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变速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03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液压变速控制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变速控制阀。



背景技术:

液压变速控制阀是一种广泛汽车变速器、工程机械变速箱等的部件,通常可以通过控制油路进油,控制离合器的开闭,从而实现变速箱的换挡,控制方向与速度,驱动主机的运行。目前的推土机液压变速控制阀每个阀芯孔中采用安装一个阀芯结构,使其体积较大结构复杂;而采用手动驱动阀杆结构,阀芯在阀体内具有一定长度的导向,在阀体内移动时易出现卡滞现象,此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液压变速控制阀体积易出现卡滞现象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减少卡滞,操纵方便的液压变速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液压变速控制阀,包括阀体,在阀体设置有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在阀体上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封闭所述阀孔两端,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具有一挡出油口,二挡出油口、三挡出油口,前进挡出油口,后退挡出油口,回油口、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与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先导进油口,先导出油口、挡位控制进油口、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

在第一阀孔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先导阀芯、前后挡阀芯;在第二阀孔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挡位阀芯、第二复位弹簧、第二挡位阀芯;

先导阀芯右端与前后挡阀芯左端邻接处的SF油腔与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连通;

前后挡阀芯左端邻接处的SR油腔与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连通;

第一挡位阀芯左端的S1油腔与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连通;第二挡位阀芯右端的S2油腔与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连通;

第二油道与先导出油口连通,第三油道与回油口连通;

先导阀芯处于左位时先导进油口与第二油道导通;先导阀芯处于右位时先导进油口与第二油道之间的油路截止;

前后挡阀芯处于右位时,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与前进挡出油口导通且与后退挡出油口截止;前后挡阀芯处于左位时,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与后退挡出油口导通且与前进挡出油口截止;

第一挡位阀芯处于左位时,挡位控制进油口与第一油道导通且与一挡出油口截止,一挡出油口与第三油道导通;第一挡位阀芯处于右位时,挡位控制进油口与第一油道截止且与一挡出油口导通,一挡出油口与第三油道截止;

第二挡位阀芯处于左位时,二挡出油口与第一油道导通且与第三油道截止,三挡出油口与第三油道导通且与第一油道截止;第二挡位阀芯处于右位时,二挡出油口与第三油道导通且与第一油道截止,三挡出油口与第一油道导通且与第三油道截止。

上述液压变速控制阀,在阀体上设置有分别与一挡出油口、二挡出油口、三挡出油口,前进挡出油口、后退挡出油口、回油口、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与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先导进油口,先导出油口、挡位控制进油口、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连通的压力测口,各压力测口上设置有螺纹堵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在阀体内设有两个阀芯孔,每个阀芯孔装配两个阀芯,可实现自动快速复位。

通过4阀芯结构可分别单独控制执行结构两侧的压力与流量。

具有先导阀芯,采用单向开启,增加可靠性与安全性。

该实用新型中的液压变速控制阀,采用两阀芯孔四阀芯结构,使阀芯在阀体内的移动距离减小,减少卡滞,操纵方便,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控制阀的反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控制阀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压板1、第一复位弹簧2、阀体3、先导阀芯4、SF腔5、前后挡阀芯6、SR腔7、S2腔8、第一挡位阀芯9、第二复位弹簧10、第二挡位阀芯11、S1腔12、第一油道13、第二油道14、第三油道15,堵头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压变速控制阀用于推土机的变速控制,其包括前进一挡、前进二挡、前进三挡、后退一挡、后退二挡、后退三挡六个挡位,该液压变速控制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在阀体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压板1,压板封闭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的两端。

如图1图2所示,在阀体上设置有一挡出油口1c、二挡出油口2c、三挡出油口3c,前进挡出油口Fc、后退挡出油口Rc、回油口D、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F与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R、先导进油口P,先导出油口P1、挡位控制进油口PC、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FR。在应用时一挡出油口1c、二挡出油口2c、三挡出油口3c分别用于与变速箱的一挡离合器、二挡离合器、三挡离合器的进油口连接;前进挡出油口Fc、后退挡出油口Rc分别与变速箱的前进挡离合器和后退挡离合器的进油口连接;回油口D与油箱回路连接;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和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分别与挡位阀芯控制油路连接;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F与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R分别与前进挡阀芯控制油路和后退挡位阀芯控制油路连接;先导进油口P与先导油源连接,先导出油口P1与先导阀连接;先导阀的分流出油口同时与挡位控制进油口PC和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FR连接。

