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67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件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尤其是指管件衔接结构。
现有管件衔接座如


图1-3所示,它包含管座A及管束B,管座A有内螺纹A0,管束B有切槽B0,并形成瓣B1且具有与内螺纹A0啮合的外螺纹B2,可使管件C自管座A上方或管束B下方插入,利用螺纹及瓣B1束合管件C,达到衔接,这种衔接结构,由于管束的内径D须配合管件C的外径,若外径不同,例如过小,则管束内需套设一配合管件外径的辅助管束F,才能使较小外径的管件C0束紧,由此造成使用及制造上的不便,且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管件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件衔接装置,它包含管束、管座,其特征是管束内设有其顶边相连结的内、外环围,且于外环围设内螺纹,管座具有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而内壁面则设有斜切环围及直壁面。
上述设计,籍斜切环围及螺纹啮合,可达到衔接方便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3现有管件衔接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剖视分解示意图;图6、7本实用新型使用动作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视分解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用于落地衣架示意图。
如图4-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管束1、管座2,其特征是管束1内设有其顶边相连结的内、外环围10、11,且于外环围11设内螺纹110,管座2具有与内螺纹110啮合的外螺纹20,而内壁面则设有斜切环围21及直壁面22。其中,内环围10设有切槽100并由切槽100构成瓣101,且内环围10为具有束合弹性。其中,内、外环围10、11间具有间隔d,而内环围10并具有贯穿孔12。这种结构,可达到管件C栓得愈紧的衔接,可使当不同管件C0外径时,只需于管束的模具中改变模具少许元件,即可改变内环围10穿孔的孔径D’而可靠衔接。
如图8所示管束1的内环围10呈整环状,即不具有任何切槽,但管束1的成型塑料略有软性或内环围10较薄,亦可与管座2配合,达到顺利束紧衔接管件C的效果。
权利要求1.管件衔接装置,它包含管束、管座,其特征是管束内设有其顶边相连结的内、外环围,且于外环围设内螺纹,管座具有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而内壁面则设有斜切环围及直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衔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内环围设有切槽并由切槽构成瓣,且内环围为具有束合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衔接装置,其特征是其中,内、外环围间具有间隔,而内环围并具有贯穿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衔接装置,其特征是管束的内环圈呈整环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解决方便省事问题。管件衔接装置,它包含管束、管座,其特征是:管束内设有其顶边相连结的内、外环围,且于外环围设内螺纹,管座具有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而内壁面则设有斜切环围及直壁面,用于管件连接。
文档编号F16L15/00GK2326811SQ9722558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日
发明者蔡子良 申请人:蔡子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