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1657发布日期:2019-07-27 09:4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件布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非金属管材发展迅速,尤其以pe为基础材料的各种复合管材更为突出,此类复合管的连接基本上全部采用pe电熔管件,而对于90°电熔管件目前主要采用两根线在管件的两端分别进行布线,并在布线完成后将两根线搭接,这种布线方式存在以下几点缺点:

1.布线难,对于拐角处结构很难布线均匀;

2.布线后故障率高,由于此类布线搭接处没有加固的措施,导致所布漆包线容易松动,造成故障;

3.布线慢,由于工序繁多且需要大量依靠人工经验,导致布线速度低;

4.适用范围小,该种布线方式所布电熔管件结构具有一定局限性,很难配合不同型号的零部件,导致适应度受限,很难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可解决90°电熔弯管内布线难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一对相向设置的动力顶销模组,固定在该对相向设置的动力顶销模组之间的一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设置在底板上的绕线移动模组,以及设置在该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一侧的一对剥线模组,待缠绕的漆包线经过绕线移动模组均匀的缠绕在模芯模组上,并由剥线模组对漆包线端头的绝缘层进行剥离。

优选的,还包括一对烫线模组,所述一对烫线模组设置在一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的一侧并分别与每个模芯模组位置对应,用于对应模芯模组绕线完成后进行漆包线的烫烧固定,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模芯模组所绕漆包线松散。

优选的,所述动力顶销模组包括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右侧的动力顶销电机以及由该动力顶销电机驱动的右动力顶销单元;

所述右动力顶销单元包括:右支架,设置在右支架外侧的右同步带传输机构,设置在右支架上方的右顶销,右定位气缸以及由该右定位气缸驱动的右定位杆;

在连接轴的左侧设置有左动力顶销单元;所述左动力顶销单元包括:左支架,设置在左支架外侧的左同步带传输机构,设置在左支架上方的左顶销,左定位气缸以及由该左定位气缸驱动的左定位杆;

所述右定位杆和左定位杆用于定位一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

所述右动力顶销单元与左动力顶销单元结构对称,主要用于对模芯模组进行固定,进而实现模芯模组的绕线工作。

优选的,所述一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包括右模芯和左模芯,在右模芯和左模芯上表面都设置有顶针,后端部都设置有模芯固定块,以及前端部都设置有合模定位块,所述右模芯与左模芯后端部的模芯固定块与右定位杆和左定位杆进行连接定位;所述右模芯和左模芯上表面的顶针分别由右顶销和左顶销进行顶针顶出。

优选的,所述绕线移动模组包括绕线移动块,穿线单元,与穿线单元连接的护线单元,夹线单元和设置在夹线单元正上方的剪刀,所述护线单元带动穿线单元、夹线单元和剪刀可沿着绕线移动块移动,从而实现漆包线沿着模芯方向均匀布线。

优选的,所述护线单元包括护线管道以及护线转动支架;所述夹线单元包括夹线口和控制该夹线口开闭的夹线口气缸。

待缠绕的漆包线经过穿线单元,在护线单元的约束下沿着预设路径经过,待绕线完成后,由夹线单元夹紧并由剪刀剪断连续的漆包线使得线与模芯分离。

优选的,所述一对剥线模组包括剥线支撑板,设置在剥线支撑板上的右剥线单元和左剥线单元;

所述右剥线单元包括:右剥线线轨,右剥线电机,右剥线气缸和右剥线刀,所述右剥线电机驱动右剥线气缸控制右剥线刀的剥线工作;

所述左剥线单元包括:左剥线线轨,左剥线电机,左剥线气缸)和左剥线刀,所述左剥线电机驱动左剥线气缸控制左剥线刀的剥线工作。

所述右剥线单元和左剥线单元结构对称,其主要用于分别对与其位置对应的右模芯、左模芯在绕线完成后对漆包线端头的绝缘层进行剥离。

优选的,所述一对烫线模组包括右烫线单元和左烫线单元;

