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维护轴承的注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8373发布日期:2018-07-11 02:18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维护轴承单元的轴承加注润滑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免维护轴承单元是指从安装到失效无需维护就能长期稳定工作的滚动轴承,因其卓越性能而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高端主流产品。该类轴承对轴承沟道及保持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正是这些改进保证了轴承的卓越性能,但是同时带来的是轴承润滑脂加注的困难,而润滑脂是保证免维护轴承优异性能的关键,因此如何加注润滑脂成为装配工艺的关键点。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润滑脂均匀的涂抹在滚柱外表面,该方式在装配时容易将滚柱表面的润滑脂挤出配合面,降低润滑脂的润滑效率。经过对市场产品的分析发现,将润滑脂注入保持器内部会明显提升轴承使用寿命,但由于该类轴承的特殊设计,常规方法不易将润滑脂注入内部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维护轴承的注脂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底座、气动开关和压杆,所述压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为凹槽状结构,其凹槽内通过螺栓和垫环固定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为凸状结构,其侧边和底边与底座之间留有间隙Ⅰ,所述底座凹槽内向下开有通道连接注油器,所述通道与所述间隙Ⅰ连通共同形成油道,所述气动开关的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气路和注油器进气口,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由固定在底座上沿的上压板压紧,所述橡胶垫圈为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与轴承保持器契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的侧边与底座的间隙不低于保持器与轴承内圈间隙Ⅱ的2/3。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的外径尺寸与轴承内圈的外径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垂直于上支座并穿过工作台。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开关的接头为螺纹弯道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润滑脂在圆周方向无死角的沿轴承的保持器与内圈的间隙Ⅱ处注入并充满保持器内部,令润滑脂封存在保持器与滚柱之间,减少了装配时的润滑脂溢出,明显的提升了润滑效率,保证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免维护轴承示意图;

图3:免维护轴承放入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中:1、工作台,2、底座,3、压杆,4、气动开关,5、垫环, 6、上支座,7、间隙Ⅰ,8、通道,9、螺纹弯道快速接头,10、橡胶垫圈,11、上压板, 12、轴承内圈,13、保持器,14、间隙Ⅱ,15、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维护轴承的注脂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底座2、压杆3和气动开关4,所述压杆3位于底座2的上方,所述底座2为凹槽状结构,其凹槽内通过螺栓和垫环5固定有上支座6,所述上支座6为凸状结构,其侧边和底边与底座2之间留有间隙Ⅰ7,所述底座2凹槽内向下开有垂直并贯穿工作台1的通道8连接注油器,所述通道8通过紧固螺母固定与工作台1上,所述通道8与所述间隙Ⅰ7连通共同形成油道,所述气动开关4的两个螺纹弯道快速接头9分别连接气路和注油器进气口,所述免维护轴承的注脂装置还包括上压板1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的上沿用于压紧橡胶垫圈。

此装置上设计了用于防止润滑脂溢出并进入装置内部的结构:所述上支座6的外径尺寸与轴承内圈12的外径尺寸相同,采用间隙配合,以此保证注脂操作时轴承与装置的清洁;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橡胶垫圈10,所述橡胶垫圈10由固定在底座2上沿的上压板11压紧,所述橡胶垫圈10为台阶结构,其最小内径与两对称保持器13内缘尺寸相等,其沉孔的最大内径与两对称保持器13外缘尺寸相等,以此达到在注脂时的密封效果,防止油脂溢出并提升注脂效率;所述上支座6的侧边与底座2的间隙Ⅰ不低于保持器13与轴承内圈12间隙Ⅱ14的2/3,保证润滑脂有足够通道进入保持器13内部。

具体工作时,将上压板11打开,将免维护轴承内圈12卡合在上支座6内,用压杆3压紧轴承内圈12上端,将气动开关4打开,此时注油器开始工作,该油路通道无固定注油点,可在圆周方向无死角将润滑脂同时沿轴承的保持器13与内圈12的间隙Ⅱ14处注入,操作者观察轴承内圈12的保持器13上端,当保持器13上端出现油脂溢出时,关闭气动开关4,此时轴承保持器13与滚柱15的缝隙内充满油脂,取出轴承内圈12即可。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