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泄压式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014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可泄压式单向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向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的加压设备使用可泄压式单向阀。



背景技术:

单向阀作为一种可以防止流体逆向运动的机械部件,在需要控制流体流向的机械设备中被广泛使用,例如水银血压计以及其他具备气囊的充气设备均会使用到单向阀。

一般单向阀的结构包括阀体以及装在阀体内部主通道(加压通道)上的阀心。阀心呈管体结构,材料通常是合成橡胶,管体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盲端,且管体的侧面具有贯通管内的线状切割口,常态下切割口为闭合状态。

这种单向阀的工作原理(以加气时使用的单向阀为例)是:在加压时,气流进入阀体内部主通道的前半段,由于受阀心管体的阻拦,气流将会通过管体的开口端进入管体内部,并受到管体盲端的阻拦,随着管体内部气压增大,气流将冲开管体侧面的切割口进入主通道的后半段,向与主通道的后半段连通的诸如气囊之类的容器充气;当气流持续进入容器使容器内气压增大时,气压会使管体侧面的切割口密闭,从而阻止气体从阀体的主通道流出,达到气体单向进入、保持压力的作用。

现有的单向阀存在的缺陷是,当容器内的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将会冲开管体侧面的切割口造成非正常泄压或气体倒流。管体的承压能力主要与其材料及壁厚有关,材料相对较坚硬且壁厚较厚则承压能力相对较高。但若加大管体的硬度或壁厚,则会加大充气时的阻力,导致使用不便。此外,管体的承压能力与管体侧面切割口的工艺也有一定的关联,切割口缝隙大则侧抗压能力差,从而导致管体的承压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泄压式单向阀,以解决现有的单向阀存在的易造成非正常泄压或气体倒流的缺陷。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泄压式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相互贯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通道为加压通道;所述第一端口处安装有加压控制装置;所述阀体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加压通道连通的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处安装有泄压控制装置;所述加压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封闭元件以及封口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加压通道内部,所述封口元件套装在所述第一端口的端面处,其具有可与所述加压通道连通的加压通孔;所述封闭元件弹性安装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封口元件之间,封闭元件的径长大于所述加压通孔的孔径且小于其所处位置上加压通道的径长;封闭元件所受的向外压力大于向内压力时,封闭元件将所述加压通孔封闭;封闭元件所受的向外压力小所受的向内压力时,封闭元件将所述加压通孔打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泄压式单向阀,流体可单向从加压通孔进入,第一弹性元件及封闭元件可确保流体不会倒流出加压通孔,与现有技术中的阀心相比较,更不易导致非正常泄压或气体倒流,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且对于材料及工艺的要求亦相对降低,有助于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所述泄压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按压盖以及顶杆;所述按压盖和顶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弹性安装在所述泄压口处,顶杆的上端部与按压盖连接,顶杆的下端部设置在泄压口下面;所述顶杆所受的向下压力大于向上压力时,顶杆的下端部将所述泄压口打开;所述顶杆所受的向下压力小于向上压力时,顶杆的下端部将所述泄压口封闭。本实用新型的泄压控制装置通过手指按压进行主动泄压,从而便于实现对容器内部加压及减压的双向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所述顶杆包括柱体和饼状体,所述柱体的上端与所述按压盖连接,下端与所述饼状体连接;所述饼状体设置在泄压口下面,其径长大于所述泄压口的径长。由于一般泄压口设置为圆状,饼状体可与泄压口相匹配,饼状体的径长大于泄压口的径长在不需要主动泄压时可有效将泄压口完全封闭。当然,顶杆的下端部设置为饼状体仅是优选,还可设置为正方体等等,只要在不需要主动泄压时可有效将泄压口完全封闭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均为弹簧;第一弹性元件的内端部抵接在加压通道内部,外端部与所述封闭元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装在柱体外部且设置在所述按压盖和泄压口的端面之间。弹簧为比较易得且易安装的弹性部件,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不排除为其他结构的弹性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所述封闭元件具有膜片基底,所述膜片基底的内侧具有可嵌套在第一弹性元件的外端部上的第一凸起部,膜片基底的外侧具有可嵌套在所述加压通孔上的第二凸起部。除了这种结构之外,封闭元件还可以是球体或者珠体,只要方便于安装在第一弹性元件的外端部且可以封闭所述加压通孔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所述泄压控制装置还包括胶圈;所述胶圈套装在所述柱体上且位于所述泄压口与所述饼状体之间。所述胶圈可以加强泄压控制装置的气密性,其材料可以是橡胶、硅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若顶杆的设计能够确保气密性,胶圈仅是优选而非必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泄压式单向阀同时兼具加压控制装置和泄压控制装置,加压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封闭元件以及封口元件,流体可单向从加压通孔进入,第一弹性元件及封闭元件可确保流体不会倒流出加压通孔,与现有技术中的阀心相比较,不易导致非正常泄压或气体倒流,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能够增加容器内气压的最大值,且对于材料及工艺的要求亦相对降低,有助于节约成本。泄压控制装置可通过手指按压进行主动泄压,从而便于实现对容器内部加压及减压的双向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提出的可泄压式单向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提出的可泄压式单向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封闭元件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提出的可泄压式单向阀在加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提出的可泄压式单向阀在泄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0-阀体,11-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13-加压通道,14-泄压口,21-第一弹性元件,22-封闭元件,23-封口元件,24-加压通孔,31-第二弹性元件,32-按压盖,33-柱体,34-饼状体,35-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泄压式单向阀,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部具有相互贯通的第一端口11和第二端口12,所述第一端口11和第二端口之间12的通道为加压通道13;所述第一端口11处安装有加压控制装置。