所述右烫线单元包括:右烫头,设置在右烫头侧面的右加热管,设置在右烫头上方的右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右烫头连接的右烫线线轨,以及驱动该右烫线线轨运动的右烫线气缸;

所述左烫线单元包括:左烫头,设置在左烫头侧面的左加热管,设置在左烫头上方的左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左烫头连接的左烫线线轨,以及驱动该左烫线线轨运动的左烫线气缸。

所述右烫线单元和左烫线单元结构对称,期主要用于对其位置对应的右模芯、左模芯在绕线完成后进行漆包线的烫烧固定,防止所绕漆包线松散。

优选的,所述右模芯和左模芯经过合模定位块定位后合成互成90°夹角结构。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由动力顶销模组固定左、右模芯,由绕线移动模组沿着模芯轴向方向对左、右模芯进行全自动布线,并对布线完成后的漆包线端头绝缘层由剥线模组进行自动剥离,最后由烫线模组对模芯上的包裹线沿着模芯旋转轴方向烫一圈,以便很好的固定所绕漆包线,绕线完成的左、右模芯经过合模定位块可实现互成90°弯管结构,进而解决现有电熔管件90°弯管难布线问题;采用本发明可以替代人工作业,实现全自动布线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弯管布线效率、准确率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故障,且可以很好地扩大各种弯管规格尺寸的布线,扩大布线应用范围,为整个行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动力顶销模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模芯模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绕线移动模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剥线模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烫线模组立体结构事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全自动电熔管件布线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一对相向设置的动力顶销模组2,固定在该对相向设置的动力顶销模组2之间的一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3,设置在底板1上的绕线移动模组4,设置在该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3内侧的一对剥线模组5;设置在该对相向设置的模芯模组3外侧的一对烫线模组6;

如图2所示,其中动力顶销模组2包括连接轴21,设置在连接轴21右侧的动力顶销电机22以及由该动力顶销电机22驱动的右动力顶销单元,在连接轴21的左侧设置有左动力顶销单元;右动力顶销单元和左动力顶销单元结构对称,具体为:

右动力顶销单元包括:右支架231,设置在右支架231外侧的右同步带传输机构241,设置在右支架231上方的右顶销251,右定位气缸261以及由该右定位气缸261驱动的右定位杆271;

左动力顶销单元包括;左支架232,设置在左支架232外侧的左同步带传输机构242,设置在左支架232上方的左顶销252,左定位气缸262以及由该左定位气缸262驱动的左定位杆272;

如图3所示,其中模芯模组3包括右模芯311和左模芯312,在右模芯311和左模芯312上表面都设置有顶针32,后端部都设置有模芯固定块33,以及前端部都设置有合模定位块34,使用时候,右模芯311后端的模芯固定块33与右定位杆271定位连接,左模芯312后端的模芯固定块33与左定位杆272定位连接,右模芯311上的顶针32由右顶销251顶出,左模芯312上的顶针32由左顶销252顶出。

如图4所示,其中绕线移动模组4包括绕线移动块41,穿线单元42,与穿线单元42连接的护线单元43,在护线单元43内设置有护线管道431和护线转动支架432,;夹线单元44和设置在夹线单元44正上方的剪刀45,该夹线单元44包括夹线口441和控制该夹线口441开闭的夹线口气缸442;使用时候,待缠绕漆包线经过穿线单元42进入到护线单元43预设的路径对右模芯311和左模芯312进行缠绕,待绕线完成后,由夹线口441夹紧漆包线,并由位于其上方的剪刀45进行漆包线的剪断。

如图5所示,其中剥线模组5包括剥线支撑板51,对称设置在剥线支撑板51上两端的右剥线单元和左剥线单元;

其中右剥线单元包括:右剥线线轨521,右剥线电机531,右剥线气缸541和右剥线刀551,所述右剥线电机531驱动右剥线气缸541控制右剥线刀551的剥线工作;

