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合间歇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158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开合间歇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开合间歇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泡铝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制备发泡铝的铝液中添加发泡剂或者是通气体,使铝液中形成大量的气泡,而采用往铝液中通入气体对铝液进行发泡的过程中,往铝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后,需要对铝液进行搅拌,使气泡均匀的分散于铝液的各个部位,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间歇通气的装置,实现对铝液的间歇通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开合间歇供气装置,其通过在外管内设置内管组件,并在外管与内管组件之间设置活塞,利用进气室与出气室之间的气压差,使活塞沿内管组件上下滑动,在活塞滑动过程中,通过活塞与内管组件中控制键的挤压配合,实现内管组件的开合,控制进气室与出气室的连通,实现了对出气室的间歇供气,解决了自动对铝液间歇通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开合间歇供气装置,包括:

进气室,所述进气室的上方设置有进气管;

出气室,所述出气室位于所述进气室的下方,其下方设置有出气管,该出气管上设置有电动控制阀,该电动控制阀控制出气管的开合;

间歇出气机构,所述间歇出气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气室与出气室之间,其两端分别与进气室以及出气室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间歇出气机构包括:

外管,所述外管设置于所述进气室与出气室之间,其两端分别与该进气室与出气室连通;

内管组件,所述内管组件同心设置于所述外管内,其上端与该外管的上端持平,其下端穿过该外管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出气室内;

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外管内,其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上,其沿该内管组件上下滑动。

作为改进,所述外管的下端面与所述内管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腰形气孔,该腰形气孔沿所述外管的周向等距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内管组件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的两端开口设置,其上端面与所述外管的上端面持平,且其下端面穿过该外管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出气室内,该内管的上部对称设置有固定孔;

管塞单元,所述管塞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管的上部内侧,其对该内管的上端开口进行开合控制。

作为改进,所述管塞单元包括:

管塞,所述管塞设置于所述内管的顶部开口处,其沿该内管上下滑动,对该内管的上端开口的开合进行控制;

控制键,所述控制键对称设置于所述管塞的下方,其一端穿过所述内管的侧壁,设置于该内管外,其另一端通过伸缩剪叉与所述管塞的下端连接;

玻珠螺丝,所述玻珠螺丝对称设置于所述管塞的上部,其一端与该管塞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孔对应卡合。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键设置于内管外的一端为圆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活塞与控制键的挤压配合,将管塞顶起,使内管上端开口打开,进气室内的气体从内管进入到出气室内,当出气室内的气体压强超过进气室时,活塞回复到内管顶部压缩波珠螺丝,通气活塞回落,封堵通气管,实现了通气管开合的自动控制与调节;

(2)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活塞时,通过调节进气室与出气室之间的压强,使活塞沿内管进行上下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内管上端开口的关闭与开启,无需另外增设动力控制活塞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结构新颖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发泡铝发泡过程中的气控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管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管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管塞单元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开合间歇供气装置,包括:

进气室1,所述进气室1的上方设置有进气管11;

出气室2,所述出气室2位于所述进气室1的下方,其下方设置有出气管21,该出气管21上设置有电动控制阀22,该电动控制阀22控制出气管21的开合;

间歇出气机构3,所述间歇出气机构3设置于所述进气室1与出气室2之间,其两端分别与进气室1以及出气室2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气体自进气室1进入对间歇出气机构3施加压力,当压力使间歇出气机构3打开时,进气室1内的气体沿间歇出气机构3进入到出气室2 内,随着出气室2内的气体逐渐的增多,出气室2内的气压大于进气室1内的气压,间歇出气机构3受到来自出气室2的压力大于来自进气室1的压力,使间歇出气机构3关闭。

进一步说明的是,电动控制阀22控制出气管21出气,将气体输出到下一装置内。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间歇出气机构3包括:

外管31,所述外管31设置于所述进气室1与出气室2之间,其两端分别与该进气室1与出气室2连通;

内管组件32,所述内管组件32同心设置于所述外管31内,其上端与该外管31的上端持平,其下端穿过该外管31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出气室2内;

