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动力吸振器的扭转减振装置以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18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动力吸振器的扭转减振装置以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传动系中的离合器或者双质量飞轮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集成动力吸振器的扭转减振装置以及离合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不断应用,发动机的转速和输出扭矩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传入到汽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激励也大幅度提升,使得汽车传动系的各部件:离合器,变速器等产生更大的振动和噪音。究其原因,汽车传动系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使得其成为一个多自由度的扭振系统,在发动机载荷激励下产生了强烈的振动现象。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更低刚度的离合器产生,以及双质量飞轮的出现都对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有着很大的改善。专利文献cn105240420a公开了一种低刚度离合器及用于其中的从动机构,该专利通过改变减振弹簧的布置方式,从而显著降低了离合器的刚度k,达到降低传动系的振动与噪声的目的。现有技术不但对传动系扭转振动振幅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把传动系的共振频率降低到了发动机的怠速以下。这样可以保证,在频繁加速减速的行驶过程中,汽车传动系不会因为频繁的共振从而产生对传动系的损坏。

汽车启动时,发动机转速从零逐渐升高至怠速,传递到传动系激励的频率也从零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存在某一转速:在该转速下,发动机的激励频率等于传动系的固有频率;从而导致传动系的共振现象。当汽车熄火时,发动机的转速从怠速逐渐降低至零。在此期间,必然会出现传动系共振现象。

与普通的振动相比,传动系的共振振幅大,噪声高,对汽车传动系有着很大的伤害。频繁的启动和熄火,会使得传动系频繁的出现共振现象,加大对传动系的损害。

针对上述问题,德国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对离合器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技术方案分别记载在专利文献号为cn102667228a的发明专利“双质量飞轮以及离合器”以及专利文献号为cn103307130a的发明专利“具有离心摆的摩擦离合器”中,改进的关键是在双质量飞轮/离合器的从动机构上继承离心摆减振机构,其工作原理为:当汽车传动系共振时,继承在从动机构上的离心摆快速振动,来缓解传动系的振幅大小。

但该离心摆不但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工作范围狭窄,只在特定的转动频率内有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动力吸振器的扭转减振装置以及离合器,所述扭转减振装置可安装在离合器或双质量飞轮中作为其从动机构,可有效地避免上述共振对传动系的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动力吸振器的扭转减振装置,包括从动盘以及集成安装在所述从动盘上的动力吸振器,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导杆、滑块、第一减振弹簧以及第二减振弹簧,所述从动盘上开设有镂空的安装槽,所述导杆的轴向与安装槽的槽长方向平行且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块滑动式安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块一端为与所述导杆同轴安装的第一减振弹簧,所述滑块392)另一端为与所述导杆同轴安装的第二减振弹簧。

进一步,所述动力吸振器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从动盘两侧面处的第一质量块以及第二质量块,所述第一质量块以及第二质量块与所述滑块安装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杆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滑块上供所述导杆穿过的安装孔对应设为方形孔。

进一步,所述从动盘上对称设有两个沿径向往外侧延伸且构成动力输入端的摆臂,所述从动盘轴线处设有花键构成的动力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质量块以及第二质量块上分别设有插槽,所述滑块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质量块以及第二质量块进行安装固定的凸起。

进一步,所述动力吸振器设有两个,所述从动盘上对应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长方向与所述摆臂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安装槽对称且并列布置在所述动力输出端的周围。

一种含有所述扭转减振装置的离合器,包括从动机构以及主动机构;

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圆环状的从动部件,所述从动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朝径向内侧延伸的固定边和/或摩擦盘,另一侧设置有翻边,所述固定边呈中部设有圆孔的圆环状;所述从动机构还在从动部件的设置有翻边的一侧设有同轴且呈圆环状的盖盘,所述盖盘的径向长度与翻边的径向长度相适配;所述盖盘与翻边之间夹设有所述扭转减振装置;

所述主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离合器壳体和飞轮,所述飞轮的中部设置有开孔;所述离合器壳体和飞轮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所述从动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从动机构中的固定边和摩擦盘设置为靠近所述飞轮,所述摩擦盘固定设置在固定边的两侧,所述从动机构中的翻边设置为靠近离合器壳体;所述压紧机构的压盘设置在所述摩擦盘和翻边之间;所述压紧机构还与分离机构相连。

进一步,所述扭转减振装置的从动盘夹设在所述盖盘、翻边二者之间围成的夹持空腔中,所述从动盘外缘处设置的两个向外伸出的摆臂之间设置有固设在夹持空腔中的第三减振弹簧;

