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轴承润滑机构及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7552发布日期:2019-12-27 16:0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的轴承润滑机构及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的轴承润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机构及包括该轴承润滑机构的一种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的壳体内会贮存有润滑油。由于整车的空间布置的需要,变速器的输入轴轴承会被设计为位于润滑油的油位线上方,因而其润滑只能依赖于差速器齿轮在运转时搅动润滑油飞溅,即,基于差速器齿轮的飞溅式润滑。

然而,在车辆长时间驻车或怠速后,差速器齿轮的停转会导致飞溅式润滑失效,使得附着于输入轴轴承的润滑油匮乏,从而,在基于差速器齿轮的飞溅式润滑失效(包括差速器齿轮停转或转速不足以搅动润滑油飞溅的低速状态)的期间内,易增大输入轴轴承由于润滑不足而失效的概率。

基于上述需求,如何使变速器在基于差速器齿轮的飞溅式润滑失效的期间内得到及时的润滑,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的轴承润滑机构,能够改善变速器在基于差速器齿轮的飞溅式润滑的失效期间内的润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变速器的轴承润滑机构包括:

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具有容纳润滑油的储油空间;

输入轴轴承,所述输入轴轴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输入轴轴承承载有输入轴,并且所述输入轴轴承位于所述储油空间的油位线上方;

差速器齿轮,所述差速器齿轮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并且所述差速器齿轮的下边界落入在所述储油空间的油位线下方;

输入轴齿轮,所述输入轴齿轮在所述腔体内装设于所述输入轴;

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在所述储油空间的油位线上方布置在所述腔体内;

搅油轮,所述搅油轮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油轮的局部外周伸入在所述集油槽内,并且所述搅油轮与所述输入轴轴承相邻。

可选地,所述差速器齿轮靠近所述腔体的一端,所述搅油轮靠近所述腔体的另一端,所述输入轴齿轮位于所述差速器齿轮与所述搅油轮之间,并且所述输入轴齿轮的下边界悬于所述储油空间的油位线上方。

可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面自所述搅油轮的所在端向所述差速器齿轮的所在端向下倾斜。

可选地,所述集油槽以匹配所述搅油轮的局部外周的圆弧状沿伸。

可选地,所述轴承润滑机构进一步包括:

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在所述腔体内布置于润滑油飞溅范围内,并且所述挡油板自所述飞溅范围向所述集油槽延伸。

可选地,所述集油槽布置在所述搅油轮的远离所述输入轴齿轮的一侧下方,所述挡油板设置在所述输入轴齿轮邻近所述搅油轮的一侧设置在所述搅油轮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挡油板从所述输入轴齿轮的顶部向所述集油槽的远离所述输入轴齿轮的一侧弯曲沿伸。

可选地,所述搅油轮包括传动齿轮和桨翼轮,其中,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轴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桨翼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同轴传动,并且所述桨翼轮与所述输入轴轴承相邻。

可选地,所述变速器壳体进一步开设有润滑油注油口,并且所述润滑油注油口设置于所述集油槽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轴承润滑机构。

由上可见,所述集油槽可以在所述储油空间的油位线上方提供小体量的附加储油空间,与所述输入轴轴承相邻的所述搅油轮的局部外周伸入在所述集油槽内、并由此可以搅动所述集油槽内的润滑油对输入轴轴承实施飞溅润滑。由于所述搅油轮的转动与输入轴直接关联、而不依赖于差速器齿轮,因此,即便由于车辆长时间驻车或怠速而导致基于所述差速器齿轮的飞溅式润滑失效,所述搅油轮也可以响应于所述输入轴的转动而利用所述集油槽内的润滑油对输入轴轴承实施飞溅润滑,从而能够改善变速器在基于差速器齿轮的飞溅式润滑的失效期间内的润滑效果,以降低输入轴轴承失效的概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变速器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变速器壳体

110差速器齿轮

120输入轴齿轮

130集油槽

140搅油轮

141传动齿轮

142桨翼轮

150挡油板

160润滑油注油口

170油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机构包括:变速器壳体100、输入轴轴承、差速器齿轮110、输入轴齿轮120、集油槽130、搅油轮140。

