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执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21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执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液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执行器。



背景技术:

现代管网工程中大量采用阀门作为控制元件,很多场合要求做到由控制台远程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通常采用液动执行器进行驱动。 现有技术的液动执行器一般包括动力缸、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齿轮轴和设置在活塞侧面的齿条,由动力缸驱动活塞移动,由活塞侧面的齿条驱动与其啮合的齿轮轴转动,由齿轮轴驱动阀门开启或关闭。 现有技术液动执行器是单缸,如果要驱动扭矩较大的阀门,在动力缸方面,需要增加活塞的直径或增加介质压力 ;在执行机构方面,需增加齿轮轴上齿轮强度,增加齿轮轴上齿轮,一般需加大齿轮模数,这样势必增大齿轮轴上齿轮的外径 ;由于齿轮轴在执行时的回转角度是一定的,因此增加齿轮轴上齿轮的外径就需增加动力缸的轴向尺寸。 这样,整个液动执行器的结构尺寸 ( 特别是轴向尺寸) 必然比较庞大,制造成本较高,所需安装尺寸大。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201310602275.8公开了一种双缸液动执行器,包括液压缸组件、执行机构;液压缸组件包括缸体、活塞;执行机构包括齿轮轴和设置在活塞侧面的齿条;齿轮轴贯穿缸体与齿条啮合;液压缸组件为两组,分布在齿轮轴的两侧,形成对齿轮轴的双驱动结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液压缸组件异侧的油腔相连通;缸体端部法兰上设有限位螺杆。

上述专利虽然采用了双液压缸设计,但实际上齿轮轴的扭矩大小取决于活塞截面积,因此其双缸设计中可以看到,两个活塞之间仅通过齿条连接,因此在受到液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未与齿条相连的一侧极容易失去支撑发生倾斜,导致齿条发生弯曲。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刚性强,可控制扭转角度,避免液压油泄漏的液压扭转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执行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设有垂直于缸体轴线设置的扭转杆,所述扭转杆中段设有齿轮柱;所述缸体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进出油孔;所述缸体内设有活塞体,所述活塞体中段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开设且径向方向对通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其中一侧壁设有齿条,所述齿轮柱与齿条啮合。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中间设置滑移槽,再设置齿条以此将活塞体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扭转杆的旋转运动,通过在活塞体上开设滑移槽,使活塞体两端受力时能有良好的支撑强度,增加整体结构刚性,使扭转杆输出更高扭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中心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拧有限位螺钉。

上述结构中,限位螺钉用于控制活塞体的左右活动行程,从而控制扭转杆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扭转杆一端外伸设有方形榫头,另一端外露设有连接槽口。

上述结构中,方形榫头用于连接手轮,连接槽口用于与阀门的阀杆相连,当失去液压源的时候可以通过手轮带动扭转杆转动,从而控制阀门阀杆的扭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上位于连接槽口的一侧设有安装部。

上述结构中,安装部用于与阀门对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螺孔。

上述结构中,缸体安装在阀门上时通过在安装螺孔内安装螺栓从而实现与阀门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活塞体上开设滑移槽,整体刚性强,扭矩输出大,可控制扭转角度,可避免液压油进入滑移槽导致液压油从扭转杆与缸体配合缝隙中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缸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缸体;101-安装部;102-安装螺孔;11-扭转杆;111-齿轮柱;112-方形榫头;113-连接槽口;12-端盖;121-进出油孔;122-限位孔;123-限位螺钉;13-活塞体;14-滑移槽;15-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液压执行器,包括缸体10,所述缸体10上设有垂直于缸体10轴线设置的扭转杆11,所述扭转杆11中段设有齿轮柱111;所述缸体10两端设有端盖12,所述端盖12上设有进出油孔121;所述缸体10内设有活塞体13,所述活塞体13中段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开设且径向方向对通的滑移槽14,所述滑移槽14其中一侧壁设有齿条15,所述齿轮柱111与齿条15啮合。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中间设置滑移槽14,再设置齿条15以此将活塞体13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扭转杆11的旋转运动,通过在活塞体13上开设滑移槽14,使活塞体13两端受力时能有良好的支撑强度,增加整体结构刚性,使扭转杆11输出更高扭矩。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12中心设有限位孔122,所述限位孔122内拧有限位螺钉123。

上述结构中,限位螺钉123用于控制活塞体13的左右活动行程,从而控制扭转杆11的旋转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扭转杆11一端外伸设有方形榫头112,另一端外露设有连接槽口113。

上述结构中,方形榫头112用于连接手轮(图中未示出),连接槽口113用于与阀门的阀杆相连,当失去液压源的时候可以通过手轮带动扭转杆11转动,从而控制阀门阀杆的扭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0上位于连接槽口113的一侧设有安装部101。

上述结构中,安装部101用于与阀门对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01上设有安装螺孔102。

上述结构中,缸体10安装在阀门上时通过在安装螺孔102内安装螺栓从而实现与阀门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活塞体13上开设滑移槽14,整体刚性强,扭矩输出大,可控制扭转角度,可避免液压油进入滑移槽14导致液压油从扭转杆11与缸体10配合缝隙中泄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