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78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大功率、高速、高温、高粘度、重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对联轴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传递运动和转矩外,还要求具有补偿两轴相对位移、减振、缓冲提高传动精度、降低噪音的工作性能。目前化工设备应用的联轴器类型繁多,根据其有无补偿相对位移的能力,联轴器可分为刚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又分为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具体有齿式联轴器、膜片联轴器、液力联轴器等等。但以上联轴器都不能实现电机轴与泵轴之间对中数值不断变化,且数值变化较大的传动轴进行扭矩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可用于补偿电机轴与泵轴之间对中数值不断变化,且适用于数值变化较大的传动轴进行扭矩传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星型套1和外星型套2,所述内星型套1一端连接联轴器短节3,从联轴器短节3在内星型套1外表面纵向设有数量不低于3条的内滚道4,外星型套2一端连接旋转轴半联轴器5,从旋转轴半联轴器5在外星型套2内表面纵向设有外滚道6,外滚道6数量与内滚道4数量一致,并且位置对应,内滚道4和外滚道6之间分别设有圆形滚珠7,外星型套2所在圆弧直径为内星型套1所在圆弧直径和圆形滚珠7直径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数量不低于3条的内滚道4在内星型套1外表面纵向均匀分布;外滚道6在外星型套2内表面纵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内滚道4和外滚道6数量为4~6条。

进一步,内滚道4、外滚道6槽底与圆形滚珠7吻合。

进一步,两套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的联轴器短节3对接,一端的旋转轴半联轴器5连接电机旋转轴,另一端的旋转轴半联轴器5连接泵旋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为:该装置增强了电机和泵之间的不对中补偿能力,即使在传动过程中两传动轴的对中数值随时发生变化,该装置也能平稳传递扭矩。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装置可变对中轴之间的扭矩传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内星型套-1、外星型套-2、联轴器短节-3、内滚道-4、旋转轴半联轴器-5、外滚道-6、圆形滚珠-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星型套1和外星型套2,所述内星型套1一端连接联轴器短节3,从联轴器短节3在内星型套1外表面纵向设有数量不低于3条的内滚道4,外星型套2一端连接旋转轴半联轴器5,从旋转轴半联轴器5在外星型套2内表面纵向设有外滚道6,外滚道6数量与内滚道4数量一致,并且位置对应,内滚道4和外滚道6之间分别设有圆形滚珠7,外星型套2所在圆弧直径为内星型套1所在圆弧直径和圆形滚珠7直径之和。

为了便于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能够自动调节对中,上述具体实施例的优化,数量不低于3条的内滚道4在内星型套1外表面纵向均匀分布;外滚道6在外星型套2内表面纵向均匀分布。各滚道上的圆形滚珠7自动移动,自动对中。

进一步,内滚道4和外滚道6数量为4~6条。

为了便于圆形滚珠在内滚道4、外滚道6内部自动移动,进一步,内滚道4、外滚道6槽底与圆形滚珠7吻合。

进一步,两套可变对中轴传动装置的联轴器短节3对接,一端的旋转轴半联轴器5连接电机旋转轴,另一端的旋转轴半联轴器5连接泵旋转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