其中,变速器壳体100具有腔体,腔体的底部具有容纳润滑油的储油空间;差速器齿轮110在腔体内与输入轴传动连接,并且差速器齿轮的下边界落入在储油空间的油位线170下方;输入轴齿轮120在腔体内装设于输入轴;集油槽130在储油空间的油位线上方布置在腔体内;搅油轮140在腔体内与输入轴传动连接,搅油轮140的局部外周伸入在集油槽130内,并且搅油轮140与输入轴轴承相邻。

另外,上述的输入轴轴承及输入轴由于被差速器齿轮110和输入轴齿轮120遮挡而未在图1中显示。输入轴轴承设置于腔体内,输入轴轴承承载有输入轴,并且输入轴轴承位于储油空间的油位线170上方。输入轴与差速器齿轮110的传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利用同步器、输出轴连接的方式传动。

考虑到整车布置及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布置空间,差速器齿轮110可以靠近腔体的一端,搅油轮140可以靠近腔体的另一端,输入轴齿轮120可以位于差速器齿轮110与搅油轮140之间,并且输入轴齿轮120的下边界悬于储油空间的油位线170上方。

为了使润滑油更多地汇聚在差速器齿轮110的一侧,以便于发挥出最大的飞溅效果,腔体的底面自搅油轮140的所在端可以向差速器齿轮110的所在端向下倾斜,在节省变速器整体的布置空间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变速器润滑油的用量,降低搅油损耗。

为了使搅油轮140更高效地搅动集油槽130内贮存的少量润滑油(“少量”是相对于变速器壳体100内储油空间内油量而言),集油槽130可以设置为以匹配搅油轮140的局部外周的圆弧状沿伸,使搅油轮140的局部外周落入在集油槽130内,以达到搅油轮140对变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作用。

当然,为了提高飞溅式润滑的效果,并提高集油槽130内的贮油效率,本实施例中的轴承润滑机构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挡油板150。

从图1中可以看出,挡油板150在腔体内布置于润滑油飞溅范围内,并且挡油板150自飞溅范围向集油槽130延伸。具体地,集油槽130布置在搅油轮140的远离输入轴齿轮120的一侧下方,挡油板150在输入轴齿轮120的邻近搅油轮140的一侧设置搅油轮140的上方。例如,挡油板150从输入轴齿轮120的顶部向集油槽130的远离输入轴齿轮120的一侧弯曲沿伸。

通过挡油板150的设置,在差速器齿轮110对输入轴齿轮120飞溅润滑状态下,挡油板150也能对差速器齿轮110飞溅的润滑油进行收集,使得集油槽130内集满润滑油甚至可以处于润滑油的溢流状态。从而,在差速器齿轮110转速很慢或停转的情况下,只要输入轴齿轮120转动,集油槽130内集满的润滑油即可供搅油轮140搅动飞溅。

为了提高搅油轮140的飞溅润滑效率,搅油轮140可以包括传动齿轮141和桨翼轮142,其中,传动齿轮141与输入轴齿轮120啮合传动,桨翼轮142与传动齿轮141同轴传动,并且桨翼轮142与输入轴轴承相邻。由于桨翼轮142与输入轴轴承相邻,搅油轮140的飞溅润滑即使在强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润滑效果。实际设计时,由于输入轴齿轮120与输入轴轴承会在输入轴的轴向方向存在位置偏差,因此,搅油轮140的传动齿轮141和桨翼轮142也可以设计为沿轴向方向层叠布置,以匹配该位置偏差。

考虑到润滑油的注油需求和集油槽130的贮油效率,变速器壳体100进一步开设有润滑油注油口160,并且润滑油注油口160可以设置于集油槽130的上方,通过该注油口160的方位设置,从而保证汽车在出厂添加变速器润滑油时或者检修更换变速器润滑油时,通过润滑油注油口160添加变速器润滑油时,可以先经过集油槽130、再到达变速器壳体100内储油空间,从而保证集油槽130内始终保持满油的状态。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