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333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及系统。



背景技术:

焊接钢结构底座因结构简单自重轻、加工方便工期短、材质均匀结构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电子设备的承重框架和安装底座。但目前广泛应用的钢结构底座,在需要叉车协助设备安装或者转运时,需要提前将设备底座垫高来插入叉车臂,且垫高的工作大多由人工完成,在垫高过程中,不均匀的垫高不但会对设备精度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发生设备压伤人手,设备倾覆导致设备损坏甚至现场人员致伤致死的危险。

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有:1.在底座上面加装方形大吊环;2.给设备底座底部加腿。但是两种方法都存在着弊端,方法1的吊环位置受到上层设备的影响,甚至可能装不开,采用不可拆卸的吊环时影响设备外观整洁和美观,采用可拆卸结构却又操作繁琐,且容易丢失吊钩;方法2则会使得设备变高,且与地面的接触面减小,丧失稳定性。

因此,对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进行研究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通过该底座的设置,在不加高设备底座厚度的前提下,使得叉车通过该底座可以插入叉车臂,且保证整个底座的稳定性。

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包括:

支撑座,支撑座内沿着支撑座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叉车臂插入的矩形框,支撑座底部的两侧及中部分别设有支撑地脚,相邻两个矩形框之间的距离等于叉车两个叉车臂之间的距离,优选方案是设置两个矩形框,支撑座呈长方体形状,便于对移动设备的支撑,该底座可有效实现对移动设备的支撑,同时通过支撑地脚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底座支撑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设置用于支撑移动设备的安装板,安装板为橡胶材料。

为了更好地对移动设备进行支撑,所述安装板设于支撑座上表面的两侧。

为了保证支撑座的配重,所述支撑座上表面中部设有花纹钢板,花纹钢板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花纹钢板的高度低于安装板的高度,安装板设于花纹钢板的两侧。

其中,所述支撑地脚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从支撑座侧面给支撑座施力的卡板,卡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侧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支撑座的宽度,且支撑板与支撑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进行紧固连接,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调平螺栓的螺纹孔,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地脚螺栓的光孔,而且二者再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或者单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板通过紧固件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该紧固件为螺钉,或者二者通过粘结剂进行连接。

为了更好地对安装板进行固定,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设置凹槽,所述安装板设于凹槽内。

为了方便对底座的移动,所述支撑座底部内嵌有移动轮,移动轮最低面与支撑地脚平齐,以方便底座的移动。

所述矩形框通过矩形钢管形成,矩形框的尺寸一般>120mm,大于叉车臂的宽度,而且两端部不封口,以便于叉车臂插入。

所述支撑座为一空心框架。

底座在设备转运时,两根纵向的用于叉车臂插入的矩形管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叉车臂上,即使设备重心偏离,叉车臂两边不平衡也不会出现设备倾覆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座在矩形框的侧部可伸缩设置,这样便于对底座进行收纳,若底座使用率较低,可直接将支撑座的两侧向中部收缩,支撑座两侧的高度大于中部的高度。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相贯线焊割系统专用机器人焊接系统,采用所述的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矩形框的设置,便于叉车臂的插入,同时,即使设备重心偏离,叉车臂两边不平衡也不会出现设备倾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底座的设置,可有效提高设备转运等情况下的工作效率,方便用户改变车间布局,降低加工使用的劳动强度,有效防止设备移动时倾覆,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中:1、安装板,2、花纹钢板,3、支撑地脚,4、矩形框,5、卡板,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内沿着支撑座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叉车臂插入的矩形框4,支撑座底部的两侧及中部分别设有支撑地脚3,相邻两个矩形框4之间的距离等于叉车两个叉车臂之间的距离,优选方案是设置两个矩形框4,支撑座呈长方体形状,便于对移动设备的支撑,该底座可有效实现对移动设备的支撑,同时通过支撑地脚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底座支撑的稳定性。

支撑座上表面设置用于支撑移动设备的安装板1,安装板1为橡胶材料。

为了更好地对移动设备进行支撑,安装板1设于支撑座上表面的两侧。

支撑座上表面中部设有花纹钢板2,花纹钢板2的高度低于安装板1的高度。

其中,如图4所示,支撑地脚3包括支撑板6,支撑板6长度大于支撑座的宽度,支撑地脚3沿着支撑座宽度方向设置,支撑板6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从支撑座侧面给支撑座施力的卡板5,卡板5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两侧卡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支撑座的宽度,且支撑板6与支撑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进行紧固连接,支撑板6上设有用于安装调平螺栓的螺纹孔,支撑板6上设有用于安装地脚螺栓的光孔,而且二者再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或者单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安装板1通过紧固件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该紧固件为螺钉,或者二者通过粘结剂进行连接。为了更好地对安装板1进行固定,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设置凹槽,所述安装板设于凹槽内,支撑座为一空心框架,矩形框4设于其内部。

为了方便对底座的移动,支撑座底部内嵌有移动轮,移动轮最低面与支撑地脚平齐,以方便底座的移动。

矩形框4通过矩形钢管形成,矩形框的尺寸一般>120mm,大于叉车臂的宽度,而且两端部不封口,以便于叉车臂插入。

该底座在设备转运时,将设备置于底座的上部,由安装板进行支撑,两根纵向的用于叉车臂插入的矩形管(焊接构成)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叉车臂上,即使设备重心偏离,叉车臂两边不平衡也不会出现设备倾覆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座在矩形框的侧部可伸缩设置,这样便于对底座进行收纳,若底座使用率较低,可直接将支撑座的两侧向中部收缩,支撑座两侧的高度大于中部的高度。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相贯线焊割系统专用机器人焊接系统,采用所述的一种便于叉车移动设备的底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