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的防尘罩及具有其的减振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940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器的防尘罩及具有其的减振器组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振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器的防尘罩及具有其的减振器组合。



背景技术:

传统结构的防尘罩的上端固定在减振器安装支架上,下端卡固在减振器防尘挡圈下端的固定卡扣外围。在减振器拉伸和压缩的过程中,若防尘罩行程设计不合理,或不同车型的减振器沿用同一个防尘罩时,可能会由于超出防尘罩的拉伸极限而撕裂防尘罩。并且,需在减振器的缸筒外围压装或者焊装固定卡扣,以固定防尘罩下端,并起到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减振器的作用,此种方式会增加减振器的制作和装配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减振器的防尘罩及具有其的减振器组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器的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及位于防尘罩本体两端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减振器的活塞杆,所述第二固定端靠近减振器的缸筒,所述第二固定端具有外层罩体和由所述外层罩体向内弯折形成的内层罩体,所述内层罩体包括抵压减振器的缸筒的贴紧面。

进一步地,所述贴紧面为圆筒状,且所述贴紧面与缸筒接触的部分由所述防尘罩的轴向来看为直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罩体包括所述贴紧面和与所述贴紧面相连的凸起面,所述贴紧面与减振器的缸筒过盈配合,所述凸起面与减振器的缸筒之间形成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罩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贴紧面,所述凸起面连接于相邻的所述贴紧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罩体上设有对应所述凸起面的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器组合,包括减振器及设于所述减振器外围的防尘罩,所述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和缸筒,所述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及位于防尘罩本体两端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所述减振器的所述活塞杆,所述第二固定端靠近所述减振器的所述缸筒,所述第二固定端具有外层罩体和由所述外层罩体向内弯折形成的内层罩体,所述内层罩体用于套设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缸筒外围,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缸筒紧密贴合且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罩体整体上沿所述防尘罩本体的轴向延伸,且包括用于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缸筒紧密贴合的贴紧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罩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贴紧面及连接于相邻的所述贴紧面之间的凸起面,所述贴紧面与所述缸筒接触的部分由所述防尘罩的轴向来看为直线状,所述凸起面与减振器的缸筒之间形成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罩体上设有对应所述凸起面的凸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端为由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端部向外延伸而成的直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利用第二固定端处向内翻折形成的内层罩体将防尘罩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至减振器外,利用防尘罩外表面轮廓尺寸稳定的优点保证减振器和防尘罩之间的密封性。贴紧面的直线状部分可以为防尘罩与减振器缸筒外壁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并利用凸起面与缸筒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减小在装配过程中防尘罩与缸筒的摩擦力。由于防尘罩可以相对于减振器缸筒滑动,因此可使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适用于多种行程的减振器,从而实现不同行程减振器的共用,使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可应用于不同的车型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平台化。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匹配的减振器上无需额外压装或焊接用于固定防尘罩的固定卡扣,因而简化了防尘罩的安装和拆卸,并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组合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组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防尘罩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减振器;11、活塞杆;12、缸筒;13、端盖;20、防尘罩;21、防尘罩本体;22、第一固定端;221、直翻边;23、第二固定端;231、外层罩体;231b、凸出部;232、内层罩体;232a、贴紧面;232b、凸起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组合包括减振器10和套设于减振器10外的防尘罩20。减振器10包括活塞杆11、缸筒12和压装至缸筒12上的端盖13。防尘罩20包括防尘罩本体21及位于防尘罩本体21两端的第一固定端22和第二固定端23。防尘罩20整体上为圆筒状,其采用模压的方式一体成型。防尘罩本体21为柔性可拉伸压缩的波纹管,随着活塞杆11的移动而被拉伸或压缩。第一固定端22靠近减振器10的活塞杆11,其上端沿径向向外翻折形成直翻边221,直翻边221的内侧与防尘罩20主体之间采用圆弧过渡。直翻边221通过位于直翻边221下端的螺旋弹簧和位于直翻边221上端与弹簧垫固定至减振器10安装支架上。

如图2所示,防尘罩20的第二固定端23靠近减振器10的缸筒12,通过过盈压装的方式安装至减振器10的缸筒12外围。第二固定端23具有与防尘罩本体21相连的外层罩体231和由外层罩体231向内翻折形成的内层罩体232。内层罩体232整体上沿防尘罩本体21的轴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抵压减振器10缸筒12的贴紧面232a和与贴紧面232a相连的凸起面232b。贴紧面232a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减振器10的缸筒12外径,用于与减振器10的缸筒12过盈配合而紧密贴合。凸起面232b沿防尘罩20的径向向外凸出,其与减振器10的缸筒12之间形成空隙,用于减小防尘罩20与减振器10缸筒12的摩擦,便于防尘罩20沿减振器10轴向滑动,且便于安装防尘罩20。在本实施例中,内层罩体232包括两个贴紧面232a,凸起面232b连接于两个贴紧面232a之间。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内层罩体232也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贴紧面232a,当内层罩体232包括两个以上贴紧面232a时,凸起面232b一体连接于相邻的贴紧面232a之间。为了增加贴紧面232a与减振器10贴合的稳定度,并增加防尘罩20的耐磨性,贴紧面232a应为圆筒状,即贴紧面232a与缸筒12接触的部分由其轴向来看应为直线状。另外,防尘罩20的外层罩体231上与内层罩体232的凸起面232b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出部231b,外层罩体231上的凸出部231b和内层罩体232上的凸起面232b的设置可以减小防尘罩20对应部分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为防尘罩20提供变形空间,使防尘罩20适应的行程范围更宽。

在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20与减振器10进行装配时,利用防尘罩20第二固定端23处向内翻折形成的内层罩体232将防尘罩20的第二固定端23固定至减振器10外,从而利用防尘罩20外表面轮廓尺寸稳定的优点保证减振器10和防尘罩20之间的密封性。贴紧面232a的直线状部分可以为防尘罩20与减振器10缸筒12外壁提供固定位置,并利用凸起面232b与缸筒12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减小在装配过程中防尘罩20与缸筒12的摩擦力。由于防尘罩20可以相对于减振器10缸筒12滑动,因此可使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20适用于多种行程的减振器10,从而实现不同行程减振器10的共用,使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20可应用于不同的车型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平台化。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20匹配的减振器10上无需额外压装或焊接用于固定防尘罩20的固定卡扣,因而简化了防尘罩20的安装和拆卸,并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组合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