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支路控制电磁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6690发布日期:2020-05-20 01:3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同步支路控制电磁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门,具体的说是一种同步支路控制电磁阀门。



背景技术:

在现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许多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液体或者气体或者液气混合的方式实现控制,以往是设计中,一个管路采用一个自动控制线路,不仅控制信号多,管路铺设及安装难度大,而且一旦一个控制信号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支路控制电磁阀门,主要解决目前的控制系统中一个控制信号只能控制一条线路的问题。该电磁阀门通过一个信号控制两个相关联的动作,即可保证控制精度,又可减少安装难度,降低费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同步支路控制电磁阀门,包括电磁线圈、弹簧二、阀体、阀芯、副管路、控制机构、挡板和挡板槽,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顶部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外部设有电磁线圈,所述控制机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阀芯连接,所述副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槽,所述挡板与挡板槽滑动连接,阀芯的上下运动控制挡板在挡板槽内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水平杆、旋转杆、水平杆支架和连接部件,所述水平杆一端与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杆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杆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水平杆的自由端控制旋转杆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件是由旋转杆支架和弹簧一构成,所述旋转杆支架顶端通过销轴与旋转杆铰接,所述弹簧一设于旋转杆支架的一侧,弹簧一的顶端抵靠在旋转杆的底壁上。

进一步,所述阀芯是由芯体、支臂、弹簧柱、通孔、导向边和立柱构成,所述芯体的上端设有同轴的立柱,所述立柱内设有安装弹簧一的弹簧柱,立柱的外壁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与水平杆连接的支臂,所述芯体的上部设有与副管路内腔相通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芯体上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阀体滑槽配合的导向边。

进一步,所述阀体包括主管路和阀座,阀芯设于阀座内,所述阀座上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副管路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副管路的输入端设有入口挡板槽,输出端设有出口挡板槽,所述入口挡板槽上设有用于接入副管路的轴向通孔,所述出口挡板槽的底部设有连通主管路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旋转杆是由杆体、承压面和弹簧槽构成,所述杆体通过旋转轴与旋转杆支架铰接,杆体的一端通过工作轴与挡板连接,杆体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与水平杆配合的承压面,对应承压面的下表面设有弹簧槽。

进一步,所述挡板槽的外侧设有便于观察电磁阀工作状态的标尺。

进一步,所述电磁圈外部设有电磁线圈罩,所述电磁线圈罩的两侧设有保护电磁阀内部机构的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通过阀芯的上下运动控制挡板在挡板槽内上下运动,实现切换主管路和副管路流通,通过一个信号控制两个相关联的动作,减少控制线路,即可保证控制精度,又可减少安装难度,降低费用。

2、由于在挡板的上部设有标尺,当挡板上升时带动标尺移出保护罩体外部,通过标尺来判断主管路和副管路是流通还是关闭状态,防止误操作。

3、由于旋转杆的端部上面设有承压面,当阀芯向下运动时,水平杆压住旋转杆的承压面,使旋转杆转动,同时带动挡板上升,承压面的设置使水平杆与旋转杆最大面积的接触,既保证了有效的压力又能防止水平杆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管路流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副管路流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阀体与副管路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阀芯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为阀芯的立体图;

图11为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阀体、101主管路、102阀座、2副管路、3阀芯、31芯体、32支臂、33弹簧柱、34通孔、35导向边、36立柱、4挡板、5旋转杆、51杆体、52承压面、53弹簧槽、6连接部件、61旋转杆支架、62弹簧一、7水平杆支架、8水平杆、9入口挡板槽、10出口挡板槽、11弹簧二、12标尺、13电磁线圈罩、14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支路控制电磁阀门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支路控制电磁阀门,其结构包括电磁线圈、弹簧二11、阀体1、阀芯3、副管路2、控制机构、挡板4和挡板槽,所述阀体1内设有阀芯3,所述阀芯3顶部设有弹簧二11,所述弹簧二11外部设有电磁线圈,所述控制机构一端与挡板4连接,另一端与阀芯3连接,所述副管路2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槽,所述挡板与挡板槽滑动连接,阀芯3的上下运动控制挡板4在挡板槽内上下运动。电磁线圈为常规技术图中未示出,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将阀芯吸起,电磁线圈断电磁力消失,阀芯落下。

