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6505发布日期:2020-11-13 12:1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密封蝶阀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作为管路系统中的启闭和调节装置,蝶阀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发电、炼铁、城市供热管网以及排水等行业。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偏心金属硬密封偏心蝶阀由阀体、蝶板、阀杆、驱动装置组成,其三偏心结构,即蝶板回转轴线(阀杆中心线)与蝶板密封面偏置一个尺寸α,并与阀体通道轴线偏置一个尺寸β,阀座回转轴线与阀体通道轴线形成一个角度β,故形成三偏心。就其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来说,三偏心蝶阀是一种单向密封装置,就是说蝶阀的蝶板正面关闭时,必须面对介质流动方向,介质只向一个方向流动;在阀门的阀体上要有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安装时应注意介质的流动方向,此类蝶阀可用于电动、气动以及蜗轮等多种配置。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消除了阀门启、闭运行中密封副的接触摩擦,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正向(阀杆到蝶板方向)密封达零泄漏。由于工况需要,往往要求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不但要正向面对介质不泄漏,背对介质流动方向也要求无泄漏,即双向密封。而目前的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确难以保证反向(背对介质方向)密封。

其原因是:

1、阀体、蝶板轴孔与阀杆在加工中,即便是在公差范围内,装配后也存在间隙。当介质反向流动时,特别是反向介质压力升高后,由于阀体、蝶板轴孔和阀杆之间的间隙使蝶板产生位移,密封副脱离,阀门反向泄漏。

2、由于偏心蝶阀的结构,造成蝶板反向受力不均匀。偏心矩大的一侧受力大,即便阀杆直径在设计中正向能达到密封,由于偏心矩大的一侧受力大,使蝶板密封失效。

3、如果在设计中加大阀杆直径,不但受结构的限制,密封也难以保证,也增加了阀门通道的流阻性,同时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克服现有的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只能正向密封反向密封不达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蝶板、阀杆、驱动阀杆移动的驱动装置,阀体上设置增力机构,增力机构包括撑紧杆、驱动撑紧杆移入和移出阀体内腔的移动装置、楔块、涨紧块;楔块固定设置在蝶板上,涨紧块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蝶板上,涨紧块上设置与撑紧杆表面滑动接触的撑紧端以及与蝶板表面抵触的抵紧端,撑紧端和抵紧端分别位于销轴的相对两侧;当蝶板处于双向密封状态时,位于撑紧杆相对两侧的楔块和涨紧块的撑紧端均与撑紧杆表面压紧,涨紧块的抵紧端与蝶板表面抵紧。

增力机构的设置,保证阀门在反向承压时阀杆、蝶板不偏移达到密封要求;蝶板上带有楔块用来保证增力机构将阀杆、蝶板锁紧。

进一步的,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在阀体外部的支架,支架内设置螺纹杆,螺纹杆的内端与撑紧杆的端部通过连接套传动连接;螺纹杆的外端固定设置手轮。

阀体上带有支架用来支承增力机构。

进一步的,螺纹杆外端设置螺纹杆螺母,螺纹杆螺母通过螺母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手轮安装在螺纹杆螺母外部,螺纹杆螺母的外侧螺纹连接圆螺母,手轮固定限位在圆螺母与螺母轴承座之间。

进一步的,销轴的轴线与撑紧杆的移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撑紧杆与楔块相接触的表面至少有一个为与撑紧杆移动方向相交的斜面;撑紧杆与涨紧块相接触的表面至少有一个为与撑紧杆移动方向相交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与传统的三偏心硬密封蝶阀杆比,主要有以下的效果:

1、实现了正向、反向双向密封,由于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增力机构,消除了阀体、蝶板轴孔和阀杆之间的间隙,克服了偏心距大的问题,使反向受力得到了限制,因此蝶阀反向密封无泄漏。

