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738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充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控制阀。



背景技术:

充气控制阀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着快速脱险潜水服的潜水员正常的气体供应。随着深海作业的不断发展,对潜水员水下脱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施水下脱险时,潜水员需要着快速脱险潜水服,进入快速加压舱加压,待快速加压舱内压力与外界水压平衡后,打开加压舱上盖,潜水员离开快速加压舱,依靠快速脱险潜水服提供的浮力,快速上浮至水面。在快速加压舱内加压过程中,需要通过充气系统为快速脱险潜水服充气,保证潜水员正常呼吸。以往充气系统的供气量无法随快速加压舱的压力变化自动调整,存在由于供气量过小潜水员发生挤压伤和溺水或供气量过大快速脱险潜水服气囊破裂等安全隐患。如何使充气系统的供气量能随着快速加压舱的压力变化自动调整,以消除安全隐患,是本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控制阀,保证潜水员从水下安全快速脱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控制阀,包括阀壳、阀座、控制阀杆、弹簧座、控制弹簧和膜片;阀壳具有进气通道、补偿腔、出气通道和反馈腔;阀座设置在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之间;弹簧座固定在阀壳上,控制阀杆的一端与阀座的中心台阶孔相配;控制阀杆的另一端穿过弹簧座的中心孔和膜片后固定;膜片将补偿腔和反馈腔隔离。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控制阀,还具有以下特征:进气接口与壳体采用螺纹连接;出气接口与壳体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控制阀,还具有以下特征:进气接口与壳体的连接端面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出气接口与壳体端面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控制阀,还具有以下特征:进气通道、补偿腔和出气通道设置在阀壳上,进气通道一端接进气接口;出气通道的一端接出气接口,反馈腔设置在侧盖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控制阀,还具有以下特征:还包括套在控制弹簧上的套筒,控制阀杆穿过套筒。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控制阀,还具有以下特征:控制阀杆的一端与阀座的中心台阶孔相配。

附图说明

图1为充气控制阀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充气控制阀的结构图。

控制阀102包括:阀壳111、阀座112、控制阀杆113、弹簧座114、控制弹簧115、套筒116、内刚性体117、膜片118、外刚性体119和阀杆螺母120。

阀壳111由壳体121和侧盖122通过螺钉组件123连接构成。壳体 121具有进气通道151、补偿腔152和出气通道153。

膜片118设置在壳体121和侧盖122之间,也将补偿腔152和反馈腔154隔离。内刚性体117和外刚性体119分别设置在膜片118的两侧。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如图2所示,阀座120具有一个中心台阶孔120-1和6个侧孔120-2。阀座120设置在壳体110的进气通道151和出气通道153之间。中心台阶孔120-1与进气通道151相通,6个侧孔120-2与出气通道153相通。阀座120与壳体121的圆周采用密封圈163密封,保证各个气体通道和腔体之间的密封性。

弹簧座114通过螺钉组件124与阀壳111的壳体121固定,弹簧座 114的圆周采用密封圈164密封。控制阀杆113的一端为锥形,与阀座 120的中心台阶孔120-1相配;另一端穿过弹簧座114的中心孔,再依次穿过套筒116、内刚性体117、膜片118、外刚性体119的中心孔后,与阀杆螺母120螺纹连接。控制阀杆113的圆周上设置两道密封圈从而保证密封性。弹簧座114设置在弹簧座114和内刚性体117之间。

壳体121与阀座112之间密封,将进气通道151和出气通道153分割。控制阀杆113与弹簧座114之间密封,将补偿腔152与进气通道151、出气通道153隔离。控制阀杆113与膜片118之间密封,将补偿腔152 与反馈腔154隔离。

充气控制阀的进气控制器工作原理:充气气体从进气通道151进入壳体121内,通过阀座112和控制阀杆113之间的间隙,从阀座112的中心台阶孔120-1进入,再从侧孔120-2流出,最终从出气通道153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