活塞33,所述活塞33位于所述外管31内,其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32上,其沿该内管组件32上下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外管31连通进气室1与出气室2,内管组件32与活塞33 将外管31隔断,活塞33上部的外管31与进气室1连通,活塞33下部的外管与出气室2连通。

进一步说明的是,初始时,活塞33位于内管组件32的顶部位置处,随着进气室1内的气体不断的进入,活塞33受到气体的压力压迫沿着内管组件32向下滑动,当滑动至内管组件32中部位置时,进气室1与进气室2通过内管组件32 连通,气体沿内管组件32进入到出气室2内,随着出气室2内的气体逐渐的增多,出气室2内的气压大于进气室1内的气压,活塞33受到来自出气室2的压力大于来自进气室1的压力,使活塞33沿内管组件32上滑,滑至内管组件32 顶部时内管组件32关闭,进气室1与出去室2之间的连通切断。

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外管31的下端面与所述内管组件32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腰形气孔311,该腰形气孔311沿所述外管31的周向等距设置。

如图4与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管组件32包括:

内管321,所述内管321的两端开口设置,其上端面与所述外管31的上端面持平,且其下端面穿过该外管31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出气室2内,该内管321 的上部对称设置有固定孔3211;

管塞单元322,所述管塞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管321的上部内侧,其对该内管 321的上端开口进行开合控制。

如图6与图7所示,其中,所述管塞单元322包括:

管塞3221,所述管塞3221设置于所述内管321的顶部开口处,其沿该内管 321上下滑动,对该内管321的上端开口的开合进行控制;

控制键3222,所述控制键3222对称设置于所述管塞3221的下方,其一端穿过所述内管321的侧壁,设置于该内管321外,其另一端通过伸缩剪叉3224 与所述管塞3221的下端连接;

玻珠螺丝3223,所述玻珠螺丝3223对称设置于所述管塞3221的上部,其一端与该管塞322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孔3211对应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键3222设置于内管321外的一端为圆角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时,活塞33位于内管321的顶部位置,其挤压玻珠螺丝3222,使控制键3222穿过内管321的管壁,将管塞3221堵住内管321的上端开口,随着进气室1内的气体不断的进入,活塞33受到气体的压力压迫沿着内管321向下滑动,当滑动至控制键3222位置时,将控制键3222压入内管321 内,其压力沿着伸缩剪叉3224将上部的管塞3221顶起,随后,玻珠螺丝3223 与固定孔3211卡合,将管塞3221固定,进气室1与进气室2通过内管321连通,气体沿内管321进入到出气室2内,随着出气室2内的气体逐渐的增多,出气室 2内的气压大于进气室1内的气压,活塞33受到来自出气室2的压力大于来自进气室1的压力,使活塞33沿内管321上滑,此时由于玻珠螺丝3223的固定,管塞3221仍未掉落,直至活塞33滑至内管321顶部时,玻珠螺丝3223受活塞 33的挤压,玻珠螺丝3223收入内管321内,管塞3221掉落,堵住内管321上的开口,且控制键3222再次穿出内管321,将管塞3221卡死。

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时,活塞33位于内管321的顶部位置,其挤压玻珠螺丝3222,使控制键3222穿过内管321的管壁,将管塞3221堵住内管321的上端开口,随着进气室1内的气体不断的进入,活塞33受到气体的压力压迫沿着内管321向下滑动,当滑动至控制键3222位置时,将控制键3222压入内管321内,其压力沿着伸缩剪叉3224将上部的管塞3221顶起,随后,玻珠螺丝3223与固定孔3211卡合,将管塞3221固定,进气室1与进气室2通过内管321连通,气体沿内管321进入到出气室2内,随着出气室2内的气体逐渐的增多,出气室2内的气压大于进气室1内的气压,活塞33受到来自出气室2的压力大于来自进气室1的压力,使活塞33沿内管321上滑,此时由于玻珠螺丝3223的固定,管塞3221仍未掉落,直至活塞33滑至内管321顶部时,玻珠螺丝3223受活塞33的挤压,玻珠螺丝3223收入内管321内,管塞3221掉落,堵住内管321上的开口,且控制键 3222再次穿出内管321,将管塞3221卡死。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