加压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元件21、封闭元件22以及封口元件23;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1安装在所述加压通道13内部,所述封口元件23套装在所述第一端口11的端面处(封口元件23还可以与第一端口11的端面一体成型),其具有可与所述加压通道13连通的加压通孔24;所述封闭元件22弹性安装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1与所述封口元件23之间,封闭元件22的径长大于所述加压通孔24的孔径且小于其所处位置上加压通道13的径长(如图2所示,加压通道13在该位置上可设置径长相对较大的安装槽以容置第一弹性元件21和封闭元件22);封闭元件22所受的向外压力大于向内压力时,封闭元件22将所述加压通孔24封闭;封闭元件22所受的向外压力小所受的向内压力时,封闭元件22将所述加压通孔24打开。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1具体可以是弹簧,其内端部抵接在加压通道13内部,外端部与所述封闭元件22抵接。弹簧为比较易得且易安装的弹性部件,因此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但不排除为其他结构的弹性部件。

如图2及图3所示,封闭元件22具有膜片基底,所述膜片基底的内侧具有可嵌套在第一弹性元件21的外端部上的第一凸起部,膜片基底的外侧具有可嵌套在所述加压通孔24上的第二凸起部。除了这种结构之外,封闭元件22还可以是球体或者珠体,只要方便于安装在第一弹性元件21的外端部可以封闭所述加压通孔24即可。

加压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以向容器加气为例,本实施例的可泄压式单向阀可连接在气泵与容器之间;在未向容器加压状态下,封闭元件22受到第一弹性元件21的弹性压力(向外压力),将加压通孔24封闭;当向容器加压时,封闭元件22受到第一弹性元件21的弹性压力小于受到气泵施加的向内压力,将加压通孔24打开,如图4所示,气体可单向从加压通孔24进入;在停止向容器加压后,封闭元件22受到第一弹性元件21的弹性压力及加压通道13内部气压的向外压力,将加压通孔24封闭,并可确保气体不会倒流出加压通孔24,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实施例能够增加容器内气压的最大值,且对于材料及工艺的要求亦相对降低,有助于节约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阀体10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加压通道13连通的泄压口14,所述泄压口14处安装有泄压控制装置。泄压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弹性元件31、按压盖32以及顶杆;顶杆包括柱体33和饼状体34,所述柱体33的上端与所述按压盖32连接,下端与所述饼状体34连接;所述饼状体34设置在泄压口14下面,其径长大于所述泄压口14的径长。由于一般泄压口14设置为圆状,饼状体34可与泄压口14相匹配,饼状34体的径长大于泄压口14的径长在不需要主动泄压时可有效将泄压口14完全封闭。当然,顶杆的下端部设置为饼状体仅是优选,还可设置为正方体等等,只要在不需要主动泄压时可有效将泄压口14完全封闭即可。按压盖32和顶杆通过第二弹性元件31弹性安装在泄压口14处。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1具体可以是弹簧,其套装在柱体33外部且设置在所述按压盖32和泄压口14的端面之间。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元件31不排除为其他结构的弹性部件。

为了进一步确保气密性,泄压控制装置还包括胶圈35;所述胶圈35套装在所述柱体33上且位于所述泄压口14与所述饼状体34之间。所述胶圈35的材料可以是橡胶、硅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若顶杆的设计能够确保气密性,胶圈35仅是优选设置而非必需。

泄压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按压盖32未被按下时,顶杆所受的向下压力小于加压通道13施加在顶杆的向上压力及第二弹性元件31的弹性阻力(向上压力),顶杆的下端部将泄压口14封闭;按压盖32被按下时,顶杆所受的向下压力大于加压通道13施加在顶杆的向上压力及第二弹性元件31的弹性阻力,顶杆的下端部将泄压口14打开,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泄压控制装置可通过手指按压进行主动泄压,从而本实施列可实现对容器内部加压及减压的双向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