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圈和轴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0061发布日期:2018-08-07 22:4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O型圈和包括O型圈的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电动机的轴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轴承组件100包括壳体110、轴承120和O型圈130。壳体110具有空腔111。轴承120具有外圈121、内圈(未示出)和设置在外圈121与内圈之间的滚动体(未示出)。轴承120安装在壳体110的空腔111内,并且轴承120的外圈121与壳体110之间间隙配合。电动机的旋转轴能够插入内圈中,并且内圈能够随该旋转轴一起旋转。外圈121的径向外表面122设置有周向凹槽123。O型圈130容纳在该周向凹槽123内,并且分别与周向凹槽123的底面124和空腔111的内表面112相抵靠,以便于在电动机的旋转轴旋转时使得外圈121与壳体110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O型圈的轴承组件100,当电动机的旋转轴高速旋转时,轴承120的外圈121与壳体110之间通常会产生相对运动,即,外圈121旋转而壳体110保持静止。这使得在电动机中产生较高的温度和振动,由此降低润滑油的浓度并缩短O型圈密封件的工作寿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确保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配合的O型圈和轴承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配合的O型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配合的轴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O型圈,O型圈包括:主体,其呈圆环状并具有中心轴线,主体包括面向主体的中心轴线的径向内表面和背向主体的中心轴线的径向外表面;和若干凸起部,其设置在主体的径向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上和/或主体的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凸起部构造为肋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若干肋条包括至少一个周向肋条和多个侧方肋条,至少一个周向肋条沿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多个侧方肋条从周向肋条处向主体的侧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一个周向肋条相对于多个侧方肋条更靠近主体的径向内表面和/或主体的径向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主体的横截面为矩形,主体的径向内表面和主体的径向外表面分别为一个圆柱形曲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肋条的两端分别向主体的侧向方向延伸,并且若干肋条沿主体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体的横截面为八边形,主体的径向内表面和主体的径向外表面分别包括两个截头圆锥形曲面和一个圆柱形曲面,两个截头圆锥形曲面分别位于圆柱形曲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轴承组件,其包括:根据以上实施例所述的O型圈;壳体,其具有空腔;和轴承,其包括外圈,外圈具有中心轴线并且具有背向外圈的中心轴线的径向外表面,轴承能够容纳在空腔内,并且外圈的径向外表面与空腔的内表面相配合,外圈的径向外表面开设有周向凹槽,其中,O型圈容纳在周向凹槽中,O型圈的外表面分别与周向凹槽的底面和空腔的内表面相抵靠,并且O型圈的若干凸起部与周向凹槽的底面和/或空腔的内表面相抵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机的轴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2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O型圈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3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O型圈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4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O型圈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200的局部剖视图。图2a中的横截面是被沿轴承组件200的轴承220的径向方向的平面截取所得的剖面。此外,虽然图2a仅示出了轴承组件200的一部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视图所示的内容和以下描述,应当能够想到轴承组件200的整体构造。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200的O型圈230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b中的横截面是被沿O型圈230的径向方向的平面截取所得的剖面。此外,虽然图2b仅示出了O型圈230的一部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视图所示的内容和以下描述,应当能够想到O型圈230的整体构造。

如图2a所示,轴承组件200包括壳体210、轴承220和O型圈230。壳体210内具有空腔211。在一个示例中,壳体210可以为电动机的壳体。

轴承220具有外圈221、内圈(未示出)和设置在外圈221与内圈之间的滚动体(未示出)。外圈221具有中心轴线,并且具有背向该中心轴线的径向外表面222。外圈221的径向外表面222开设有周向凹槽223。在该实施例中,周向凹槽223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周向凹槽223的形状大致相同。周向凹槽223的横截面为矩形。轴承220能够容纳在壳体210的空腔211内,并且外圈221的径向外表面222与空腔211的内表面212间隙配合。旋转轴能够插入到内圈内,并且内圈能够随旋转轴一起旋转。