所述翻边的朝向盖盘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翻边夹持凹槽,相邻翻边夹持凹槽之间设置为翻边挡块;所述盖盘的朝向翻边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盖盘夹持凹槽,相邻盖盘夹持凹槽之间设置为盖盘挡块;所述翻边夹持凹槽与盖盘夹持凹槽之间彼此对合,且翻边挡块与盖盘挡块对应设置,共同在所述夹持空腔中形成便于容纳所述第三减振弹簧的弹簧室;

所述翻边在翻边夹持凹槽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翻边密封凹槽,所述盖盘在盖盘夹持凹槽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盖盘密封凹槽;所述翻边和从动盘之间设有嵌设在翻边密封凹槽处的密封环,所述盖盘和从动盘之间也设有嵌设在盖盘密封凹槽处的密封环;

所述扭转减振装置还包括夹设在盖盘与翻边之间的止挡环,盖盘、翻边以及止挡环三者相连并共同围成所述夹持空腔;所述摆臂与翻边挡块、盖盘挡块的周向长度均相同;所述翻边、盖盘、止挡环、两个密封环以及从动盘共同配合,将弹簧室围成一个封闭空间,封闭后的所述弹簧室内装有润滑脂。

进一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飞轮固定相连的固定部件,还包括与固定部件固定相连的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的外端压靠在压盘的远离飞轮一侧,所述膜片弹簧的内端与分离机构相连;所述压盘与所述固定部件构成滑动配合;

所述固定部件为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与飞轮中部开孔的内缘固定联接,另一端向膜片弹簧一侧延伸形成联接凸缘,连接部件依次穿过膜片弹簧的分离指根部处的开孔和所述联接凸缘而将膜片弹簧和支撑套筒固定联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件与膜片弹簧之间以及膜片弹簧和支撑套筒的联接凸缘之间均设置有支撑环。

进一步,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排布的导向槽,所述压盘的内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齿,所述导向齿与所述导向槽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

所述压盘的靠近摩擦盘的一侧设置为圆板状,压盘的远离摩擦盘的一侧设置为凸环状,所述膜片弹簧的外端压靠在此凸环上;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所述分离轴承套设在分离套筒的一端,且所述分离轴承设置在远离所述膜片弹簧一侧,所述膜片弹簧的内端与所述分离套筒的另一端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安装在离合器或双质量飞轮中作为其从动机构,可有效地避免共振对传动系的损害。

具体说来,由动力吸振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当主振动的振动频率等于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时,主振动的振幅为零,动力吸振器共振。

本发明中的扭转减振装置作为安装在汽车传动系中的离合器/双质量飞轮中的从动部件,其中集成的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等于汽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当汽车传动系在发动机的激励下发生共振,此时在动力吸振器的作用下,传动系的振幅为零,动力吸振器共振,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共振对汽车传动系带来的影响。

(2)与专利文献号cn102667228a所公示的一种继承离心摆式的双质量飞轮相比,继承本发明“一种集成动力吸振器的扭转减振装置”的离合器/双质量飞轮的作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中的动力吸振器沿着导杆布置,导杆的形状决定了质量块的运动轨迹。

以直导杆为例:

质量块在导杆上运动时,其质心距离传动系的旋转中心(本发明中的扭转减振装置与汽车传动系同轴布置)r会在一定区间范围内波动;质量块的转动惯量j=mr2(m为质量块的质量)也会在一定区间范围内波动。由于减振弹簧的刚度k为定值,不随质量块的移动而变化;此时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w2=k/j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进而增大了动力吸振器的作用范围。

(3)本发明的动力吸振器中使用两个减振弹簧拓展了动力吸振器的工作范围。即质量块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当质量块双向运动时,分别压缩不同的减振弹簧。当两个弹簧的刚度不一致时,由前述可知,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会随着减振弹簧的刚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动力吸振器的工作范围。

(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减振弹簧的布置方式。从动机构中的从动部件设有两个侧边,其中一个侧边为靠近飞轮的固定边,而另外一个侧边则为远离飞轮的翻边;从动机构在从动部件翻边的一侧还设置有盖盘,所述盖盘与翻边之间围合有呈圆弧状分布的弹簧室,圆弧状的弹簧室中设置有若干圆弧状的第三减振弹簧。本发明从动机构中的上述设计结构,不但极大地改善了减振弹簧的布置空间,而且也确实大大地增加了第三减振弹簧的布置半径r,从而也就显著降低了离合器刚度k。

