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结构及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5072发布日期:2018-06-12 23:1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管结构及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及其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风管的结构及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风管由于其整体运输时,内部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占用空间大,因为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将风管制作成两个直角金属板,进行分体式运输,最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敲打的方式进行拼接,不仅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同时还会对施工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另外,对接处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甚至存在缝隙,严重的风蚀也大大降低了风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的风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管结构,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由两块首尾相连的直角件构成,所述直角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对接面和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的前端通过冲压折弯依次形成插槽和位于所述插槽前端的折弯部,所述第二对接面的后端通过冲压折弯形成折向所述第一对接面的插接部,装配时,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折弯部折向所述第二对接面的外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工上述生产风管结构的加工设备,包括定位机构、锁紧机构和辊压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压紧块,所述辊压机构包括辊筒架和铰接在所述辊筒架上的辊筒,所述辊筒架连接有带动其前后运动的辊压动力机构,装配时,所述插槽和第一对接面被夹持在所述定位块和压紧块之间,所述辊压动力机构带动所述辊筒压向所述折弯部,使所述折弯部折弯紧贴在所述第二对接面的外侧。

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带动所述压紧块前后运动的压紧动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辊压的方式,先将插接部插入插槽内后,再通过定位块和压紧块将插槽和第一对接面夹紧,最后通过辊压动力机构带动辊筒将折弯部折弯并紧贴在第二对接面的外侧,完成直角件之间的对接,机械化程度高,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装配期间没有敲打的噪音,减少了对施工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噪音污染;另外,对接处的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有效提高了风管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直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一种风管结构,包括风管本体,风管本体采用镀锌材质,适用于空调领域;所述风管本体由两块首尾相连的直角件构成,所述直角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对接面1和第二对接面2,所述第一对接面1的前端通过冲压折弯依次形成插槽3和位于所述插槽3前端的折弯部4,所述第二对接面2的后端通过冲压折弯形成折向所述第一对接面1的插接部5,更进一步地说,风管本体由直角件A9和直角件B10构成,直角件A9的前端与直角件B10的后端连接,直角件A9的后端与直角件B10的前端连接,装配时,直角件B10后端的插接部插入到直角件A9前端的插槽内,直角件A9后端的插接部插入到直角件B10前端的插槽内,完成预装配后,将直角件A9前端的折弯部折向直角件B10后端的第二对接面外侧,直角件B10前端的折弯部折向直角件A9后端的第二对接面外侧,完成对接装配。

为了生产该风管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工设备,包括定位机构、锁紧机构和辊压机构,定位机构、锁紧机构和辊压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法安装在一个固定座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6,定位块6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压紧块7,压紧块7连接有带动其前后运动的压紧动力机构,压紧动力机构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压紧动力机构可采用液压、气压等传动方式。所述辊压机构包括辊筒架和铰接在所述辊筒架上的辊筒8,所述辊筒架连接有带动其前后运动的辊压动力机构,辊压动力机构可采用液压、气压等传动方式。装配时,先将插接部5插入插槽3内后,再通过定位块6和压紧块7将插槽6和第一对接面1夹紧,最后通过辊压动力机构带动辊筒8将折弯部折弯并紧贴在第二对接面的外侧,完成直角件之间的对接,机械化程度高,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装配期间没有敲打的噪音,减少了对施工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噪音污染;另外,对接处的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延长风管结构的使用寿命。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