控制机构包括水平杆8、旋转杆5、水平杆支架7和连接部件6,所述水平杆8一端与阀芯3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杆支架7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杆5一端与挡板4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水平杆8的自由端控制旋转杆5的转动。

如图5所示,连接部件6是由旋转杆支架61和弹簧一62构成,所述旋转杆支架61顶端通过销轴与旋转杆5铰接,所述弹簧一设于旋转杆支架的一侧,弹簧一的顶端抵靠在旋转杆的底壁上。

如图8至图10所示,阀芯3是由31芯体、32支臂、33弹簧柱、34通孔、35导向边和36立柱构成,所述芯体31的上端设有同轴的立柱36,所述立柱内设有安装弹簧二11的弹簧柱33,弹簧二62的底端安装在弹簧柱上,起到固定弹簧的作用,弹簧二是在电磁线圈断电时,将阀芯复位的作用。立柱36的外壁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与水平杆连接的支臂32,所述芯体的上部设有与副管路内腔相通的通孔,就是当阀芯下压时,芯体下部将主管路封堵,芯体上部的通孔与副管路连通,保证副管路流通。

所述芯体上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阀体滑槽配合的导向边35,保证阀芯在上下运动时能准确的沿阀体滑槽滑动,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防止阀芯在上下运动时转动。

所述阀体1包括主管路101和阀座102,阀芯设于阀座内,所述阀座上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副管路连通的通孔,保证阀芯下压后封堵主管路的同时打开副管路。

所述副管路2的输入端设有入口挡板槽9,输出端设有出口挡板槽10,所述入口挡板槽上设有用于接入副管路的轴向通孔,所述出口挡板槽的底部设有连通主管路的通孔。

所述旋转杆5是由杆体51、承压面52和弹簧槽53构成,所述杆体通过旋转轴与旋转杆支架铰接,杆体的一端通过工作轴与挡板连接,杆体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与水平杆配合的承压面,对应承压面的下表面设有弹簧槽。弹簧一的顶端安装于弹簧槽内,水平杆向下运动时,抵压在旋转杆的承压面上,使旋转杆旋转,带动挡板的运动。水平杆的自由端底壁可为倾斜面,保证水平杆与旋转杆的承压面最大面积接触,旋转杆的承压面上设有防滑凸台,防止水平杆与旋转杆接触下压过程中滑脱。

挡板槽的外侧设有便于观察电磁阀工作状态的标尺12。如图3所示,当阀体1向下运动时,水平杆8沿水平杆支架7向下滑动,水平杆的自由端下压的同时将旋转杆的自由端下压,旋转杆5绕旋转杆支架61转动,旋转杆连接挡板的一端上翘,并带动挡板4向上运动,此时主管路关闭,副管路流通,挡板4顶部的标尺12也向上运动,并穿过保护罩14的顶壁,通过标尺来判断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如图2所示,当阀体1向上运动时,水平杆沿水平杆支架向上滑动,水平杆与旋转杆分离,此时旋转杆5在弹簧一62的伸张力作用下复位,同时带动挡板向下运动,两端的挡板滑进挡板槽内,把副管道关闭,由于阀体向上移动了,此时主管路流通,标尺降落。

如图7所示,电磁圈外部设有电磁线圈罩13,所述电磁线圈罩的两侧设有保护电磁阀内部传动机构的保护罩14。

工作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将阀芯吸起,水平杆与旋转杆脱离接触,旋转杆在弹簧一的作用下恢复水平状态,带动挡板下降,入口挡板槽将阀门支路上的输入孔堵塞,出口挡板槽将阀门支路的输出孔堵塞,副管路不在流通,主管路流通;当电磁线圈断电时,阀芯在弹簧一的带动下下降,将主管路堵塞,同时水平杆将旋转杆下压,将挡板拉起,副管路流通。实现了通过一个电磁阀控制两个管路的流通,减少了控制线路的安装,降低安装难度,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