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弹簧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366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弹簧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弹簧臂,属于弹簧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具有等弹性特性的弹簧臂,通常会在上述不具有等弹性特性的平面四连杆的装置中,增加对弹簧变形量进行修正的机构,以实现弹簧臂更加柔顺,从而实现更好的减震效果,经过修正后的装置,在运行操作时,弹簧臂能提供近似不变的浮力,其浮力不会因为所承载摄影机重量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

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210170286.9的一种弹簧臂的加工方法,该种弹簧臂主要适用于高速报纸印刷机油墨清洗回收装置中。本发明的弹簧臂包括连成一体的承载轴、连接臂和上臂;本发明通过粗铣上臂、承载轴,再精铣承载轴,加工弧形槽,预钻连接孔,钻螺纹底孔,铣连接臂的夹持面,粗铣外侧台阶,外侧台阶底面加工到位,精加工台阶侧面和外侧台阶,再预钻承载轴孔,然后钻承载轴孔和连接孔,最后铣加工承载轴沉孔,形成弹簧臂成品。本发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用本方法做成的弹簧臂,其承载轴孔的加工精度能达到5级,承载轴表面铣加工的光洁度能达到Ra0.6;同时,使用本方法做成的弹簧臂,提高了整个油墨清洗回收装置的可靠性,并且简化了操作。现有的弹簧臂上下运动较重,未能真正实现重力平衡且运行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弹簧臂,以解决现有的弹簧臂上下运动较重,未能真正实现重力平衡且运行不舒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弹簧臂,其结构包括后支座、侧支架、上拉杆、前支座、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下支架、伸缩弹簧,所述后支座与前支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后支座、上拉杆、上拉杆和下支架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后支座下端一侧通过侧支架与前支座活动连接,所述后支座下端另一侧通过下支架与前支座活动连接,所述侧支架与下支架相互平行,所述后支座上方通过调节螺钮与上拉杆过度配合,所述上拉杆另一端与前支座过度配合,所述上拉杆与下支架相互平行,所述上拉杆侧端与工型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弹簧装设在后支座与前支座之间,所述前支座通过调节螺杆与伸缩弹簧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母设于下支架侧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上设有锁紧件,所述下支架通过锁紧件与后支座过度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的直径为48mm。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母上设有螺杆和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穿过限位块与下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为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后支座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变上拉杆在后支座的最佳位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力平衡,从而达到弹簧臂上下运动时更舒适更均衡,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弹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后支座-1、侧支架-2、上拉杆-3、前支座-4、调节螺杆-5、调节螺母-6、下支架-7、伸缩弹簧-8、螺杆-61、限位块-62、锁紧件-71、工型板-31、调节螺钮-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弹簧臂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后支座1、侧支架2、上拉杆3、前支座4、调节螺杆5、调节螺母6、下支架7、伸缩弹簧8,所述后支座1与前支座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后支座1、上拉杆3、上拉杆3和下支架7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后支座1下端一侧通过侧支架2与前支座4活动连接,所述后支座1下端另一侧通过下支架7与前支座4活动连接,所述侧支架2与下支架7相互平行,所述后支座1上方通过调节螺钮11与上拉杆3过度配合,所述上拉杆3另一端与前支座4过度配合,所述上拉杆3与下支架7相互平行,所述上拉杆3侧端与工型板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弹簧8装设在后支座1与前支座4之间,所述前支座4通过调节螺杆5与伸缩弹簧8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母6设于下支架7侧端上,所述下支架7上设有锁紧件71,所述下支架7通过锁紧件71与后支座1过度配合,所述锁紧件71的直径为48mm,所述调节螺母6上设有螺杆61和限位块62,所述调节螺母6与螺杆6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杆61穿过限位块62与下支架7相连接,所述锁紧件71为圆形结构,所述后支座1为方形结构。

本专利所说的伸缩弹簧8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首先将伸缩弹簧8安装在弹簧臂上,通过前支座4与弹簧臂连接起来,通过调节螺母控制前支座4的摆动角度,上拉杆3另一端与前支座4过度配合,上拉杆3与下支架7相互平行,此时上拉杆3起到杠杆的作用,使其弹簧臂上下运动时更舒适更均衡,后支座1、上拉杆3、上拉杆3和下支架7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可通过移动平行四边形使伸缩弹簧8作出长短的改变从而输出不同的力与机头的重力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后支座1、侧支架2、上拉杆3、前支座4、调节螺杆5、调节螺母6、下支架7、伸缩弹簧8、螺杆61、限位块62、锁紧件71、工型板31、调节螺钮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弹簧臂上下运动较重,未能真正实现重力平衡且运行不舒适,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改变上拉杆在后支座的最佳位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力平衡,从而达到弹簧臂上下运动时更舒适更均衡,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后支座1上方通过调节螺钮11与上拉杆3过度配合,所述上拉杆3另一端与前支座4过度配合,所述上拉杆3与下支架7相互平行,所述上拉杆3侧端与工型板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弹簧8装设在后支座1与前支座4之间,所述前支座4通过调节螺杆5与伸缩弹簧8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母6设于下支架7侧端上。

甲公司采用后支座1上方通过调节螺钮11与上拉杆3过度配合,上拉杆3另一端与前支座4过度配合,乙公司采用后支座1上方通过调节螺钮11与上拉杆3过盈配合,所述上拉杆3另一端与前支座4过盈配合。

甲公司组装时间为20min,设备寿命为10年,真正实现重力平衡且运行不舒适;

乙公司组装时间为50min,设备寿命为5年,未能真正实现重力平衡且运行不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后支座1上方通过调节螺钮11与上拉杆3过度配合,上拉杆3另一端与前支座4过度配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力平衡,从而达到弹簧臂上下运动时更舒适更均衡,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