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牢靠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199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牢靠的型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型材领域中的型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达到所需的型材形状,不少型材是采用型材单元互相连接而完成组成的,比如双色注胶型材或者拼接型材。不过对于组合型材而言,它的型材单元之间往往存在难以抵抗扭力、容易松脱的情况,于是现有设计中多是采用双边抱钩的连接结构。参照图1,双边抱钩的连接结构,包括左型材单元Ia和右型材单元2a,右型材单元2a向左边上下伸出两条右连接钩21a,左型材单元Ia向右边伸出两副连接组,分别与两条右连接钩21a连接,具体地,每副连接组包括位于外面的、抵靠住对应的右连接钩外侧的抵板Ila以及位于里面的、与所述对应的右连接钩钩接的左连接钩12a。而上下两副连接组是彼此镜像对称的。这样,无论是向左扭还是向右扭,由于结构中既有钩接又有抵靠限位的关系,左型材单元Ia和右型材单元2a都不容易彼此松脱,故这种双边抱钩连接结构的确比较稳固。但该连接结构有个显而易见的缺陷:为了抵抗左右的扭矩,它不得不制作出上下两副连接组(如果缺少了一个,则反向的扭矩可以轻易地使钩接位松开,抵板根本不能阻挡),而上下两副连接组配合上下两个右连接钩,自然就在结合时形成了一个腔体3a,该腔体3a体积庞大,占据空间,使得工程师们很难设计出轻便的组合型材,例如实际工作中仅需要提供一种“工”型的组合型材,但按照双边抱钩连接结构来设计,则最终会制作出“II”型。且要组成双边抱钩连接结构,则肯定需要对左型材单元Ia和右型材单元2a的面板施力,这很容易就会使面板产生形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牢靠的型材连接结构,它使得型材单元完成组合后,组合体占据空间小,不会出现传统的庞大腔体,且抗扭性能强,不易松脱。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牢靠的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单元和第二型材单元,所述第一型材单元包括:第一嵌接坑,其左坑壁为左侧板,右坑壁为中柱;第二嵌接坑,其左坑壁为所述中柱,右坑壁为右侧板体或右侧板组合体;所述第二型材单元包括:中柱容置坑,其左坑壁为末端被固定在第一嵌接坑内的第一连接钩,右坑壁为末端被固定在第二嵌接坑内的第二连接钩,所述中柱的末端位于中柱容置坑内;所述第一嵌接坑、中柱容置坑、第二嵌接坑按自左向右顺次布置。
[0005]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提到的左右等方位概念,仅为部件之间相对位置的描述,并不代表一种绝对的空间位置关系。
[0006]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到,所述中柱既作为第一嵌接坑的右坑壁,也同时作为第二嵌接坑的左坑壁,这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区别,即由于中柱担任了两壁同体角色,本发明的结构再也没有出现大跨度的腔体,极度节省了空间以及提高了位置设计的灵活度,且组合型材时不会出现压弯型材面板的现象。另外,所述第二嵌接坑的右坑壁可以是单体型材,也可以是结构的组合体,例如所述右侧板体是这样的结构:它是第一型材单元的右端伸出物,右侧板体的末端顶靠住第二型材单元或兜住第二连接钩末端。又或者,所述右侧板组合体是这样的结构: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一型材单元右段的一拐折钩,另一部分是第二型材单元的一顶接台阶,所述拐折钩与顶接台阶紧密抵靠。
[0007]为了让型材连接结构更加牢靠,可以对所述三个坑进行注胶,让连接钩与中柱进行钩接等。实际上,通过控制注胶量与拼合长度、时间,可以一次注胶完成三个坑内的板材注胶固定。例如仅在中柱容置坑内注胶,压接型材时坑内胶体自然会漫溢到隔壁的第一嵌接坑和第二嵌接坑内,最终固化时将中柱和两边连接钩均固定。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中,第一嵌接坑、中柱容置坑、第二嵌接坑按自左向右顺次布置,且中柱同时作为两边的坑壁,使得整套连接结构中不再出现宽阔的腔体,原本双边抱钩连接结构两边都需要设置一对钩加注胶,而中柱实际上是将两边朝内侧的单钩功能糅合到自身中,这样在进行型材拼合时,不再会轻易地就将面板给压弯,而且腾出更广阔的设计空间让工程师可以设计其他的型材功能结构。对本发明进行型材的两边扭动时,由于中柱插入到了中柱容置坑内,两边又有左侧板、右侧板/右侧板体的夹持包裹,可供摇动的空隙已经非常小,扭转松脱的趋势被迫转化为将两连接钩拔出嵌接坑的趋势,不过两连接钩的末端又分别被固定极难拔出,故强行施加扭力几乎只可能使第一连接钩或第二连接钩的根部断裂(此由型材材质、厚度等因素决定,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再巧妙的连接结构设计也不能克服,但型材单元互相松脱的问题却可以通过优化连接结构来克服),但却很难出现型材单元互相松脱,真正实现了小体积的组合型材单元牢靠连接。本发明结构巧妙,安全稳固,组装快捷,可广泛用于型材单元的连接结构中。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0]图1是组合型材设计中采用的传统的双边抱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运用在实践中其中一种范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2]实施例1:参照图2,一种牢靠的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单元I和第二型材单元2,所述第一型材单元I包括:第一嵌接坑,其左坑壁为左侧板21,右坑壁为中柱22 ;第二嵌接坑,其左坑壁为所述中柱22,右坑壁为右侧板体23或右侧板组合体24 ;所述第二型材单元2包括:中柱容置坑,其左坑壁为末端被固定在第一嵌接坑内的第一连接钩11,右坑壁为末端被固定在第二嵌接坑内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