本发明在汽车传动系中引入一个较低的刚度,能更好地控制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情况,降低传动系的振动与噪声,提高车辆的舒适性,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动系各模块(变速器、差速器等)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压紧机构中的支撑套筒和压盘之间通过导向槽和导向齿而构成滑动配合,从而使得压盘的轴向移动变得平稳,进一步降低了传动系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了压盘和摩擦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2、3为扭转减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从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动力吸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均是本发明中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从动机构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9是从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图11是盖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视图。

图13是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0—曲轴20—离合器壳体21—飞轮2130—从动部件

30a—固定边30b—翻边30c—翻边挡块30d—翻边夹持凹槽

30e—翻边密封凹槽31—盖盘31a—背面31b—夹持面

31c—盖盘挡块31d—盖盘夹持凹槽31e—盖盘密封凹槽

32—止挡环33—第三减振弹簧34—从动盘341—摆臂

342—安装槽343—动力输出端35—密封环36—夹持空腔

37—弹簧室38—摩擦盘39-动力吸振器391—导杆

392—滑块393—第一减振弹簧394—第二减振弹簧

395—第一质量块396—第二质量块a—插槽b—凸起

40—支撑套筒401—导向槽41—连接部件42—膜片弹簧

43—支撑环44—压盘441—导向齿45—回位弹簧

50—分离轴承51—分离套筒60—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4、5、6所示:

本发明扭转减振装置包括从动盘34以及集成安装在所述从动盘34上的动力吸振器39,所述动力吸振器39包括导杆391、滑块392、第一减振弹簧393以及第二减振弹簧394,所述从动盘34上开设有镂空的安装槽342,所述导杆391的轴向与安装槽342的槽长方向平行且所述导杆391固定在所述安装槽342内,所述滑块392滑动式安装在所述导杆391上,所述滑块392一端为与所述导杆391同轴安装的第一减振弹簧393,所述滑块392另一端为与所述导杆391同轴安装的第二减振弹簧394。

所述第一减振弹簧393、第二减振弹簧394均为直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393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块392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安装槽342一端,所述第二减振弹簧394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块392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安装槽342另一端。

所述动力吸振器39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从动盘34两侧面处的第一质量块395以及第二质量块396,所述第一质量块395以及第二质量块396与所述滑块392安装连接。

所述导杆391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滑块392上供所述导杆391穿过的安装孔对应设为方形孔。

所述从动盘34上对称设有两个沿径向往外侧延伸且构成动力输入端的摆臂341,所述从动盘34轴线处设有花键构成的动力输出端343。所述动力输入端的动力来源为发动机方向,所述动力输出端343的动力传递方向为传动系后端。

所述第一质量块395以及第二质量块396上分别设有插槽a,所述滑块392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所述第一质量块395以及第二质量块396进行安装固定的凸起b。

所述动力吸振器39设有两个,所述从动盘34上对应设有两个安装槽342,所述安装槽342的槽长方向与所述摆臂341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安装槽342对称且并列布置在所述动力输出端343的周围。

实施例2

本发明中的低刚度离合器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发动机曲轴10、主动机构、从动机构、压紧机构、分离机构和输出轴60。下面分别对上述组成部分详细介绍如下:

1、主动机构

如图7a、图7b所示,所述主动机构主要由离合器壳体20和飞轮21组成;所述离合器壳体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发动机曲轴10上;所述飞轮21为中心开有圆孔的圆盘,离合器壳体20和飞轮21的外缘处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外缘螺钉孔,螺钉穿过此外缘螺钉孔而将离合器壳体20和飞轮21固定联接在一起;飞轮21在其中心圆孔的内圆柱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内缘螺钉孔,螺钉穿过此内缘螺钉孔而将飞轮21和压紧机构中的支撑套筒40固定联接在一起。所述离合器壳体20和飞轮21所围成的空间即为从动机构、压紧机构的安装空间。

2、从动机构

如图7a所示,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从动部件30、盖盘31、第三减振弹簧33、从动盘34、密封环35、摩擦盘38。

如图7b、8所示,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从动部件30、盖盘31、止挡环32、第三减振弹簧33、从动盘34、密封环35、摩擦盘38。

图7a、图7b中所示的结构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如图7a、7b、8所示,所述从动部件30整体上呈圆环状,从动部件30的两侧均设置为中空状的圆环形薄板,其中一个圆环形薄板构成固定边30a,另一个圆环形薄板构成翻边30b,所述固定边30a和翻边30b的板面均与飞轮21的盘面相平行,所述固定边30a的圆环厚度大于翻边30b的圆环厚度,且所述固定边30a设置为靠近飞轮21一侧。从动部件30可以由一个部件弯折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工艺加工为一个整体。

