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座铸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186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轴座铸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件,特别涉及一种轴座铸件。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现有的市面上使用的部分轴座也是铸件的一种,包括有上轴座和与上轴座围合用于穿轴的圆形孔,上、下轴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但是现有的轴座铸件,其连接面的端面十分光滑,将上轴座安装到下轴座的端面上时,需要首先用手将边沿对齐后方可用螺栓加固,定位不方便,给工人的安装过程增加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座铸件,通过结构的改变,使该轴座铸件上轴座和下轴座的定位更加方便准确,使其连接过程更加简便化,无需多次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轴座铸件,该轴座铸件包括上轴座和与上轴座连接的下轴座,所述上轴座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下轴座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围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上轴座朝向下轴座的端面设置有定位环,所述下轴座上设置有与定位环卡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环上开设有周向的滑移块,所述定位槽上开设有与滑移块配合的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和定位槽的配合,可以方便上轴座和下轴座之间的配合,方便上轴座的定位,通过滑移槽和滑移块的配合,进一步使上轴座的定位更加准确,不易发生偏移或者倾斜,使圆心的精度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上轴座的端部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第一连接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的设置可以方便注油,在该轴座使用过程中,通过注油孔可以对轴座进行润滑,使轴座与轴承的连接润滑度更好,减少轴座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上轴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轴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为光面,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壁为内螺纹,所述上轴座与下轴座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达到将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压紧的效果,无需考虑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纹的配合度 ,方便了加工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注油孔内设置有单向注油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的设置可以使轴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从注油孔中漏油,同时,由于单向阀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以避免一次性加油过多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边开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储油沟,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边开设有与第一凸起部配合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储油沟配合的第二储油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设置可以限制轴承沿轴向方向脱出,同时,可以避免漏油,并通过第一储油沟、第二储油沟用于储油,减少油的浪费,使每次加入的油的利用率提高,使每次维护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下轴座下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朝向底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连接有调节板,所述底座还设置有连通空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与第四连接孔配合的第五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调节板的调节栓,所述调节栓将调节板压向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栓与调节板的设置,可以用于调节底座的高度,使底座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使该轴座的利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板和空腔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的设置可以抵在空腔和调节板之间,避免在高度调节过程中,调节板沿调节栓向相空腔底部滑动,还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连接孔为沉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头孔的设置可以使调节栓的端面嵌在沉头孔中,不会从调节板中暴露出来,使调节板的底面保持平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轴承铸件通过定位环和定位槽的设置,方便定位,使其连接过程更加简便化,无需多次校正;滑移槽和滑移块的设置进一步被提升了定位环和定位槽的效果,使该轴座铸件在连接过程中更加方便,且具有较高精度;通过调节板的设置,可以改变底座的高度,进一步拓宽了该轴承铸件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轴承铸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轴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上轴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下轴座和底座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下轴座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滑移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轴座铸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轴座;2、下轴座;3、底座;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凸起部;13、第一储油沟;14、注油孔;15、单向阀;16、第一连接柱;17、第一连接孔;18、定位环;19、滑移块;21、第二连接部;22、第二凸起部;23、第二储油沟;24、第二连接柱;25、第二连接孔;26、定位槽;27、滑移槽;31、第三连接孔;32、空腔;33、第五连接孔;34、调节板;35、隔板;37、第四连接孔;38、调节栓;39、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轴座铸件,包括上轴座1、与上轴座1连接的下轴座2和固定在轴座底部的底座3。

参见图2和图3,上轴座1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的两侧边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2,第一凸起部12为与第一连接部11同心设置的半圆环形凸起,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凸起部12之间通过第一储油沟13连接,第一储油沟13为内凹的圆环形。

上轴座1的端部开设有连通外侧壁和第一连接部11内侧壁的注油孔14。上轴座1位于第一连接部11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6,第一连接柱16的中部开设有内壁为光面的第一连接孔17。上轴座1朝向下轴座2的一端面还开设有定位环18,定位环18的截面略小于上轴座1的截面,定位环18上开设有若干周向分布的滑移块19。

参见图4和图5,下轴座2上开设有朝向第一连接部11的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1与第一连接部11的形状大小一致但朝向相反。第二连接部21与第一连接部11首尾相连。第二连接部21的内侧壁的两侧边设置有与第一凸起部12配合的第二凸起部22,第二凸起部22为与第二连接部21同心设置且与第一连接部11形状大小一致但朝向相反的半环形凸起。第二凸起部22与第一凸起部12首尾相连。

第二连接部21与第二凸起部22之间通过第二储油沟23连接,第二储油沟23与第一储油沟13形状大小一致但朝向相反,第二储油沟23与第一储油沟13首尾相连。下轴座2位于第二连接部21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4,第二连接柱24与第一连接柱16的端面相抵接,第二连接柱24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7同轴设置的第二连接孔25,第二连接孔25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下轴座2朝向上轴座1的一端面还开设有定位槽26,定位槽26的内侧壁抵接在定位环18的外侧壁上。定位槽26为沿下轴座2边沿向上凸起形成的围合下轴座2边沿的凸条,定位槽26的内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滑移块19的滑移槽27。螺栓穿设经过第一连接孔17与第二连接孔25螺纹连接,将轴座固定在轴座上。

参见图5和图6,下轴座2的底部固定有一底座3,底座3外形为长方体,底座3的两侧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1,第三连接孔31为沉头孔,沉头孔上端部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底座3的上开设有开口朝向底座3下端面的空腔32。空腔32内设置有一调节板34,调节板34的侧壁连接有隔板35,隔板35抵接在空腔32的侧壁,并带动调节板34在空腔32内滑移。

参见图6和图7,底座3朝向调节板34的一面还开设有第四连接孔37,调节板34上设置有与第四连接孔37配合的第五连接孔33,第五连接孔33为沉头孔,调节板34和底座3通过穿设在第五连接孔33和第四连接孔37中的调节栓38固定压紧。调节栓38的栓帽抵接在第五连接孔33内,且与第四连接孔37螺纹连接。空腔32内位于调节栓38的周向都套设有弹性件39,弹性件39的一端抵接在空腔32底部,弹性件39的另一端抵接在调节板34上。

高度调节过程:

当轴座的轴线低于轴座所需要支撑的轴的轴线时,转动位于底部的调节栓38,使调节板34通过隔板35沿底座3向外运动,调节板34从底座3中凸出。弹性件39抵接在底座3和调节板34之间,限制调节板34沿调节栓38向底座3方向滑动,通过调节板34,底座3的高度增加,使轴座的轴线提高,转动至需要的高度后,可以用于连接轴。

定位连接过程:

在上轴座1与下轴座2的连接中,通过位于上轴座1上的滑移块19,与位于下轴座2上的滑移槽27配合,使位于上轴座1上的定位环18卡入位于下轴座2上的定位槽26中。通过螺栓穿设第一连接孔17与第二连接孔25螺纹连接,将上轴座1连接到下轴座2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