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管路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263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管路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
本发明人前所创作的「气体管路控制阀」,参阅图5,大体上由座体1、控制阀杆2、动作座3及复位旋钮4等大构件所组合而成,当然各大构件其中还包含有其他若干个小构件,那么在该座体1内接续形成组合口11、活动槽111、置杆槽12、阀槽13,在置杆槽12内置入末端具阀块21之控制阀杆2,再于该组合口11对应该控制阀杆2上端套设具弧形缺缘31之动作座3,而用该复位旋钮4旋动该控制阀杆2,令该控制阀杆2之动作销22可沿该弧形缺缘31移位,使该阀块21上升脱离流量阀口121,诚然如上之构造,可确实达到开启、封闭控制瓦斯气体流出之目的,甚至亦可避免该阀球5因前后经常抵靠硬物,而可能破损一角造成气体之外泄,提供其具有较佳之缓冲效果,较现有技术的构造可以说实用性已提高了许多,但是本发明人本着精益求精之精神不断致力于研究改进之工作,发现该专利前案严格说来仍未尽完善,即其一,该前案之构造组成构件相当的多,自然而然构造极为复杂,不仅制作成本高,不符合经济的原则,而且组合完成后之体积亦相当的大,易形成占用太多空间之现象;其二,该前案是仅利用单一支杆53于末端垂直固设一置放杆54,该阀球5即置放在该置放杆54所设之圆环541上,一旦该阀球5因管路中压力异常封闭住该流量阀口121,待故障排除,欲将该阀球5利用该控制阀杆2予以顶开,倘若该控制阀杆2所顶之部位并非是该阀球5之中心位置,将造成难以顶开之情形,主要原因在于支杆53仅靠单边之支撑,支撑力道不够平均,稳定性不够,易形成倾斜现象,进而造成滑动位移效果不佳之卡死状态,此时如若再进行强迫顶开该阀球5,势必会导致该置放杆54被弯折,结果终将形成再也无法使用的状态;所以,针对以上严重之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之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之目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详思细索,并积累多年从事各种流体管路及阀体之贩制与研究开发之经验,几经试制与试作,终于开创出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的改进结构。
即本实用新型之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其有效地精简构造,促使组成之构件减少许多,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以及避免形成占用太多空间之现象。
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即提供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由于承托阀球之可动座是采用双边之导引方式,故可获得一较为平均且对称之辅助滑动支撑力道,受作用时则无倾斜或误动作发生,以确保延长使用之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包括座体、塞口套、定位弹簧、可动座、阀球、弹性元件、套口螺栓、调整环、回位弹簧、控制阀杆及锁帽等构件,其中该座体上方一体成型一活动槽,而下方则制设一阀槽,且其间另以一通路互相连接,那么在两侧相对应处又各开设一导孔以连通该阀槽,除此,其上亦制设一进口通道以连通该阀槽,以及制设一出口通道以连该活动槽;该塞口套,是固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的通路与阀槽之间;该定位弹簧,是装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的阀槽内,恰位于所述的塞口套之下方;该可动座,由二支杆与一置放件组合而成,是设置在所述的座体之阀槽内,恰能利用该二支杆可滑动地穿设在该座体所设之导孔中,而该置放件其中间则开设一承接孔,且能借助其周边所延伸之卡制部扣住该定位弹簧之底端;该阀球,是设置在所述的可动座之上方,而位于所述的定位弹簧之内部,受压力动作可发挥适时地予以封闭所述的塞口套;该弹性元件,是装设在所述的可动座之下方;该套口螺栓,是锁固在所述的座体之下方,可用以固定所述的弹性元件之一端;该调整环,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活动槽之外缘,其底部对应该座体所设之导孔亦制设顶定数目之凹孔,且该各凹孔均成型在二推拔状之倾斜面上,以便可任意进行调节该可动座之高度变化,使该阀球位移而达到控制其流量之目的;该回位弹簧,是装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之活动槽中;该控制阀杆,是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座体所设之活动槽及通路中,并可部份穿设过该回位弹簧与该塞口套;该锁帽,是锁固在该座体所设之活动槽上,并可供该控制阀杆部份地穿过露出。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之构造,通过有效地精简构造,促使组成之构件减少甚多,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以及避免形成占用太多空间的现象;再者,由于承托阀球之可动座是采用双边的导引方式,故确可获得一较为平均且对称的辅助滑动支撑力道,受作用时则无倾斜或误动作现象,以确保延长使用的寿命。
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正常状态之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异常状态之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图2转动九十度角度之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原母案之纵向剖面示意图。
首先请配合参阅