如图3所示,在第一阀孔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先导阀芯4、前后挡阀芯6,其中第一复位弹簧的左端与左侧的压板接触连接,第一复位弹簧2的右端与先导阀芯4的左端接触连接,先导阀芯4的右端与前后挡阀芯6的左端接触连接。在第二阀孔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挡位阀芯11、第二复位弹簧10、第二挡位阀芯9,其中第二复位弹簧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挡位阀芯11的右端、第二挡位阀芯9的左端接触连接。

在阀体内设置有第一油道13、第二油道14、第三油道15,其中第二油道14与先导出油口P1连通,第三油道15为泄漏油道,与回油口D连通。

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F与先导阀芯右端的SF油腔5连通,当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F具有压力信号时,SF油腔5内的液压油推动先导阀芯4克服第一复位弹簧而向左移动后,先导进油口P经先导阀芯与阀体所形成的阀口与第二油道14连通,先导压力油从先导出油口P1流进先导阀,再经先导阀分流同步进入到挡位控制进油口PC、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FR。此时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FR与前进挡出油口Fc导通(前后挡阀芯处于右位),后退挡出油口RC与第三油道连通。

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R与前后挡阀芯的右端的SR油腔7连通,当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R有压力信号时,SR油腔7内的液压油推动前后挡阀芯6和先导阀芯4一起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而向左移动后,先导进油口P经先导阀芯与阀体所形成的阀口与第二油道14连通,先导压力油从先导出油口P1流进先导阀,再经先导阀分流同步进入到挡位控制进油口PC、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FR。此时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FR与后退挡出油口RC导通(前后挡阀芯处于左位),前进挡出油口Fc与第三油道连通。

第一挡位阀芯的左端具有S1油腔12,第二挡位阀芯9的右端具有S2油腔8,S1油腔12与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连通,S2油腔8与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连通。

当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具有压力信号而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没有压力信号时,S1油腔内的液压油推动第一挡位阀芯11克服第二复位弹簧10向右移动,挡位控制进油口PC与一挡出油口1c连通的同时挡位控制进油口PC与第一油道13截止,液压油从挡位控制进油口PC进入后只从一挡出油口1c流出进入到一挡离合器中,实现一挡变速。

当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具有压力信号而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没有压力信号时,S2油腔内的液压油推动第二挡位阀芯9克服第二复位弹簧10向左移动,挡位控制进油口PC与一挡出油口1c截止,挡位控制进油口PC通过第一油道13与二挡出油口2c连通,一挡出油口1c和三挡出油口3c均与第三油道15连通,液压油从挡位控制进油口PC进入后经第一油道13从二挡出油口2c流出进入到二挡离合器中,实现二挡变速。

当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和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均不具有压力信号时,在第二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第一挡位阀芯11处于左位,第二挡位阀芯9处于右位,一挡出油口1c和二挡出油口2c均与第三油道15连通,挡位控制进油口PC通过第一油道13与三挡出油口3c连通,液压油从挡位控制进油口PC进入有经第一油道从三挡出油口3c流出并进入到三挡离合器中,实现三挡变速。

在上述液压变速控制阀,若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F进油时,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具有压力信号、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具有压力信号、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和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均不具有压力信号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着前进一挡、前进二挡、前进三挡三种挡位。

若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R进油时,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具有压力信号、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具有压力信号、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和二挡阀芯开启进油口II均不具有压力信号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着后退一挡、后退二挡、后退三挡三种挡位。

如图2所示,在上述液压变速控制阀,还设有对应与一挡出油口1c、二挡出油口2c、三挡出油口3c,前进挡出油口Fc、后退挡出油口Rc、回油口D、前进挡阀芯开启进油口F与后退挡阀芯开启进油口R、先导进油口P,先导出油口P1、挡位控制进油口PC、前后挡位控制进油口FR等油口的压力测口,各压力测口上设置有螺纹堵头1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