其中左剥线单元包括:左剥线线轨522,左剥线电机532,左剥线气缸542和左剥线刀552,所述左剥线电机532驱动左剥线气缸542控制左剥线刀552的剥线工作。

剥线支撑板51带着右剥线单元和左剥线单元可以沿着右剥线线轨521和左剥线线轨522调节移动。

如图6所示,其中烫线模组包括:对称设置的右烫线单元和左烫线单元;

其中右烫线单元包括:右烫头611,设置在右烫头611侧面的右加热管621,设置在右烫头611上方的右温度检测传感器631,与右烫头611连接的右烫线线轨641,以及驱动该右烫线线轨641运动的右烫线气缸651;

其中左烫线单元包括:左烫头612,设置在左烫头612侧面的左加热管622,设置在左烫头612上方的左温度检测传感器632,与左烫头612连接的左烫线线轨642,以及驱动该左烫线线轨642运动的左烫线气缸652;

其中:右烫头611对应右模芯311,左烫头612对应左模芯312。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工作的:将右模芯311后端部的模芯固定块33与动力顶销模组2中的右定位杆271连接固定,将左模芯312后端部的模芯固定块33与动力顶销模组2中的左定位杆272连接固定,同时在连接固定过程中,分别由右定位气缸261、左定位气缸262对右定位杆271、左定位杆272进行定位调节,直到将右模芯311和左模芯312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处止,开启动力顶销电机22驱动右同步带传输机构241的旋转运动,右同步带传输机构241的旋转运动带动了右模芯311的旋转运动;同时通过连接轴21带动了左同步带传输机构242的旋转运动,左同步带传输机构242的旋转运动带动了左模芯312的旋转运动;右顶销251将右模芯311上的顶针32顶出;左顶销252将左模芯312上的顶针32顶出;

待缠绕的漆包线从穿线单元42穿入,经过护线管道431、护线转动支架432的路径约束形成预设的绕线路线先对右模芯311进行缠绕,右模芯311上的顶针32可以对右模芯311绕线截止位置进行限位控制,待右模芯311自动绕线完成后,夹线口气缸442做功控制夹线口411关闭将漆包线拉直,由剪刀45将连续漆包线剪断,对于剪断后的漆包线端头绝缘层,由右剥线刀551进行绝缘层剥离,启动右剥线电机531,其驱动控制右剥线气缸541做功,右剥线气缸541控制右剥线刀551进行剥线动作;

待漆包线端头绝缘层被剥离后,右加热管621对右烫头611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由右温度检测传感器631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待达到预设温度时,右烫线气缸651控制右烫头611沿着右模芯311旋转轴方向烫一圈,确保所绕漆包线不松散;此时即已完成对右模芯311的绕线工作;

护线单元43带动穿线单元42、夹线单元44和剪刀45沿着绕线移动块41移动到左模芯312对应的位置处开始对左模芯312进行自动绕线,左模芯312上的顶针32可对左模芯312绕线截止位置进行限位限制,与右模芯311缠绕过程同理:

待缠绕的漆包线从穿线单元42穿入,经过护线管道431、护线转动支架432的路径约束形成预设的路线对左模芯312进行缠绕,左模芯312上的顶针32可以对左模芯312绕线截止位置进行限位控制,待左模芯312自动绕线完成后,夹线口气缸442做功控制夹线口411关闭将漆包线拉直,由剪刀45将连续漆包线剪断,对于剪断后的漆包线端头绝缘层,由左剥线刀552进行绝缘层剥离,启动左剥线电机532,其驱动控制左剥线气缸542做功,左剥线气缸542控制左剥线刀552进行剥线动作;

待漆包线端头绝缘层被剥离后,左加热管622对左烫头612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由左温度检测传感器632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待达到预设温度时,左烫线气缸652控制左烫头612沿着左模芯312旋转轴方向烫一圈,确保所绕漆包线不松散;此时即已完成对左模芯312的绕线工作。

绕线完成后的右模芯311和左模芯312经过其前端的合模定位块连接形成互为90°的弯管结构状,并可进行后续加工工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