O型圈230由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O型圈230能够安装在外圈221的周向凹槽223内。当安装在周向凹槽223内时,O型圈230被压缩,并且O型圈230的外表面分别与空腔211的内表面212和周向凹槽223的底面224相抵靠。为了清楚地示出O型圈230的具体构造,图2a中示出O型圈230未被压缩时的状态。

如图2b所示,O型圈230包括主体231和若干凸起部232。主体231呈圆环状,并且具有中心轴线。主体231的横截面呈圆形(如图2a所示)。主体231的外表面包括面向该中心轴线的径向内表面233和背向该中心轴线的径向外表面234。若干凸起部232设置在主体231的径向内表面233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上和主体231的径向外表面234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上。

若干凸起部232在主体231的径向内表面233和径向外表面234上定位为使得:当O型圈230容纳在周向凹槽223中时,与周向凹槽223的底面224和空腔211的内表面212相抵靠的O型圈230的外表面处均设置有凸起部232,从而确保壳体210与外圈221之间紧密配合。

从图2a所示的视角来看,凸起部232设置在主体231的径向内表面233的中间位置(即,主体231的横截面的底面部分)处和主体231的径向外表面234的中间位置处(即,主体231的横截面的顶部部分),而非设置在主体231的所有外表面上。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O型圈230的若干凸起部232能够分别与壳体210的空腔211的内表面212和轴承220的周向凹槽223的底面224的相抵靠,使得相对于外表面光滑的O型圈130而言,增大了O型圈230与壳体210和外圈221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当轴承220的内圈随旋转轴高速旋转时,能确保轴承220与壳体210之间紧密配合,使得两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凸起部232构造为肋条。肋条的横截面例如为矩形。如图2a所示,在主体231的径向外表面234上,若干凸起部232包括两个周向肋条235和多个侧方肋条236。两个周向肋条235沿主体231的圆周方向(如图2b所示)延伸,并且多个侧方肋条236从周向肋条235处向主体231的侧向方向(如图2b所示)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每个周向肋条235相对于多个侧方肋条236更靠近主体231的径向外表面234的中间位置处,并且两个周向肋条235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若干侧方肋条236从一个周向肋条235处向主体231的靠近该周向肋条235的一个侧向方向延伸,并且若干侧方肋条236从另一个周向肋条235处向主体231的另一侧向方向延伸。此外,向主体231的一个侧向方向延伸的多个侧方肋条236均垂直于该一个周向肋条235延伸,并且等间距地间隔布置。向主体231的另一侧向方向延伸的多个侧方肋条236均垂直于该另一个周向肋条235延伸,并且等间距地间隔布置。

主体231具有周向中心线(如图2b所示),并且具有穿过该周向中心线并平行于主体231的中心轴线的周向中心面。主体231的径向内表面233上的凸起部232相对于周向中心面与主体231的径向外表面234上的凸起部232对称布置。故,不再对主体231的径向内表面233上的凸起部232进行赘述。

<第二实施例>

图3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组件300的局部剖视图,并且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组件300的O型圈330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组件300与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100大致相同,区别主要在于O型圈的构造,故以下主要对O型圈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O型圈330包括主体331和若干凸起部332。主体331呈圆环状,并且具有中心轴线。主体331的横截面呈矩形。主体331的外表面包括面向该中心轴线的径向内表面333、背向该中心轴线的径向外表面334、以及两个侧向外表面335。径向内表面333和径向外表面334分别为围绕主体331的中心轴线的圆柱形曲面。若干凸起部332设置在主体331的径向内表面333上和主体331的径向外表面334上。

