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66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气液体的金属波纹连接管,特别是一种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
随着城乡管道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沼气等燃气进入千家万户后,给人们带来了使用方便、卫生又无污染的清洁燃料,但是长期以来,这些燃气在燃器具之间的连接通道方式为通过橡胶管连接并在橡胶管的两端用铅丝扭紧以防脱落;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安装及调换不便,在弯折状态下容易阻塞气路,橡胶管耐腐蚀性差、易老化、使用寿命短,容易发生漏气现象,现在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因上述原因引起的煤气中毒或燃气泄露爆炸事件。为解决燃气管道的安全可靠连接问题,我们将注意视线转移到金属波纹管上,但现有的金属波纹管一般都是环形波纹,环与环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且波纹浅,因而不易弯曲,不适合作为需要具有相当柔软性的燃气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彻底解决燃气管道的安全可靠连接问题的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的主体为一被加工成具有螺旋形波纹的金属波纹管,其两端焊接有刻有螺纹的连接头并与一连接螺帽螺纹连接,连接螺帽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随意弯曲而又不会弯折,并可与现有的煤气连接管接头直接插接,安装简便、可靠,可彻底杜绝原橡皮管连接存在的漏气、阻气现象,从而消除因燃气泄露而引起中毒、爆炸事件的事故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为图1的局部(连接端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4)的最佳结构示意图(剖视)。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 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的主体为一被加工成具有螺旋形波纹的金属波纹管(1),其两端焊接有刻有螺纹的连接头(2),连接头(2)与连接螺帽(3)螺纹连接,连接螺帽(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圈(4),为与现有的燃气管接头(5)对应其内孔形状可具有一定锥度,如图2、3所示。
安装使用时,如图1、2所示,将燃气管接头(5)直接由连接螺帽(3)口插入至连接头(2)内,拧紧连接螺帽(3),燃气管接头(5)就会在密封圈(4)的径向变形紧贴下固定并密封。
为使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的密封圈(4)最好为如图3所示的形状,即其内端面稍向外凸形成一锥度端面,其作用在于,在安装拧紧连接螺帽(3)时,密封圈(4)除了径向形变外还将在所述的锥度端面处发生轴向形变,使连接头(2)端面与密封圈(4)紧贴产生密封付,此时所述的锥度端面变平,如图2所示。
为保证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的柔软性,其螺旋形波纹深度(即(D-Di)/2)以1.0~5.0mm、波距(即q,自然状态下)以0.5~5mm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虽然源于解决燃气管道的安全可靠连接问题,但从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该领域,在输送其他气液体的领域里一样适用。
权利要求1.一种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为一被加工成具有螺旋形波纹的金属波纹管(1),其两端焊接有刻有螺纹的连接头(2)并与一连接螺帽(3)螺纹连接,连接螺帽(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圈(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形波纹深度(D-Di)/2为1.0~5.0mm、波距q为0.5~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4)内端面稍向外凸形成一锥度端面
专利摘要一种插入式螺旋形波纹金属软连接管,其主体为一被加工成具有螺旋形波纹的金属波纹管(1),两端焊接有刻有螺纹的连接头(2)并与一连接螺帽(3)螺纹连接,连接螺帽(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圈(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随意弯曲而又不会弯折,并可与现有的煤气连接管接头直接插接,安装简便、可靠,可彻底杜绝原橡皮管连接存在的漏气、阻气现象,从而消除因燃气泄露而引起中毒、爆炸事件的事故隐患。
文档编号F16L33/26GK2289932SQ9722527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2日
发明者张康盛, 张申正 申请人:张康盛, 张申正, 杨惟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