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839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特别涉及对气密性及抗压性均有较高要求的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
某些气密式器具例如气垫床、浮排、救生衣等对气密性、抗压性有较高要求,所以要求制作所用面材及加工留下的接缝均有良好的气密性和抗拉性。目前国内一般采用橡胶布作气密性器具的面材,因为橡胶布是用涤沦布、尼丝纺、尼龙绸等具有抗拉强度的材料做布基,然后喷涂上天然橡胶制成的,所以气密性好、抗拉强度高,将裁剪好的橡胶布按需作气密性连接,例如利用氯丁胶或热硫化方法将橡胶布适当部位的胶面与胶面粘合连接起来,就能制成气密性好、耐压力较高的气垫床等气密式器具。但是,用氯丁胶将橡胶布粘合以制成气密性接缝的粘合工艺操作较繁,每粘合一个接缝,需要经过三个刷胶、晾干的循环过程,而每个循环约需化费10分钟,而且为了保证氯丁胶的质量,操作过程中对环境的湿度、温度、通风防尘等要求很高,所以,氯丁胶粘接方法产量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至于用热硫化粘合方法,因为必须一次粘合成形,适用于粘合缝较小的产品,例如胶鞋、热水袋等,不适用于气垫床等接缝较长的产品。此外,橡胶布的重量较重,橡胶气味也难以去除,不适用于某些气密式器具。因此,目前国际上采用复合材料来制作气密式器具,该复合材料是用涤沦布、尼丝纺、尼龙绸等抗拉强度好的布料作基布,用热压延溶涂方法给基布复合上气密性好的PVC等软塑薄膜而制成的,重量轻,气密性好,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用这种复合材料制造气密式器具时一般采用热合工艺,使复合材料的软塑层与软塑层粘合在一起,加工方便。但是,由于基布的拉伸率小于作为气密层的软塑层,基布之间并无直接的牢固的接合,所以当气囊充气到一定压力时,基布与软塑层会产生剥离,甚至在接缝处会产生刀切样裂缝,影响气密效果。用上述橡胶布制作的气密式器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粘合的是胶面,基布之间无直接的牢固接合,所以同样也承受不了高压。而且由于全部采用热合或粘合工艺,产品外形也受限制,一旦局部损坏也不能维修。
为了提供气密性和抗压性都好的气密式器具,也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作面材,但聚四氟乙烯材料价格昂贵,除非特殊需要,不然很难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采用这种连接结构,不但制作简单方便,而且不必使用高价的聚四氟乙烯,只要被连接的制作气密式器具的面材有一定的气密性和抗拉强度,制成的气密式器具就会有很好的气密性和抗压性,材料不会分层剥离,接缝处不易因高压而开裂漏气,如果局部损坏也可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其被连接的气密式器具的面材的两个端部通过缝纫线迹相连形成保护囊体,在面材的内侧,通过位于缝纫线迹两侧的热合或粘合线固定有气密封条,该气密封条与热合或粘合线外侧的面材一起围成气密囊体,并且,在热合或粘合线之间的气密封条的展开长度大于相应的面材的展开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式器具的连接结构如上所述,由于面材由缝纫线相连形成保护囊体,内侧靠热合或粘合固连上的气密封条的展开长度又大于相应的面材的展开长度,使气密封条与热合或粘合线外侧的面材一起组成的气密囊体的周长大于保护囊体的周长,所以当气密囊体内的气压升高时,总是由周长较小的保护囊体承受压力,只要使用牢固的缝纫线或增加缝纫次数,使缝纫线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气密性好但抗拉性差的气密封条便不会承受拉力,就能起良好的气密作用。所以不必采用高价的聚四氟乙烯,而用价较廉的复合材料等便可制造出气密性、抗压性均佳的气密式器具。所以,该种密封连接结构可应用于各种气密性、抗压性要求高的气密式器具。由于保护囊体是缝纫连接,加工方便,可加工形状复杂的产品,而且如果有破损,例如里面的气密封条有破损,拆开缝纫线就可进行修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即一种密封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图2和图3分别图示了另外两种密封连接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效果。

图1所示,气密式器具的面材1由PVC复合材料裁成,其两端部11、12经缝纫固定相连于缝纫线迹13,使面材1形成一个保护囊体(仅图示了保护囊体的接缝部分)。由气密的薄膜材料裁剪成的气密封条2a、2b通过高频热合分别和面材1内侧(即软塑层面)的两端部12、11固连于热合线21、22,两气密封条2a、2b又通过高频热合相连于热合线23,连为一体的气密封条2与热合线21、22外侧的面材1一起围成气密囊体,并且,位于热合线21、22之间的连成一体的气密封条2的展开长度大于热合线21、22之间的面材1的展开长度。当气密囊体内充满气受到一定压力时,由于热合线21、22之间的面材1的展开长度小于相应的气密封条的展开长度,压力就由面材1及其缝纫线迹13承受,只要这部分面材1及缝纫线迹13有足够的牢度,气密封条2就不会承受压力,因而能保持良好的气密作用。为此,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连接结构,只要保证面材1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气密性,并使用足够牢的缝纫线或增加缝纫次数使线迹有足够的连接强度,气密封条有良好的气密性,就可制得抗压性能特好的气密式器具。另外,由于面材1通过缝纫相连,不但加工方便,不会受到环境、长度等方面的限制,而且如果气密封条等有所损坏,拆开缝纫线迹便可进行维修。
图1所示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面材1的缝纫连接方式也可如图2所示,即缝纫线迹13完全暴露于面材1的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两片气密封条2a、2b,然后将它们热合成一体,如果加工条件许可,也可以如图3所示,仅使用1片气密封条2。
在上述实施例中,面材1使用了PVC复合材料,当然也可使用其它气密性好、抗拉强度高的复合材料,例如PU复合材料。面材1还可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其他材料,例如也可使用橡胶布,但使用橡胶布时,上述在原热合线21、22、23处的热合就应换成粘合方法,此时就呈粘合线21,22和23,即采用氯丁胶等粘接剂将面材1的胶面与胶面粘合起来。
权利要求1.一种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气密式器具的面材(1)的两个被相连的端部(11)、(12),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端部(11)、(12)由缝纫线相连形成缝纫线迹(13),在面材(1)的内侧通过位于缝纫线迹(13)两侧的热合或粘合线(21)、(22)固定着气密封条(2),该气密封条(2)与热合或粘合线(21)、(22)外侧的面材(1)一起组成气密囊体,并且,在热合或粘合线(21)、(22)之间的气密封条(2)的展开长度大于相应的面材(1)的展开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式器具的密封连接结构,该密封连接结构是,面材的两端部通过缝纫相连,在面材内侧,通过缝纫线迹两侧的热合或粘合线固定着气密封条,且使热合或粘合线之间的气密封条的展开长度大于相应的面材的展开长度,即,使气密封条与面材组成的气密囊体的周长大于面材形成的保护囊体的周长,让保护囊体承受压力,气密封条对缝纫接缝起气密封作用,所以,采用该连接结构的气密式器具抗压强度特高、气密性好。
文档编号F16J15/02GK2156349SQ9322526
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日
发明者史忆, 李静美, 史明 申请人:史忆, 李静美, 史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