螺母部分16的阶梯面与手轮部分14的配合部分15的上端面接触配合。安装筒部分3上设置有推力轴承20,螺母部分16的小径段通过推力轴承20转动安装于安装筒部分3中,螺母部分16的小径段的下端环设有环槽18,安装筒部分3上横向设置有限位螺栓19,限位螺栓形成限制旋转调节件竖向移动的限位结构,环槽18的槽宽与限位螺栓19的直径相适配,限位螺栓19与环槽18配合以使旋转调节件相对于安装筒部分3不能上下移动,即在没有旋紧限位螺栓19时,旋转调节件可以自由绕其轴线进行转动以调节支撑件23的高度,当高度调节后旋紧限位螺栓19使支撑件23的位置锁定。安装筒部分3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结构13,台阶结构13的台阶面形成用于与导向块10的上端面上下挡止配合以限制支撑件23向上最大位移的限位面。

丝杠9的上端连接有垫块21,支撑件23通过连接螺栓22连接于垫块21上,垫块21具有与支撑件23的下端面支撑接触配合的支撑配合面,支撑配合面的面积大于丝杠9的横截面积。垫块21起到增加支撑面和耐磨的作用,为了减重,支撑件23为铝合金制作而成的,垫块21可以避免支撑件23与丝杠9的直接接触,由于丝杠9的横截面积小,如果支撑件23直接与丝杠9接触,支撑件23受力后,支撑件23与丝杠9的接触面受力大,容易损坏。支撑件23与连接螺栓22之间间隙配合,将连接螺栓22稍微旋松即可使支撑件23绕连接螺栓360度旋转,使用更加方便。支撑件23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与待支撑件接触配合的尼龙垫24,保护了待支撑件表面不会被划伤或损坏。

本发明的一种支撑架的工作过程为:本实施例中待支撑件为母线筒,当母线筒对接时,通过行走轮7将该支撑架移动至合适位置。在不承重的情况下,支撑底座1的下端面距离地面15mm即支撑底座1的下端面距离地面为15mm。旋转手轮14使支撑件23的上端的尼龙垫24与母线筒接触,继续旋转手轮14,板弹簧8发生变形,支撑底座1向下移动。当母线筒的重量较轻时,继续旋转手轮14,支撑底座1向下移动,但并不与地面接触,依然位于悬浮状态,此时调节手轮14直至支撑件23到达合适位置,通过旋紧限位螺栓19将支撑件23锁定,并将各轮架4上的刹车板锁定以固定行走轮7的位置,只依靠行走轮7进行支撑。当母线筒的重量较重时,在旋转手轮14过程中,当板弹簧8的称重超过设定值时,支撑底座1会与地面接触,此时支撑底座1位于支撑位,支撑底座1和行走轮7一起对母线筒进行支撑,起到刚性支撑的作用,旋转手轮14直至支撑件23位于合适的高度,旋紧限位螺栓19以及锁定轮架4上的刹车板,对该支撑架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该支撑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即增加了支撑面积,稳定不易倾翻。当母线筒安装完成后,反方向旋转手轮14,在板弹簧8的作用下,支撑底座1会自动向上复位,使支撑底座1处于悬浮状态,便于移动该支撑架,将该支撑架从母线筒下移出并推到支撑架的存放处,使用比较方便。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高度调节结构,此时待支撑件较重时,待其放置于支撑架上时,支撑底座向下浮动与地面接触位于支撑位;板弹簧的端部也可以直接连接于支撑底座上,例如连接于安装筒部分上;弹性浮动支撑也可以包括螺杆和套设于螺杆上的拉簧,此时轮架具有套设于螺杆上的连接杆,此时拉簧位于连接杆下方的螺杆上;弹性浮动支撑也可以包括螺杆和套设于螺杆上的压簧,此时轮架具有套设于螺杆上的连接杆,此时压簧位于连接杆与螺母之间的螺杆上;套筒也可以由螺母代替以起到与板弹簧的下表面上下挡止配合的作用;限位结构也可以不是限位螺栓,可以是设置于安装筒部分的内孔壁上的上环台和下环台,此时螺母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与上下环台卡配连接的弹性翻沿;旋转调节件上也可以为调节螺母,而不是手轮;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垫块;支撑件的上表面也可以不设置尼龙垫;尼龙垫也可以有橡胶垫代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