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传动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5098发布日期:2018-08-21 16:4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传动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阀门传动轴,一般采用圆轴焊接而成,表面焊缝易产生裂缝或外表凹凸不平,不仅影响外观,而且稳定性也有所欠缺;加工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传动轴,制作方便,稳定性好,效率高,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传动轴,包括主轴,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曲柄, 所述的曲柄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的主轴采用45#方钢,所述的曲柄设置为鸭蛋形,曲柄上设置有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所述的圆孔与定位销相配合,所述的方孔倾斜设置,与主轴相配合;所述的定位销上设置有环向卡槽。

优选的:所述的曲柄上的圆孔直径大于定位销外径。

优选的:所述的曲柄上的方孔尺寸大于主轴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阀门传动轴,结构紧凑,加工简便,与传统结构相比:主轴采用方钢,主轴与曲柄、定位销之间采用装配结构,不用焊接连接,表面无焊缝,外观整洁,且加工方法简单,制作方便,稳定性好,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曲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销示意图;

在图中:1.主轴;2.曲柄;3.定位销;2-1.圆孔;2-2.方孔;3-1.环向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一种阀门传动轴,包括主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1上设置有曲柄2, 所述的曲柄2上设置有定位销3;所述的主轴1采用45#方钢,所述的曲柄2设置为鸭蛋形,曲柄2上设置有一个圆孔2-1和一个方孔2-2,所述的圆孔2-1与定位销3相配合,所述的方孔2-2倾斜设置,与主轴1相配合;所述的定位销3上设置有环向卡槽3-1。

所述的曲柄上的圆孔直径大于定位销外径;所述的曲柄上的方孔尺寸大于主轴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一种阀门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其主轴的加工方法:步骤一:倒圆角:先把准备好的方钢材料安装至车床,进行中心定位,确定中心点,然后将车床刀具调至所要值R,对方钢一端进行倒角,R的值设置为5;

步骤二:车外圆A:转换方钢方向,把方钢的另一端放入车床夹具,输入所要外圆A尺寸D,长度L1,D设置为φ10.9mm±0.05mm,L1设置为40±0.1mm,进行车外圆A;

步骤三:车外圆B:将刀具定位至距离方钢顶端L2的位置,L2设置为110mm,输入所要尺寸L3,外圆B尺寸为D3,L3设置为70mm,D3设置为12.5±0.05mm,进行车外圆B;

步骤四:开槽A:设置槽外径为D4,槽宽为L4,D4设置为φ12±0.05mm,L4设置为1.1mm,调整尺寸,将刀具定位到距离方钢顶端L的位置,L设置为120mm,进行开槽A。

步骤五:开槽B:把机床刀具在步骤四的基础上后退所需距离L3,L3为4mm,开槽B,设置槽外径为D5,槽宽为L5,D5设置为φ12±0.05mm,L5设置为1.1mm,开槽结束,完成加工。

案例一:

拉簧轴的加工方法:步骤一:倒圆角A:先把准备好的方钢材料安装至车床,进行中心定位,确定中心点,然后将车床刀具调至所要值R,对方钢一端进行倒圆角A,R的值设置为5;

步骤二:倒圆角B:转换方钢方向,把另一端放入车床夹具,进行中心定位,确定中心点,然后将车床刀具调至所要值R,对方钢另一端进行倒圆角B,R的值设置为5;

步骤三:开槽A:设置槽外径为D4,槽宽为L4,D4设置为φ12±0.05mm,L4设置为1.1mm,调整尺寸,将刀具定位到距离方钢顶端L的位置,L设置为120mm,进行开槽A。

步骤四:开槽B:把机床刀具在步骤四的基础上后退所需距离L3,L3为4mm,开槽B,设置槽外径为D5,槽宽为L5,D5设置为φ12±0.05mm,L5设置为1.1mm,开槽结束,完成加工。

案例二:

副轴的加工方法:步骤一:倒圆角A:先把准备好的方钢材料安装至车床,进行中心定位,确定中心点,然后将车床刀具调至所要值R,对方钢一端进行倒圆角A,R的值设置为5;

步骤二:倒圆角B:转换方钢方向,把另一端放入车床夹具,进行中心定位,确定中心点,然后将车床刀具调至所要值R,对方钢另一端进行倒圆角B,R的值设置为5;完成加工。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