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接头及带该接头的软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5287发布日期:2020-04-24 21:1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软管接头及带该接头的软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接头以及带有该软管接头的软管组件。



背景技术:

管接头是常用的连接件,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带硬质接头的伸缩软管组件,将伸缩软管的端部插入硬质接头内再行打胶粘合,使伸缩软管和接头紧紧固定起来。然而,类似设计中管接头内部结构简单,与伸缩软管对位打胶时容易出现溢胶情况,影响成品可靠性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软管接头,包括中部贯通的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朝所述接头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挡圈的内圈上设置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远离所述挡圈朝内延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接头主体的端部挡圈上设置内翻边,内翻边形成限位环,内翻边和接头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限位槽,后续将波纹软管对位卡进限位槽内后再行打胶时,胶水可以充分密布在接头主体和波纹软管之间且不易溢出,可以提升胶粘后成品软管及接头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的靠近挡圈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凸起的一端位于内翻边和接头主体内侧壁之间,所述螺纹凸起的另一端沿所述接头主体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的远离挡圈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头主体侧壁上的弹片,所述弹片上设置有按压片和卡勾,所述弹片两侧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的靠近挡圈的一端设置有包胶头,所述包胶头远离挡圈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密封圈;所述挡圈上设置有与所述挡圈同轴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远离挡圈轴心朝外延伸的外翻边,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包胶通孔,所述包胶通孔的位于挡圈和外翻边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斜面。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软管组件,包括波纹软管,还包括上述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装配在所述波纹软管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的靠近挡圈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凸起的一端位于内翻边和接头主体内侧壁之间,所述螺纹凸起的另一端沿所述接头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螺纹凸起的螺距为波纹软管常态下波峰间距的1.7~2.0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软管接头移除包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软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接头,包括中部贯通的接头主体1,接头主体1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挡圈2,挡圈2朝接头主体1的轴线方向延伸,挡圈2的内圈上设置有内翻边3,内翻边3远离挡圈2朝内延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接头主体1的端部挡圈2上设置内翻边3,内翻边3形成限位环,内翻边3和接头主体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限位槽,后续将波纹软管对位卡进限位槽内后再行打胶时,胶水可以充分密布在接头主体1和波纹软管之间且不易溢出,可以提升胶粘后成品软管及接头间的密封性能。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接头主体1的靠近挡圈2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凸起4,螺纹凸起4的一端位于内翻边3和接头主体1内侧壁之间,螺纹凸起4的另一端沿接头主体1的轴向延伸,其中,螺纹凸起4适配波纹软管的外形设计,用于螺旋固定波纹软管的端部再行打胶粘合,这样可以提升波纹软管和接头主体1之间的紧固性和密封性。

作为另一种改进,接头主体1的远离挡圈2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卡扣5,卡扣5的设置可以用于与其他部件扣合连接,卡扣5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弹性卡扣、锁扣等等,再次不再例举赘述。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卡扣5包括设置在接头主体1侧壁上的弹片5a,弹片5a上设置有按压片5b和卡勾5c,弹片5a两侧留有间隙,常态下弹片5a斜向外部延伸,结合状态下被朝内压缩,依靠弹性回复力进行张紧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接头主体1的靠近挡圈的一端设置有包胶头6,包胶头6远离挡圈2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密封圈7;其中,接头主体1可以是硬质接头,通过包胶工艺在接头端部形成柔性密封圈,为保证密封圈和接头主体1之间连接紧密性,对接头主体1端部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在挡圈2上设置有与挡圈同轴的凸台8,凸台8上设置有远离挡圈2轴心朝外延伸的外翻边9,凸台8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包胶通孔10,包胶通孔10的位于挡圈2和外翻边9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斜面11。

另一方面,该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软管组件,如图4所示,包括波纹软管12,还包括上述软管接头1,软管接头1装配在波纹软管12的端部。

作为一种优化设计,接头主体1的靠近挡圈2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凸起4,螺纹凸起4的一端位于内翻边3和接头主体1内侧壁之间,螺纹凸起4的另一端沿接头主体1的轴向延伸,螺纹凸起4的螺距为波纹软管常态下波峰间距的1.7~2.0倍,波纹软管12端部会有一端旋进螺纹凸起4内呈拉伸状态,这样的参数设计可以保证波纹软管12在旋入方便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后续打胶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软管接头,包括中部贯通的接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朝所述接头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挡圈的内圈上设置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远离所述挡圈朝内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的靠近挡圈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凸起的一端位于内翻边和接头主体内侧壁之间,所述螺纹凸起的另一端沿所述接头主体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的远离挡圈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头主体侧壁上的弹片,所述弹片上设置有按压片和卡勾,所述弹片两侧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的靠近挡圈的一端设置有包胶头,所述包胶头远离挡圈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密封圈;所述挡圈上设置有与所述挡圈同轴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远离挡圈轴心朝外延伸的外翻边,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包胶通孔,所述包胶通孔的位于挡圈和外翻边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斜面。

6.一种软管组件,包括波纹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装配在所述波纹软管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的靠近挡圈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凸起的一端位于内翻边和接头主体内侧壁之间,所述螺纹凸起的另一端沿所述接头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螺纹凸起的螺距为波纹软管常态下波峰间距的1.7~2.0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接头及带该接头的软管组件,包括中部贯通的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的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朝所述接头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挡圈的内圈上设置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远离所述挡圈朝内延伸。通过在接头主体的端部挡圈上设置内翻边,内翻边形成限位环,内翻边和接头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限位槽,后续将波纹软管对位卡进限位槽内后再行打胶时,胶水可以充分密布在接头主体和波纹软管之间且不易溢出,可以提升胶粘后成品软管及接头间的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涂自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