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反转的滚珠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482发布日期:2018-10-19 22:4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反转的滚珠式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作为连接电机与转子之间扭矩传递的重要部件,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平稳性。但是电机在停车过程中,在停车惯性作用下,转子会产生反转,反转对电机损坏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反转的滚珠式联轴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防止反转的滚珠式联轴器,电机连接端1、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所述空心轴套2为外轴套,电机连接端1为内芯,转子连接端3为内芯,空心轴套2套在电机连接端1和转子连接端3外壁,空心轴套2与电机连接端1的连接处之间设有滚珠5,空心轴套2与转子连接端3的连接处之间设有滚珠,其特征在于,空心轴套2与电机连接端1连接处的空心轴套2内壁上设有数量不少于3个的滑槽4,滑槽4在空心轴套2内壁上径向分布,空心轴套2与转子连接端3连接处的转子连接端3外壁上设有数量不少于3个的滑槽4,滑槽4在旋转方向上槽体深度由深至浅,滑槽浅处槽体深度小于滚珠直径,滑槽深处槽体深度大于滚珠直径,滚珠5在滑槽内部的深槽端设有挤压弹簧6。

优化,空心轴套2两端设有卡环9,电机连接端1、转子连接端3外壁上设有与卡环对应的限位环10,电机连接端1与空心轴套2外壁纵向方向上设有第一拉伸弹簧7,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外壁纵向方向上设有第二拉伸弹簧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电机正常旋转时,电机连接端1旋转,电机连接端挤压滚珠,滚珠被带入滑槽的浅槽处,在滚珠的带动下,空心轴套2旋转。空心轴套2与转子连接端3的连接处,空心轴套2挤压滚珠,滚珠被带入滑槽的浅槽处,在滚珠的带动下,转子连接端3旋转。

当转子连接端3反转时,转子连接端3带动滚珠进入滑槽的深槽处,转子连接端3与空心轴套2脱离,转子连接端3反转不带动空心轴套2转动。当电机反转时,电机连接端1带动滚珠进入滑槽的深槽处,电机连接端1与空心轴套2脱离,电机连接端1反转不带动空心轴套2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转子反转对电机的损坏,电机反转对转子的损坏,并不影响电机正转对转子旋转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内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反转的滚珠式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子连接端与空心轴套端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机连接端-1、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滑槽-4、滚珠-5、挤压弹簧-6、第一拉伸弹簧-7、第二拉伸弹簧-8、卡环-9、限位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防止反转的滚珠式联轴器,电机连接端1、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所述空心轴套2为外轴套,电机连接端1为内芯,转子连接端3为内芯,空心轴套2套在电机连接端1和转子连接端3外壁,空心轴套2与电机连接端1的连接处之间设有滚珠5,空心轴套2与转子连接端3的连接处之间设有滚珠,其特征在于,空心轴套2与电机连接端1连接处的空心轴套2内壁上设有数量不少于3个的滑槽4,滑槽4在空心轴套2内壁上径向分布,空心轴套2与转子连接端3连接处的转子连接端3外壁上设有数量不少于3个的滑槽4,滑槽4在旋转方向上槽体深度由深至浅,滑槽浅处槽体深度小于滚珠直径,滑槽深处槽体深度大于滚珠直径,滚珠5在滑槽内部的深槽端设有挤压弹簧6。

优化,空心轴套2两端设有卡环9,电机连接端1、转子连接端3外壁上设有与卡环对应的限位环10,电机连接端1与空心轴套2外壁纵向方向上设有第一拉伸弹簧7,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外壁纵向方向上设有第二拉伸弹簧8。卡环9卡住限位环10,使电机连接端1、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纵向不发生位移,第一拉伸弹簧7、第二拉伸弹簧8对电机连接端1、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纵向起到紧固作用,同时不影响电机连接端1、空心轴套2、转子连接端3径向方向上的小位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内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