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大体上是由座体10、塞口套20、定位弹簧30、可动座40、阀球50、弹性元件60、套口螺栓70、调整环80、回位弹簧90、控制阀杆100及锁帽110等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座体10,其上方一体成型一活动槽101,而下方则制设一阀槽102,且其间另以一通路103互相连接相通,那么在两侧相对应处又各开设一导孔104以连通该阀槽102,除此,其上亦制设一进口通道105以连通该阀槽102(如图4所示),以及制设一出口通道106以连通该活动槽101;该塞口套20,是固设在该座体10所设之通路103与阀槽102之间;该定位弹簧30,是装设在该座体10所设之阀槽102内,恰位于该塞口套20之下方;该可动座40,由二支杆401与一置放件402组合而成,是设置在该座体10之阀槽102内,恰能利用该二支杆401可滑动地穿设在该座体10所设之导孔104中,而该置放件402其中间开设一承接孔403,且能借助其周边所延伸之卡制部404扣住该定位弹簧30之底端;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该可动座40于该导孔104中滑动而无泄气现象,还可在该二支杆401之适当部位上套设以预定数目之O型环405,如此即有助于其达到密闭而不致泄露之效果;该阀球50,是设置在该可动座40之上方,而位于该定位弹簧30之内部,以使其不偏离正确位移轨迹,平时未作用时得装设在该置放件402之承接孔403中,当受力动作时则可发挥适时地予以封闭该塞口套20;该弹性元件60,是装设在该可动座40之下方,可借助其之弹性回复力使该可动座40可调整控制至适当位置;该套口螺栓70,是锁固在该座体10之下方,可用以固定该弹性元件60之一端;该调整环80,是可转动地套设在该座体10所设活动槽101之外缘,其底部对应该座体10所设之导孔104亦制设预定数目之凹孔801,且该各凹孔801均成型在二推拔状之倾斜面802上;值得一提的是,为使其相对于该可动座40之转动得以流利顺畅,该可动座40之二支杆401还可于顶部装设滚珠406,如此将有助于该调整环80之凹孔801与该滚珠406之滑动接合;该回位弹簧90,是装设在该座体10所设之活动槽101中;该控制阀杆100,是可滑动地穿设在该座体10所设之活动槽101及通路103中,并可部份穿设过该回位弹簧90与该塞口套20,而其之滑动位移则能利用该回位弹簧90提供的弹性回复力使之复归至原位;当然为方便于操作其之位移动作,亦可于其顶部再附设一按压环120;该锁帽110,是锁固在该座体10所设之活动槽101上,并可供该控制阀杆100部份地穿过露出;那么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各相关组件装配之各相互位置关系及构造之概述。
本实用新型之使用操作,如以上之构造叙述,当气体管路内部压力正常时,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控制阀完全不动作,气体即可从该进口通道105进入,接着再从该出口通道106流出,而倘若气体管路内部压力有所异常时,该气体之压力即可将该阀球50推顶启动,使封住该塞口套20(如图3所示),令气体再也无法从该出口通道106流出,那么此时人们即可立即寻找发生异常之原因,以进行故障之维修工作,待一旦修复完成,人们亦只须按压该控制阀杆100用其底端将该阀球50顶落,如此该气体管路即又可形成畅通状态,供继续正常使用。
值得在此特别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之所以必须设置该调整环80,主要原因在于控制该阀球50至该塞口套20之间的距离,因为当本实用新型用于不同的气体时(例如瓦斯、天然气等)由于气体的压力大不相同,为了使该阀球50可以顺利地封住该塞口套20,因此就有调整间距之必要,人们只要旋转该调整环80,利用其推拔状倾斜面802上所设之不同凹孔801分别套设定位在该可动座40二支杆401顶端之滚珠406上,自可获得将该可动座40作不同程度之上下位移,如图2、图3所示,即是显示该可动座40受压迫可作不同程度之位移,如此位于其上之阀球50则能随其之位移而同时产生位移;值得注意是的,由于该可动座40是利用二支杆401之引导辅助支撑其之位移动作,因此可确保其位移之稳定、平均对称,绝无倾斜、误动作或故障之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座体,其上方一体成型一活动槽,而下方则制设一阀槽,且其间另以一通路互相连接,那么在两侧相对应处又各开设一导孔以连通该阀槽,除此,其上亦制设一进口通道以连通该阀槽,以及制设一出口通道以连通该活动槽;一塞口套,是固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之通路与阀槽之间;一定位弹簧,是装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之阀槽内,恰位于所述的塞口套之下方;一可动座,由二支杆与一置放件组合而成,是设置在所述座体之阀槽内,恰能利用所述的二支杆可滑动地穿设在该座体所设之导孔中,而该置放件其中部则开设一承接孔,且能利用其周边所延伸之卡制部扣住定位弹簧之底端;一阀球,是设置在所述的可动座之上方,而位于所述的定位弹簧之内部,受压力动作可发挥适时地予以封闭该塞口套;一弹性元件,是装设在所述的可动座之下方;一套口螺栓,是锁固在所述的座体之下方,可用以固定所述的弹性元件之一端;一调整环,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活动槽之外缘,其底部对应该座体所设之导孔也制设预定数目之凹孔,且该各凹孔均成型在二推拔状之倾斜面上,从而可任意进行调节所述的可动座之高度变化,使该阀球位移而达到控制其流量之目的;一回位弹簧,是装设在所述的座体所设之活动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气体管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动座之二支杆还可于顶部装设滚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气体管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可在所述的二支杆的适当部位上套设以预定数目之O型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管路控制阀,大体上其解决方案是利用由座体、定位弹簧、可动座、弹性元件、套口螺栓、调整环、控制阀杆、锁帽及按压环等组成的整体构造。由于其构造简化许多,因此,组成的构件自然而然地也可获致精简许多,除此,其中该可动座因为是采用双边之导引方式,故确可获得一较为平均且对称之支撑力道,受作用时则无倾斜或误动作发生。
文档编号F16K17/20GK2215636SQ9520502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7日
发明者刘兴复 申请人:刘兴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