在该实施例中,径向内表面333和径向外表面334上的若干凸起部332能够分别与壳体310的空腔311的内表面312和外圈321的径向外表面322的周向凹槽323的底面324相抵靠,使得相对于外表面光滑的O型圈130而言,增大O型圈330与壳体310和外圈321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当轴承320的内圈随旋转轴高速旋转时,能够确保轴承320与壳体310之间紧密配合,使得两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凸起部332构造为肋条。肋条的横截面例如为矩形。如图3b所示,在主体331的径向外表面334上,若干凸起部332包括两个周向肋条336和多个侧方肋条337。两个周向肋条336沿主体331的圆周方向(如图3b所示)延伸,并且多个侧方肋条337从周向肋条336处向主体331的侧向方向(如图3b所示)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每个周向肋条336相对于多个侧方肋条337更靠近主体331的径向外表面334的中间位置处,并且两个周向肋条336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若干侧方肋条337从一个周向肋条336处向主体331的靠近该周向肋条336的一个侧向方向延伸,并且若干侧方肋条337从另一个周向肋条336处向主体331的另一侧向方向延伸。向主体331的一个侧向方向延伸的多个侧方肋条337均倾斜于该一个周向肋条336延伸。向主体331的另一侧向方向延伸的多个侧方肋条337均倾斜于该另一个周向肋条336延伸。所有这些侧方肋条337形成为沿主体331的圆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X形(该X形的中间部分被周向肋条336隔断),如图3b所示。

主体331具有周向中心线(如图3b所示),并且具有穿过该周向中心线并平行于中心轴线的周向中心面。主体331的径向内表面333上的凸起部332相对于周向中心面与主体331的径向外表面334上的凸起部332对称布置。故,不再对主体331的径向内表面333上的凸起部332进行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4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轴承组件400的局部剖视图,并且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轴承组件400的O型圈430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第三实施例的轴承组件400与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100大致相同,区别主要在于O型圈的构造,故以下主要对O型圈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O型圈430包括主体431和若干凸起部432。主体431呈圆环状,并且具有中心轴线。主体431的横截面呈八边形。主体431的外表面包括面向该中心轴线的径向内表面433、背向该中心轴线的径向外表面434、以及两个侧向外表面435。径向内表面433和径向外表面434分别包括围绕主体431的中心轴线的两个截头圆锥形曲面434a、434b和一个圆柱形曲面434c,并且两个截头圆锥形曲面434a、434b位于圆柱形曲面434c的两侧。若干凸起部432设置在主体431的径向内表面433上和主体431的径向外表面434上。

O型圈430的若干凸起部432能够分别与壳体410的空腔411的内表面412和外圈421的径向外表面422的周向凹槽423的底面434相抵靠,使得相对于外表面光滑的O型圈130而言,增大O型圈430与壳体410和外圈421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当轴承420的内圈随旋转轴高速旋转时,能确保轴承420与壳体410之间紧密配合,使得两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凸起部432构造为肋条。如图4a所示,若干肋条沿主体431的圆周方向(如图4b所示)间隔布置,并且每个肋条的两端分别沿主体431的侧向方向(如图4b所示)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若干肋条形成间隔开的多个肋条对436。每个肋条对436包括两个大致呈V形的肋条,并且这两个V形肋条的开口相对,如图4b所示。

主体431具有周向中心线(如图4b所示),并且具有穿过该周向中心线并平行于中心轴线的周向中心面。主体431的径向内表面433上的凸起部432相对于周向中心面与主体431的径向外表面434上的凸起部432对称布置。故,不再对主体431的径向内表面433上的凸起部432进行赘述。

<其他实施例>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凸起部构造为肋条的实施例。然而,只要确保增大O型圈与空腔的内表面和周向凹槽的底面的摩擦力,使得壳体与轴承能够紧密配合,凸起部可以为任意构造。例如,凸起部可以构造为点状突起或不规则形状突起等。

在以上三个实施例中,描述了若干凸起部形成的三种特定的构造。然而,应当理解,若干凸起部形成的构造并不限于此。若干凸起部也可以形成为其他构造,例如可以形成为与轮胎的花纹相类似的构造。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凸起部设置在主体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两者上。然而,凸起部的位置并不限于此。凸起部可以设置在主体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的一者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主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和八边形。然而,应当理解,主体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主体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可以为五边形、六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轴承的径向外表面的周向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然而,周向凹槽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周向凹槽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可以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仅就某些示范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这些描述应该仅作为示例而不构成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情况下,各种变化均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