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型球阀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570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耐用型球阀阀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阀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用型球阀阀芯。



背景技术:

球阀的球形阀芯传统上是利用铸造加工方式成型,因铸造工艺制作的球阀阀芯呈实心体,重量比较重,铜用量较大,所以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此外现有的铸造工艺的球阀阀芯一般皆采用翻砂铸造,一次成型,而翻砂过程中球阀阀芯表面或球阀阀芯内往往会出现渣孔,导致球阀阀芯渗水,使得阀门在关闭状态下会出现漏水现象,此外铸造球阀阀芯毛坯的直径通常是成品直径的1.5倍以上,并对毛胚进行车削至成品所需的直径,其不但在制造加工上较繁琐费时,而且无法完全解决铸件上具有砂孔的问题,造成产品成品率低,严重影响制造球阀阀芯的加工速度以及制造成本,同时浪费极为严重;此外采用铸造工艺制作球阀阀芯时,需要采用高温环境,产生大量的灰尘,不仅需要能量较多增加成本,而且造成环境的污染。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0940703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球阀阀芯,其球阀阀芯,呈球状,具有一个贯通其中心的通孔,其表面开有一个用于与阀杆相配的凹槽,所述的球阀阀芯是由呈球壳状的外球壳和呈圆筒状的内直管所组成,两者固连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空心体,所述的通孔为内直管的内孔,所述的凹槽开于外球壳上。由于内直管和外球壳固连为一空心体的阀芯,这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阀芯的重量较轻,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降低了成本。然而,针对上述结构的球阀阀芯,其与阀杆配合的凹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偏移导致阀杆阀芯不同轴,出现阀杆受力不均匀容易断裂,不耐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用型球阀阀芯,该球阀阀芯可以提高阀芯与阀杆之间的连接同轴性,解决阀杆受力不均易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用型球阀阀芯,包括阀芯,阀芯为空心体结构,该空心体包括呈球壳状的外球壳和呈圆筒状的内管,内管的内孔贯通阀芯,外球壳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固设有连接套,连接套设有与阀杆适配的插槽,连接套包括插入端和外露端,插入端底面设有与阀杆底面形成定位配合的中心定位槽,外露端侧壁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中螺纹配合有定位钉,定位钉的尖端通过定位孔与阀杆的螺纹段的一圈螺纹处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露端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且两侧的定位孔呈不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横截面呈T型结构,外露端与插入端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与阀杆的轴肩部形成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插入端内孔包括与阀杆插入段适配的插入槽,插入槽经斜面紧缩延伸形成与阀杆插入段的延伸柱状段适配紧缩槽,紧缩槽底面形成与阀杆插入段的延伸柱状段的锥形尖端适配的锥形槽底面,该锥形槽底面设有与阀杆的锥形尖端形成定位配合的垫片,所述中心定位槽设置于垫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槽两边内壁设有突出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沿插入槽轴向延伸,该插入槽与阀杆插入段外壁的凸筋条形成导向定位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阀芯在其凹槽中设置连接套与阀杆配合,连接套通过T型结构,设置台阶与阀杆的轴肩部配合、插入段内孔与斜面过渡以及柱状段的配合对阀芯于阀杆之间的连接起到呈逐渐式增强两者同轴性的作用,再者,阀杆端部的锥形尖端与凹槽底部的中心定位槽可以进一步保证两者之间的同轴性,并通过两侧不同轴呈上下分布的定位钉对阀杆的轴向起到定位作用,后经定位螺母将其固定,该结构的阀芯与阀杆连接更稳定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A的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B的放大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心定位槽在垫片上的结构示意图;

阀芯1、外球壳11、凹槽111、内管12、连接套2、插入端21、外露端22、定位孔221、定位钉222、台阶结构23、插入槽24、导向通道241、斜面25、紧缩槽26、锥形槽27、垫片3、中心定位槽31、

阀杆4、螺纹段41、显露的部分411、插入段42、轴肩部43、锥形尖端44、定位螺母5、垫片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是耐用型球阀阀芯1与阀杆4的连接结构,包括阀杆4和阀芯1,阀杆4包括与外露端22配合的螺纹段41、与插入端21配合的插入段42,螺纹段41与插入段42衔接处形成轴肩部43,插入段42通过其锥形尖端44与中心定位槽31形成沿阀杆4径向端面的定位配合,外露端22通过定位钉222与螺纹段41形成沿阀杆4轴向的定位配合,阀杆4螺纹段41延伸至显露于连接套2之外的部分,该螺纹段41显露的部分411套接有定位螺母5,定位螺母5与连接套2之间通过垫片6连接。

上述阀芯1,包括阀芯1,阀芯1为空心体结构,该空心体包括呈球壳状的外球壳11和呈圆筒状的内管12,内管12的内孔贯通阀芯1,外球壳11上设有凹槽111,凹槽111中固设有连接套2,连接套2设有与阀杆4适配的插槽,连接套2包括插入端21和外露端22,插入端21底面设有与阀杆4底面形成定位配合的中心定位槽31,外露端22侧壁开设有定位孔221,定位孔221中螺纹配合有定位钉222,定位钉222的尖端通过定位孔221与阀杆4的螺纹段41的一圈螺纹处抵接。

外露端22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221且两侧的定位孔221呈不同轴分布。连接套2横截面呈T型结构,外露端22与插入端21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23,该台阶结构23与阀杆4的轴肩部43形成定位配合。

连接套2插入端21内孔包括与阀杆4插入段42适配的插入槽24,插入槽24经斜面25紧缩延伸形成与阀杆4插入段42的延伸柱状段适配紧缩槽26,紧缩槽26底面形成与阀杆4插入段42的延伸柱状段的锥形尖端44适配的锥形槽27底面,该锥形槽27底面设有与阀杆4的锥形尖端44形成定位配合的垫片3,中心定位槽31设置于垫片3上。

插入槽24两边内壁设有突出的导向通道241,导向通道241沿插入槽24轴向延伸,该插入槽24与阀杆4插入段42外壁的凸筋条形成导向定位配合。导向通道与阀杆4插入段42的凸筋条配合在安装时有轴向导向作用,避免安装偏位,于径向有定位作用防打滑。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