需要指出的是,从动部件30的固定边30a可以直接设置为摩擦盘,此时固定边30a的板厚也需要相应增加;当然固定边30a还可以在其两侧联接固定摩擦盘38,则当摩擦盘38磨损变薄时,只需要更换摩擦盘38即可。

所述翻边30b既可以设置为如图7a、图7b所示的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与固定边30a平行,也可以设置为向径向外侧延伸。

所述盖盘31设置在所述翻边30b一侧。所述盖盘31和翻边30b之间设置有用于分隔二者的止挡环32,止挡环32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外的u形,盖盘31、翻边30b以及止挡环32三者通过铆钉联接固定在一起,且三者之间共同围合成夹持空腔36。夹持空腔36中设置有圆环形薄板状的从动盘34,所述从动盘34的中部设置为带有轴孔的花键毂,从动盘34通过其花键毂处的内花键安装在输出轴60的端部;本实施例中从动盘34的外缘处设置有两个向外伸出的摆臂341,相邻的摆臂341之间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三减振弹簧33。

如图7a、7b、8、9、10所示,所述翻边30b朝向盖盘31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圆弧状的翻边夹持凹槽30d,相邻翻边夹持凹槽30d之间设置为翻边挡块30c;如图7a、图7b、11、12所示,所述盖盘31的朝向翻边30b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盖盘夹持凹槽31d,相邻盖盘夹持凹槽31d之间设置为盖盘挡块31c;所述翻边夹持凹槽30d与盖盘夹持凹槽31之间彼此对合,且翻边挡块30c与盖盘挡块31c对应设置,共同在所述夹持空腔36中形成便于容纳所述第三减振弹簧33的弹簧室37,处于自由状态下第三减振弹簧33的两端应当贴紧弹簧室37两端处的挡块翻边挡块30c与盖盘挡块31c,此时相对应设置的翻边挡块30c和盖盘挡块31c则共同组成限制第三减振弹簧33转动的止挡部件,从而当第三减振弹簧33的一端被翻边挡块30c和盖盘挡块31c止挡时,第三减振弹簧33的另一端即在摆臂341的作用下压缩。

安装时所述摆臂341设置在翻边挡块30c与盖盘挡块31c的对应位置处,且所述摆臂341与翻边挡块30c、盖盘挡块31c的周向长度均相同;以保证当从动盘34安装后,摆臂341的两端能够贴靠在第三减振弹簧33的端部,则转动时从动盘34的摆臂341可以直接压缩第三减振弹簧33而不会出现空行程。

如图9、10所示,所述翻边30b在翻边夹持凹槽30d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翻边密封凹槽30e;如图11、12所示,所述盖盘31在盖盘夹持凹槽31d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盖盘密封凹槽31e,所述翻边密封凹槽30e和盖盘密封凹槽31e均设置为矩形凹槽。如图7a、图7b所示,所述翻边30b和从动盘34之间设有嵌设在翻边密封凹槽30e处的密封环35,所述盖盘31和从动盘34之间也设有嵌设在盖盘密封凹槽31e处的密封环35。所述密封环35为弹性弹性密封圈。

翻边30b、盖盘31、止挡环32、两个密封环35以及从动盘34共同配合,将弹簧室37围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封闭后的弹簧室37内装有润滑脂,润滑脂主要是在第三减振弹簧33在弹簧室37内压缩和还原时起到对第三减振弹簧33的润滑和阻尼的作用。

3、压紧机构

如图7a、图7b、13所示,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套筒40、膜片弹簧42、连接部件43、压盘44、回位弹簧45。

所述支撑套筒40套设固定于飞轮21的中部圆孔处,即如图7a、图7b所示,支撑套筒的一端与飞轮21中部开孔的内缘通过螺钉固定联接,支撑套筒40的另一端向膜片弹簧42一侧延伸形成向内弯折的联接凸缘,连接部件43依次穿过膜片弹簧42的分离指根部处的开孔和所述联接凸缘而将膜片弹簧42和支撑套筒40固定联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件与膜片弹簧42之间以及膜片弹簧42和支撑套筒40的联接凸缘之间均设置有支撑环43。所述的膜片弹簧42为小口处开有分离指的蝶形弹簧;所述支撑环43为截面呈圆形的圆环。