2、驱动力矩不需要增加,阀杆直径不需要加大,虽然增加了增力机构,但制造成本相对还是比较低的。

3、安装方式不受限制,立式、平卧、侧卧均可。

本实用新型的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具有较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安装方式灵活、密封更加安全可靠、外形结构新颖等一系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与传统的三偏心硬密封蝶阀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现了双向密封。由于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增力机构,消除了阀体、蝶板轴孔和阀杆之间的间隙,当介质反向流动和介质压力升高后,阀体、蝶板轴孔和阀杆之间不能产生位移密封副不能脱离,又由于加力机构的设置,克服了偏心距大的问题,使反向受力得到了限制,因而蝶阀反向无泄漏。

2、节约了阀杆材料,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同时不增加阀门通道的流阻。

3、外形新颖,安装方式灵活,克服了原来蝶阀水平安装出现蝶板下拖的问题,既可立式安装又可卧式安装。

4、密封更安全可靠,不论是正向密封还是反密封都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5、采用了两套驱动装置,一套用来开启、关闭阀门,一套用来将蝶板撑紧。

6、应用范围广,电力、水利、焦化、冶金等领域,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经济效率。

7、虽然增加了增力机构,但没有增加阀门通道的流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外形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增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增力机构的内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阀体;2、蝶板;3、阀杆;4、传动支座;5、驱动装置;6、楔块;7、增力机构;8、涨紧块;9、销轴;10、撑紧杆;11、连接套;12、键;13、螺纹杆;14、支架;15、螺母轴承座;16、螺纹杆螺母;17、手轮;18、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双驱动双向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1、蝶板2、阀杆3、驱动阀杆3移动的驱动装置5,阀体1上设置增力机构7,增力机构7包括撑紧杆10、驱动撑紧杆10移入和移出阀体1内腔的移动装置、楔块6、涨紧块8;楔块6固定设置在蝶板2上,涨紧块8的中部通过销轴9铰接在蝶板2上,涨紧块8上设置与撑紧杆10表面滑动接触的撑紧端以及与蝶板2表面抵触的抵紧端,撑紧端和抵紧端分别位于销轴9的相对两侧;当蝶板2处于双向密封状态时,位于撑紧杆10相对两侧的楔块6和涨紧块8的撑紧端均与撑紧杆10表面压紧,涨紧块8的抵紧端与蝶板2表面抵紧。

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在阀体1外部的支架14,支架14内设置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内端与撑紧杆10的端部通过连接套11传动连接;螺纹杆13的外端固定设置手轮17。

螺纹杆13外端设置螺纹杆螺母16,螺纹杆螺母16通过螺母轴承座15固定在支架14上,手轮17安装在螺纹杆螺母16外部,螺纹杆螺母16的外侧螺纹连接圆螺母18,手轮17固定限位在圆螺母18与螺母轴承座15之间。

销轴9的轴线与撑紧杆10的移动方向垂直。通过撑紧杆10的移动更好的带动涨紧块8转动。

撑紧杆10与楔块6相接触的表面至少有一个为与撑紧杆10移动方向相交的斜面;撑紧杆10与涨紧块8相接触的表面至少有一个为与撑紧杆10移动方向相交的斜面,压紧力变化更加线性,保护设备。

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由驱动装置5与增力机构7两套装置来完成,阀门开启时增力机构7的手轮17先逆时针旋转带动撑紧杆10与蝶板2上的楔块6松开,撑紧杆10在螺纹杆螺母16的带动下向阀门通径外移动直至撑紧杆10完全移出通径后,再开启驱动装置5将阀门打开;阀门关闭时先由驱动装置5将阀门关到位,然后再顺时针旋转增力机构7的手轮17,撑紧杆10在螺纹杆螺母16的带动下向阀门通径内移动直到与蝶板2的楔块6吻合,保证阀门正向(阀杆3至蝶板2方向)密封以及反向(蝶板2至阀杆3方向)密封要求,阀门能够达到正向、反向双向承压的要求,正向密封、反向密封都能达国家标准要求。

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