如图7a、图7b所示,所述膜片弹簧42的外端压靠在压盘44的远离飞轮21一侧,所述膜片弹簧42的内端与分离机构相连;所述压盘44与所述支撑套筒40构成滑动配合。

如图7a、图7b、13所示,所述支撑套筒4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轴向排布的导向槽401,所述压盘44的内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401相配合的导向齿441,导向齿441的形状与导向槽401的形状相适配,且导向齿441的数量与导向槽401的数量相同。工作时导向齿441插设在导向槽401中,装配好的压盘44和支撑套筒40一起转动的同时导向齿441还可以相对支撑套筒40轴向滑动。

如图7a、图7b、13所示,所述导向齿441与所述导向槽401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45。所述回位弹簧45为圆柱状的螺旋弹簧,回位弹簧45的个数与导向齿441的个数相同,回位弹簧45安装在导向槽401内,回位弹簧45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槽401的外壁上,另一端压在导向齿441的端部上。当离合器结合时在导向齿441的压缩下回位弹簧45处于压缩状态,当离合器分离时回位弹簧45由压缩状态向自由状态回位压着导向齿441向外运动。

如图7a、图7b、13所示,所述压盘44为中心处开有圆孔的圆盘,压盘44的靠近摩擦盘38的一侧设置为圆板状,压盘44的远离摩擦盘38的一侧设置为凸环状,所述膜片弹簧42的外端压靠在此凸环上。

4、分离机构

如图7a、图7b所示,所述分离机构主要包括分离套筒51、分离轴承50和分离杠杆(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分离套筒51为两端带有外凸缘的阶梯套筒,分离套筒51同轴套设在输出轴60上,分离套筒51的左侧外凸缘安装在膜片弹簧8分离指小口的一侧;所述的分离轴承50为角接触轴承,分离轴承50内圈安装在分离套筒51大径外表面,分离轴承50内圈的外侧面贴紧分离套筒51大圈外凸缘侧面,分离轴承50内圈与分离套筒51一同转动,分离轴承50外圈的侧面作为离合器作动力的施力端。

所述从动机构、主动机构、压紧机构和分离机构各部件和发动机曲轴10均与输出轴60同轴布置;所述的压盘44在膜片弹簧42的压紧下把摩擦盘38压在飞轮21上,从而实现动力传递,动力传递方向是:发动机曲轴10、离合器壳体20、飞轮21、摩擦盘38、从动部件30、第三减振弹簧33、从动盘34、输出轴6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所述的低刚度离合器为常结合离合器,即在没有外力施加时,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结合状态的实现靠装配时已经变形的膜片弹簧42实现,变形后的膜片弹簧42大端通过压盘44把摩擦盘38紧紧压在飞轮21上;这时,动力通过离合器壳体20、飞轮21、从动机构传递到输出轴60;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从动机构中的从动盘34与从动部件30有相对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从动盘34的摆臂341压缩第三减振弹簧33,由于翻边挡块30c与盖盘挡块31c的设置,从动盘34的摆臂341压缩第三减振弹簧33,从而实现从动机构的动力传递;

当需要离合器分离时,逐渐增加分离力,在分离力的作用下分离轴承50、分离套筒51依次向右移动,分离套筒51的左端外凸缘紧贴膜片弹簧42内口分离指左端,在分离套筒51的作用下膜片弹簧42内口向右移动,在支撑环43的支撑下膜片弹簧42的外口向左移动;压在压盘44上的压紧力不断变小直至为零,此时回位弹簧45复位推动着导向齿441向左移动,压盘44同时左移,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分离;

在离合器分离时,离合器各部件运动特征:离合器主动机构和压紧机构各部件随着发动机曲轴转动,离合器的从动机构停止传动,分离机构中的分离套筒51和分离轴承50的内圈随着膜片弹簧42转动,分离轴承50外圈不动;

所述低刚度离合器的阻尼来自于弹簧室37内的润滑脂,在第三减振弹簧33不断的压缩过程中润滑脂对第三减振弹簧33阻尼运动;在离合器高速旋转过程中,由止挡环32和密封环35对润滑脂起到密封作用;

与传统离合器相比,本发明中的低刚度离合器用飞轮总成代替了传统离合器减振器的盖总成,所述飞轮总成主要包括飞轮21、支撑套筒40、从动机构和压紧机构;集成的飞轮总成和分离装置一起装配在输出轴上即变速器的输入轴上;离合器壳体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发动机曲轴上,离合器壳体20与飞轮总成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低刚度离合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